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三个公报的搜寻结果,共23笔
最近赖清德不顺心的事情接二连三:首先,7月26日他主导的大罢免遭遇到25:0的全面失败。之后,28日总统府发言人宣布赖清德近日暂无海外访问计画,打破了最近广为流传的他计画于8月中藉着出访南美友邦「过境」美国之名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的活动。29日根据《彭博社》与《金融时报》的报导,由于担忧此举将影响正在进行的美中贸易谈判,及计画中的川习会,美方在此敏感时刻,明确通知赖清德不得过境纽约。
中共东部战区1日组织陆海空军与火箭军等兵力,在台周边展开联合演训,2日更发动「海峡雷霆-2025A」演练计画,引来美日韩3国外长3日会晤后发布联合声明,关切近日在台周边的军演,呼吁停止进一步破坏台海稳定行为,反对任何试图以武力或胁迫手段片面改变现状。
美国总统川普提名前联邦参议员帕度(David Perdue)为驻中国大陆大使,他周三(2日)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任命听证会上表示,美国将持续奉行一中政策,并会履行对台湾的安全承诺。他同时强调,川普政府对中战略将「带来一些阵痛」,并呼吁盟友共同应对中国挑战。
美国国务院官网的国家简介页面中,近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PRC)」改为「中国(China)」,显示川普政府第二任期的政策转向。先前国务院有关于「美台关系」事实清单,删除了「我们不支持台湾独立」文句,新增期待两岸分歧透过「自由而非胁迫、让海峡两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解决。
日前,美国第47任总统川普已经宣誓就职,展开他仅有的4年任期。就在川普就职前,美国驻中国大使伯恩斯,在离任前夕,接受美国《外交事务》杂志的专访,主动谈到他曾建议北京当局应该与主张台独立场鲜明的赖清德总统进行对话,但是却为北京所拒绝。
美国前总统卡特当地时间周日(12月29日)下午在乔治亚州普莱恩斯(Plains)家中去世,享寿100岁。据美国之音报导,卡特于1977年至1981年出任美国第39任总统,在任内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签署《台湾关系法》(Taiwan Relations Act),被认为是其白宫岁月中最重要的歷史贡献之一。
上篇围绕「身分政治」,分析了为什么是苏利文来华,指出中美以外交「通达」方式,进行了某种相互都看得见的互动,这样的开始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作为外交「通达」关系中最重要的军事竞争关系与台湾问题,中美在对战略沟通的「理解」方面,难有「共识」,因此,看上去没有那么顺畅。但也显示了「通达」。
第11届北京香山论坛12至14日登场。今天上午高端访谈的中美关系环节,中美学者针对台湾问题犀利交锋,现场座无虚席,连走道都挤满人。中方学者吴心伯指责,在台湾议题上,美方已经与中国的目标距离越来越远,美国老是说一套做一套。美国学者华自强则认为,问题不在美国,改变的是台湾的政治生态,让北京和台北的分歧愈来愈大。
美国主导的2024年「环太平洋」(RIMPAC)多国海上联合演习于6月27日开始,在美国夏威夷岛屿及其周边地区举行,此次军演重点项目是实弹击沉4万吨排水量的两栖突击舰。媒体人黄暐瀚表示,参与国家在地图上会将中国大陆包围起来,而美国第三舰队司令韦德中将说演习是为防止侵略,还提到台湾关系法,而大陆刚宣传两栖登陆舰是对台武器,美国就演示击沉更大艘的舰艇,火力展示就是在针对中国大陆。
最近,台湾内部围绕民进党当局不接受「首战即终战」,认为这次一种投降主义的说法,进行了舆论大战。现在更需要的一个判断是,美台安全关系与台海「地狱景象」之间,是什么关系。也许,这比讨论「首战即终战」更加重要。
最近,台湾内部围绕民进党当局不接受「首战即终战」,认为这是一种投降主义的说法,进行了舆论大战。与此同时,也出现美台安全关系不断「加码」的现象。
再过两天,已经贴上「务实台独」政治标籤,以「中华民国台湾」为定位,以宣称「中华民国宪法是灾难,不能用来解决两岸问题」,曾多次表示「可修法」的赖清德,将正式接任下届「中华民国总统」。这些公认的符号与话语,已经清楚地表明,赖清德的「新政府」,其内核就是不折不扣的「台独」。而外界所关注的赖清德「520」就职演说,民进党将如何阐述「两岸关系与国家安全立场」等,实际上已经没有那么重要。至于谁将被邀请赴「琼瑶宴」,谁又将「打马前往总统府」等,也只是相互的「政治热身」。至于热衷于散布说,「美国已看过赖清德的演讲稿」等,纯属没有必要的「折腰」。
大国各种层级与形式的沟通不断,展现出理性态度与实际情况掌握的智慧,显示出彼此的成熟度与斗而不破管控风险的稳健行事,日前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与中国国防部长董军通过视讯电话会议进行交谈。两位防长讨论双方防务关系以及地区和全球安全问题。这不只是中美防长17个月来首次会谈,也是奥斯汀首次与2023年12月就任中国防长的董军之间的首次通话,表示中美军方高层交往得到完全恢復,反观两岸在赖萧新政府人事纠纷和520谈话内容揣测下,两岸迄今官方对话遥遥无期,两相对照,甚为感慨,中美文化差距之遥远尚能对话,同属中华民族血缘之近却无法沟通,真是百感交集。
大国各种层级与形式的沟通不断,展现出理性态度与实际情况掌握的智慧,显示出彼此的成熟度与斗而不破管控风险的稳健行事,日前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与中国国防部长董军通过视讯电话会议进行交谈。两位防长讨论双方防务关系以及地区和全球安全问题。这不只是中美防长17个月来首次会谈,也是奥斯汀首次与2023年12月就任中国防长的董军之间的首次通话,表示中美军方高层交往得到完全恢復,反观两岸在赖萧新政府人事纠纷和520谈话内容揣测下,两岸迄今官方对话遥遥无期,两相对照,甚为感慨,中美文化差距之遥远尚能对话,同属中华民族血缘之近却无法沟通,真是百感交集。
近来,美国对中国政策出现较大调整,理性主张抬头,美方重要决策人物,似乎不再担心「访中收穫有限」。近期美国财长叶伦访中一周,以及随后国务卿布林肯对中国的访问,就是中美政经互动的例证。
近来,美国对中国政策出现较大调整,理性主张抬头,美方重要决策人物,似乎不再担心「访中收穫有限」。近期美国财长叶伦访中一周,以及随后国务卿布林肯对中国的访问,就是中美政经互动的例证。
美国总统拜登日前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电话会谈。内容涉及广泛,从双边,到区域,到全球,既谈及打击芬太尼贩运合作、军事交流议题,也谈到台海和平稳定议题、南海航行自由议题。此举表示中美两国管控复杂且时有紧张的双边关系,领导人定期直接沟通便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美中双方要以相互尊重的方式加强对话,以慎重的态度管控分歧,以互惠的精神推进合作,以负责的担当加强国际协调。同时确保和平、稳定与各自承诺是这场电话会谈的重点。
美国总统拜登日前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电话会谈。内容涉及广泛,从双边,到区域,到全球,既谈及打击芬太尼贩运合作、军事交流议题,也谈到台海和平稳定议题、南海航行自由议题。此举表示中美两国管控复杂且时有紧张的双边关系,领导人定期直接沟通便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美中双方要以相互尊重的方式加强对话,以慎重的态度管控分歧,以互惠的精神推进合作,以负责的担当加强国际协调。同时确保和平、稳定与各自承诺是这场电话会谈的重点。
在YouTube拥有234万订阅的知名节目《木曜4超玩》,日前邀请美国在臺协会(AIT)处长孙晓雅录制节目、一同享用牛排大餐。一向搞笑的主持人 邰智源(小邰)难得和孙晓雅同桌,竟大问台美关系的敏感问题,而孙晓雅也直接回应,让小邰瞬间结束话题。其中,小邰问,美国是否是台湾的盟邦?孙晓雅秒回「不是」,但马上也强调台美是朋友和合作伙伴;小邰又问,如果台湾举行统独公投,询问孙晓雅看法?结果孙晓雅也马上回应:美国致力于维持现状,不支持任何一方片面改变现状,且绝对不能透过武力片面改变现状。
台湾大选绿营赖清德胜出,破了政党未曾连3任的魔咒;立法院三党不过半,朝小野大;第三势力民眾党异军突起,瓜分1/4的政治版图。选前选后,所有政党、政客及绝大多数选民都在激情亢奋中,有人欢庆、有人挫折、有人失落、有人愤怒,但这一切,其实都是茶壶里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