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技术的爆发正在改写全球电子产业的价值链。这场由运算需求驱动的涨价潮,背后反映的是产能紧缺、技术升级与供应链集中化的深层变化。掌握关键制程与技术的企业,不仅拥有定价权,更成为资本市场重新评价的焦点。
近期,全球资本市场的目光无疑聚焦于人工智慧(AI)技术的爆发性成长,而AI浪潮不仅是运算技术的突破,对供应链来说更是一场结构性的变革,特别在近期资本市场中,受AI需求带动的「涨价概念股」成为市场追逐的焦点,包括PCB、散热,到最近最为火热的记忆体族群。若仔细探究涨势背后的逻辑,是源于AI运算对电子零组件需求的「质」与「量」产生了根本性、颠覆性的提升。
市场不仅是关注产业需求是否回升,更进一步地聚焦在「谁有能力涨价」、「谁能把成本转嫁」、「谁拥有真正的定价权」。专家指出,这波涨价不再是被动应对原料波动的短期反应,而是供需再平衡、技术升级与产业集中所共同推动的结果。过去,投资人往往对「涨价」心存戒心,担心价格上扬会压抑需求、扰乱市场,但如今,当科技应用快速扩张、产能无法即时跟上、产品技术门槛不断拉高时,涨价反而成为价值重估的关键条件之一。那些能够在报价上行的过程中维持客户黏着度、扩大利润空间的企业,正成为市场追逐的核心标的。
AI驱动产业链重组
进一步来看,这波涨价逻辑首先是规格的升级,AI晶片(如GPU、ASIC)对制程、封装、散热、功率传输等都有相当高的规格要求,迫使供应商必须进行资本支出庞大的技术升级,推升了成本与报价;其次是高阶产能的优先排挤,AI相关订单较为优先,且多以最先进、最稀缺的高阶产能为主,进而排挤了传统消费性电子产品的产能,间接导致其他产品线的价格也面临上涨压力;最后则是供应链的寡占集中,能够满足AI高规格需求的合格供应商数量有限,使少数业者在供应链中具备了更强的定价权。
其中,晶圆代工与封装测试作为AI晶片诞生的源头,也是技术壁垒最高、供应端断层最显着的环节。台积电在先进制程具有绝对的领先地位,早已是AI晶片制造的关键供应商。AI晶片对先进制程的需求呈爆炸性成长,单一晶片需要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电晶体,非最先进制程无法实现其运算效能,这使得台积电的产能理所当然地成为稀缺资源。而AI晶片对先进封装的需求亦高涨,是过去数年台积电CoWoS受市场极大关注的主因。由于AI晶片订单对CoWoS的总需求以几何级数增长,远超台积电及业界的扩产速度,使得CoWoS产能瓶颈成为AI晶片出货的最大制约。
而产能的供不应求也赋予台积电在与客户议价时极强的定价权。近期,外媒就引述内情人士指出,台积电已经通知苹果在内的主要客户,二六年起将调涨五奈米以下制程的晶片价格,涨幅约在八至十%。台积电已连续四年调涨先进制程代工价格,反映市场对先进晶片需求暴增,以及新节点开发和制造成本的不断攀升。在行动装置、AI和高效能运算的强劲需求下,目前台积电三奈米以下先进制程生产线已满载。
产能满载 台积电掌握定价权
另外,外资Aletheia资本在最新出具的「看AI机运」报告中指出,根据相关大厂计划推出的产品及採用的技术估计,台积电二六年CoWoS产能缺口高达四○万片,短缺超过二○%,且二七年产能不足状况更严峻,预期将扩大至约七○万片,缺口超过三○%,严重供不应求。而儘管台积电规划自二四到二七年间将CoWoS产能扩增四倍,仍赶不上需求成长的速度,促使客户寻求封测厂协助供应。(全文未完)
全文及图表请见《先探投资周刊2378期精彩当期内文转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