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迁大会(COP30)正于巴西贝伦展开,台达电已连续18年参与,2025年照样不缺席。为呼应大会主题之一「气候调适」,今年首度以「AI for Green」概念切入,预计带着「AI加速珊瑚辨识」与「LEED AI教学助理」两套科技技术参加主题论坛,分享如何加速珊瑚復育和绿建筑应用。未来愿意「技术输出」给全球伙伴,携手减缓气候变迁衝击。

台达基金会执行长张扬乾指出,基金会过往在峰会举办过32场活动,今年是再度取得于COP30官方谈判区(Blue Zone)举办周边会议的资格。会分享如何运用创新科技、AI应用与跨界合作,推动珊瑚復育成果,落实海洋保育的研究与应用。

台达基金会副董事长郭珊珊表示,今年加入永续AI联盟,倡议Green AI概念,提升算力能效同时降低碳排。本次气候峰会将以『AI for Green』,在17日与19日谈判区举办两场主题论坛。

其中之一是报告「运用AI加速珊瑚辨识与生物多样性的资料库建构」,推进关键物种保种。其二是建筑减碳方面,预计发表台达电今年自身开发的「LEED AI教学助理」,提供人机共学的客制化辅助,协助学员有效掌握永续建筑核心能力,快速利用新标准中的减碳与生物多样性指标,「这是华文圈首次运用AI在绿建筑教育的案例。」

对第一场AI加速珊瑚辨识,张扬乾说明,过去到水下观察保护的珊瑚,都是敲上来看,不确定的话,就用电子显微镜观看,还不行就送分子生物所,但做 DNA 全基因组,又贵又要花很多时间。所以推展 AI 这一块,希望能够协助研究人员,很快的知道要保种的品项。

郭姗姗补充,让 AI 去做辨识,可以看出这个珊瑚生长或者凋亡的情况,辨识出那里边受伤或受损,而这些都是比较难从肉眼或一般工序执行。

不过张扬乾坦言,AI虽可以加速分类,但的确需要做一些训练。台湾累积快 50 年珊瑚的照片,从远景、中景、近景、珊瑚口、珊瑚虫都有,就可去训练 AI。

完成后这些成果就可以给第一线拿去用,以后只要带着微距的相机,在水下就可以立刻知道是那个种类。台湾现在列在国际自然保育联盟(IUCN )红色名录的珊瑚物种有100 多种,张扬乾昭示,会儘快把这个资料库建置起来,让研究人员参酌,目标希望能够保种300种,是台湾的一半以上。

至于这次去COP30分享这两个科技技术,如何进一步给各国应用或合作?郭珊珊则举例,前两年台达开始在 COP 介绍科技加速珊瑚保育的时候,有提一套解决方案,当时没有想到台下有新加坡国家公园的人,且刚好它们就有一个復育十万株珊瑚计画要执行。

国家公园就来找他们,后来台达电果真就把这套技术输出给新加坡。且协助这个十万株计画同时,也让台达认识保育专家珍古德教授,有了今年来台湾海科馆一起种珊瑚的因缘。郭珊珊说:「这就是个循环,你可以说不知道会遇到谁,激起甚么样的火花。」

#AI #珊瑚 #COP #30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