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稻作刚成熟却遇上凤凰颱风来袭,西螺镇农会9日特别启动「24小时不断电」收购稻谷作业,稻农排队等割稻机,甚至凌晨3点还有稻谷车在运输。西螺镇农会总干事廖锦富表示,3天来收购的稻谷量约占全镇三分之一产量。

云林县长张丽善今(12日)上午到西螺镇农会稻谷乾燥厂视察,农会总干事廖锦富陪同说明,现场2辆稻谷车正准备卸货。

廖锦富指出,目前尚未进入全面採收期,农会其实并不鼓励农民抢收,因为抢收的稻谷湿度高、青粒(未完全成熟)多,烘乾后损耗成本高。一般情况,100公斤湿稻谷烘乾后约剩70公斤,但抢收的稻谷烘乾后仅剩约60公斤,这些都是农会要吸收。

他坦言,农民也十分纠结,提早收割青粒多、收益差,若被颱风收走,是血本无归。为了让农民睡得安心,西螺农会三天前启动24小时不断电收购机制,让稻农随割随缴,全力协助稻农。

西螺农会这3天收到的稻谷量多达2000公吨,大约是全镇的三分之一稻田收割量。24小时不断电收购作业,2017年颱风来袭时也曾启动一次,今年是第二度实施。

西螺镇农会碾米厂主任廖宗义表示,这3天运来的稻谷量与去年相较多一倍,凌晨3、4点仍有运谷车抵达,可能是半夜才收割,也可能是半夜就收割,因为要排队等割稻机。

西螺镇农会总干事廖锦富(左一)向县长张丽善(中)说明稻谷湿度与价格的关系。(周丽兰摄)
西螺镇农会总干事廖锦富(左一)向县长张丽善(中)说明稻谷湿度与价格的关系。(周丽兰摄)

廖宗义说,最近收到的稻谷湿度偏高,水分占28%、29%,正常湿度约26%、27%。

今日有一车稻谷虽已成熟,但湿度高达31%,青农仍强调「这一批品质很好」。

县长张丽善感谢西螺农会不眠不休和农民站在一起,减少农民担忧。

县长张丽善(前排右二)与立委张嘉郡(右三)视察温室空心菜园。(周丽兰摄)
县长张丽善(前排右二)与立委张嘉郡(右三)视察温室空心菜园。(周丽兰摄)

张丽善随后还视察地瓜叶收成,立委张嘉郡也陪同视察一处温室空心菜收割,并慰问农民辛苦。

#凤凰颱风 #西螺农会 #稻谷 #烘乾 #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