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总部将落脚北士科T17、18,北市产发局12日针对北士科开发现况及推动发展到议会财建委员会做专案报告,目前科专区整体土地开发率近6成、48家企业进驻。议员李明贤建议,北士科以内科发展为经验,交通配套依旧是主要考量,以及是否有机会让内科受「瘦身」,让相关AI产业移转到北士科。产发局回应,预估厂商进驻后,就业人口会达到5.5万至6万人,另北市交通局也针对北市科交通量能做检讨,也将规画轻轨系统。

产发局长陈俊安指出,北士科园区规画约24.9公顷的「科技产业专用1区」,其中市有地9.76公顷、占4成,私有地15.13公顷、占6成。私有土地计有37笔,部分土地已完工或正处兴建及规画设计阶段,目前有10案兴建中、4案已获都审核定, 皆在陆续开发阶段。科专区整体土地开发率近6成,已有48家企业进驻,包括中鼎集团企业总部、友华生技、网擎资讯及叡扬资讯等知名企业。

辉达总部将落脚北士科T17、18,北市产发局12日针对北士科开发现况及推动发展到议会财建委员会做专案报告。(张珈瑄摄)
辉达总部将落脚北士科T17、18,北市产发局12日针对北士科开发现况及推动发展到议会财建委员会做专案报告。(张珈瑄摄)

陈俊安表示,另为健全洲美快速道路交通路网、建构北士科园区内东西向主要干道,「福国路延伸工程」为北士科园区重要联外道路工程,西侧经福国路高架道路衔 接洲美快速道路,东侧延至捷运淡水线芝山站及中山北路等地区,不仅便利北士科园区迅速对外联络,亦可降低因园区居民及就学人口所引入人潮、车流对周边既有道路的交通衝击。

李明贤指出,带动北士科是以内科发展作为经验,因此交通还是主要考量,如车流分析等交通衝击评估,有无配合产业发展及预估就业人口数,如内科上下班通勤人口,应该超过16万人,住在附近的才四分之一,其他地区或外县市的则占四分之三,造成上下班塞车状态;另内科是否有「瘦身计画」,让原先在内科相关的AI厂商进驻北士科做产业调整。

陈俊安表示,交通局一直针对北士科整体交通运输量能做检讨,包括在上班时间较为壅塞的福德路跟承德路口,透过号志做秒数调整,以及左转专用道来舒缓车潮,福国路福国路延伸目前已通车,能快速把北士科车潮带到洲美快速公路;大眾运输工具则是以公车路网衔接,从北士科至捷运芝山站或剑潭站,未来也会规画轻轨系统,总体以滚动式检讨安排。

陈俊安说,未来如果产专区都进驻完成,推估就业人口会达到5.5万至6万人,为内科三分之二到二分之一的人数;有关瘦身计画已有厂商主动询问, 不过因为迁移公司还需要内部评估,所以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移动现象。

议员陈贤蔚说,辉达确定进驻后,大家都开始在北士科园区抢地、抢办公室,想当二房东、三房东赚一手,反而限缩到真正集结园区产业发展需求,北士科公有地只有9公顷,重点是在私有地,如何有制度协助这些私有地衔接到产业实际端,迎来对打造园区产业发展有帮助的业者。

陈俊安表示,未来市府会主动去寻觅适合的AI产业供应链厂商,根据台北市投资服务办公室潜在投资名单,会透过访商、会议等模式了解外资对于土地需求及公司营运计画,从被动转为主动,也让对方了解北士科园区产业发展,未来可优先选择北士科作为发展,带动整体发展。

财建委员会第一召集人林世宗说,辉达要变成AI科技士园区需结合居住、创新、教育、医疗,但如果市府配告套不足会造成短多长空,所以在路网、腹地上都要多做着墨,甚至能超越南港、内湖、新竹科学园区,国际厂商才敢进来;议员洪健益也说,不管是区段徵收、重画区等,科技园区推广不只是为了炒地皮,现在地价已经炒翻天,市府配套措施都没做好,无论是交通上的轻轨或是学量能是否足够成熟。 陈俊安表示,若以目前开发进度来看的确会趋近饱和,所以针对北士科、社子岛、关渡平原未来等开发,市府都会尽快做规划。

#台北市 #辉达 #北士科 #内科 #AI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