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光电引发民意反弹,立院今(13)朝野协商太阳光电加严修法,拟全面规范特定区域设置太阳光电发电都要环评。太阳光电产业七大公协会今发出联合严正声明,修正案如通过,光电将面临比火力及石化工业更严格审查,等于封杀未来大型地面型光电设置,对35万从业人员、200万人生计势必造成毁灭性衝击。呼吁三党立委暂缓立法,邀请环团与光电业者公开对话。

立法院审议的《环境影响评估法》修正案,要求所有敏感区位光电设置都需环评,形同「禁建」。包括太阳光电产业永续发展协会、太阳光电发电系统公会、太阳光电产业协会等七大光电产业公协,今发出联合声明,强调太阳光电案场如同「智慧停车棚」,不排气、不排废水、没有烟囱、没有污染,建设过程属于低度开发。

声明指出,欧洲普遍视光电为环境友善快速部署项目,无需环评;日本仅针对山坡地开发且面积超过 40 公顷的极少数大型电站要求。即使是法规严谨的亚洲国家,也对光电採区块化、选择性的管理。然而,台湾却拟修法将光电视为必须严管重罚的污染源,以极低的面积门槛和连地号纳管等条款,把低度开发的光电,加诸比火力电厂、核电厂高污染产业更高审查障碍,如此势将封杀大型地面型光电案场的开发,加剧土地破碎化,最终成为对能源转型的致命一击。

从需求面看,七大光电公会也指出,台湾是出口导向的国家,半导体产业更是护国神山,国际科技大厂对全球客户作出了RE100(百分百再生能源)的承诺。当AI、机器人等先进制程对用电量急遽攀升,台湾因为要做环评,导致审查延宕、光电开发停滞,绿电恐将瞬间断链。

光电产业背后,有35万名从业人员,涵盖家庭人口共200万人,一旦《环评法》修正案通过,现行审查时程本就超过国际的6到7 年,更会被无限期拉长,导致外资逃离、本资撤出,开发延宕,大量案场卡关,整个光电产业链全面崩溃。如此大规模失业,社会将面临动盪不安的危机。

为了台湾能源自主、经济命脉,35万个家庭200万人的生活稳定,七大光电公协会提出三点呼吁,要求立院应暂缓《环境影响评估法》修法。然后邀请环保团体、光电业者进行公开、透明的沟通与对话。第三建立双轨制, 採纳国际经验,以环境永续与能源转型并行的双轨管理制度,对光电等低污染绿能给予合理、迅速的审查程序。

#光电 #环评 #开发 #修法 #2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