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上腹痛的搜寻结果,共72笔
卫生福利部常务次长庄人祥,日前于脸书证实于去年初罹患胃癌,目前身体恢復状况良好,相关贴文引发外界关心。根据113年国人十大癌症死亡统计资料指出,每年超过2,000多人死于胃癌。医师就提醒民眾应「定期检查」、「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以及「落实健康生活型态」以及才能有效降低胃癌威胁。
彰化1名50多岁张姓男子一个多月前骑机车与另辆机车发生碰撞,当下他只感到左胸剧烈疼痛,因无明显外伤因此不以为意而未就医,直到2天后左胸疼痛仍持续而求诊,经检查发现左侧第6至第9根肋骨断了4根,且合併脾臟破裂,经紧急手术救回一命,医师提醒,如果发生车祸,即使外观看似只有擦伤或瘀青,仍可能有潜在的内臟损伤,勿掉以轻心。
上腹痛不一定是胃在疼痛,还可能是其他器官引起。医师吕佳容指出,当腹痛出现时,第一时间可确认疼痛的位置偏于哪边,左上腹除了胃,也可能跟脾臟与左下肺有关;中间上腹则跟胃、食道、心臟、胰臟、肝臟等8种器官有关,有可能是胰臟肿瘤或心肌梗塞等问题,须提高警觉并看有无伴随其他症状,就医检查。
胰臟癌被称为「癌王」,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往往已相当严重。医师萧敦仁分享,一名50多岁退休上校因腹部不适就医,症状缓解后便未持续检查,没想到过了3年再因上腹痛就医,就确诊胰臟癌,肿瘤达8公分且已向外扩散,而当时他的症状为无法缓解的轻微闷痛与血糖升高。
胆结石放着不管可能出大事,医师张智翔指出,有位7旬男性病患因急性胆囊炎就医,当时对胆结石採保守治疗,没想到一个月后病情急转恶化,细菌逆流跑进肝臟引发肝脓疡,差点败血症送命。胆结石任何年龄都有发生机率,40岁以上、肥胖者等5类人,风险会特别高。
饮食与健康息息相关。一名24岁女子,因上腹痛、胃部不舒服就医,竟然被确诊罹患末期胃癌,医师询问后发现,刚自大学毕业的她,在校期间,至少有2年时间,天天都吃「串串香」,觉得吃起来又香又辣,研判因此导致她的胃黏膜受损与罹癌。
60岁黄女士2年前因为上腹部持续闷痛2周,虽然食欲与体重没有变化,但服用胃药后却未改善,因此到医院就医。在医师建议下,她接受胃镜检查,没想到在胃的下端发现一处边缘不规则的小溃疡,医师安排切片检查,最后病理报告显示为罕见的「印戒细胞型胃癌」。所幸发现得早,黄女士在接受胃部分切除手术后,身体顺利恢復,目前追踪两年皆无復发迹象。
没多吃胆固醇却狂飙,小心是肝癌警讯。肝胆肠胃科医师钱政弘分享有位80岁男子,平日健康,因头晕、心悸就医,被发现胆固醇高,开始吃降血脂药,几个月后再因上腹痛就医,才发现肝臟长有15公分大的肝癌,先前头晕、心悸与高胆固醇,都是肝癌警讯,男子也因肿瘤太大、无法开刀,没多久就离世了。
不少民眾因工作忙碌、压力大、三餐作息不正常、暴饮暴食及抽菸喝酒,导致胃食道逆流来缠身。苗栗县大千综合医院外科部主任冯启彦表示,有胃食道逆流的病人千万不可轻忽,若没有妥善治疗,小心会发展成食道癌。
一名年近七旬、患有高血压与糖尿病的男性,因右上腹疼痛及高烧送医,经诊断为急性胆囊炎,治疗后返家休养。不料1个月后病情急转直下,再度出现腹痛、黄疸,伴随深色尿液、反覆高烧及畏寒等症状,甚至出现嗜睡症状,诊断为胆结石导致胆管阻塞,引发肝囊肿二度感染形成肝脓疡,所幸在接受内视镜取石与脓肿抽吸治疗后,病况逐渐稳定。
日前苗栗县一名8旬阿婆因突发胸闷、盗汗与头晕不适,家人紧急将其送往苗栗市协和医院,经初步检查,医师高度怀疑为「急性心肌梗塞」,立即连络卫福部苗栗医院并传送心电图。经部苗心臟内科医师何圣光判断确认为「急性心肌梗塞」后,火速启动「急性心肌梗塞他院转入快速通关流程」,让病人抵达苗医急诊室后仅13分钟即完成了血管打通手术,成功抢回一命,且术后復原良好,住院3天后康復平安返家。
澎湖一艘在花屿西南31.5浬作业的「圣X成」号渔船,6日傍晚作业时,因船长腹痛,由在岸上父亲向海巡报案请求协助,经正在附近巡逻的巡防艇紧急支援,将船长载回马公队部码头,由在场等待的救护车送医。
食道癌是男性好发癌症第6名,一年新发个案2831人,其中男性就有2600人。由于食道癌新诊断个案中,75.6%有吸菸行为、50.8%偶尔喝酒或习惯性喝酒、46.8%嚼槟榔,国健署建议民眾应落实健康生活型态,远离菸、酒、槟榔,少吃过烫食物、香肠、腊肉等,并要保持口腔清洁,远离癌症危机。
胰臟癌有癌王之称,让人闻之色变。一名60岁妇人最近总觉得吃饭很容易饱,尤其是左腰和背部会酸痛因而就医,医生超音波一扫,「不得了,真的有颗3公分的胰臟癌」。医师表示,胰臟靠近脊椎,若有肿瘤压迫,就可能出现背痛,提醒若有背痛、腹痛、吃饭很容易饱、黄疸、突发的糖尿病,要留心可能是胰臟癌警讯。
大陆福建省莆田市一名28岁男子日前因为上腹痛、突然消瘦又疲累而就医,结果被确诊罹患胃癌,切除三分之二的胃。医师指出,男子长期熬夜,又三餐不定时,常在半夜吃饭,不良生活习惯是罹患胃癌的原因,且近期也有出现不少年轻人长期熬夜罹癌的个案。
癌王胰臟癌让人闻之色变。肝胆肠胃科医师钱政弘表示,大家都想说能否早点知道得了胰臟癌?其实胰臟癌是有警讯的,研究发现,胰臟癌患者除上腹痛、背痛、黄疸等常见症状外,还特别容易口渴,口渴比例比一般人多出4.2倍,建议若容易口渴者,建议要验血糖,因为这有可能是糖尿病,甚至是胰臟癌的徵兆。
一名 50 岁男子近半年来频繁出现上腹痛与晕眩症状,且饮酒后特别明显。以往打点滴或服药就能舒缓,但近期症状加剧,于是进一步就医检查。结果显示,他除了有胃食道逆流与胃溃疡外,中段食道还出现极不明显的暗红病灶合併约 0.3 公分息肉,最终确诊为食道癌第3期。医师指出,食道癌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若出现吞咽困难,往往肿瘤已阻塞食道 60%以上,因此务必留意相关危险因子,以降低患病风险。
胰臟癌素有「癌王」之称,因早期难发现、预后不佳,让人闻之色变。急诊科医师魏智伟分享,先前到银行办事,发现接洽的女行员脸色不太对劲、眼白泛黄,于是进一步询问有无腹痛或其它不适症状,但对方都表示没明显感觉,这令他更加担心,并建议需进一步就医检查。事后得知,该女行员确诊胰臟癌。
寒流报到,各地都是冷飕飕天气。胸腔暨重症医师黄轩表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寒流期间重症住院率会激增43%,低温会触发一连串生理变化,使得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甚至失温症的发生率大幅提高,建议穿衣应採取渐层式保暖法,内层排汗、中层抓绒与外层防风的穿法,可较单件厚衣提升37%的保温效率。
胰臟癌的棘手之处在于早期难发现,等到有症状才检查时,往往已进入晚期阶段。对此,肝胆肠胃科医师钱政弘分析胰臟癌6大常见症状,包括全身无力倦怠、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腹痛、黄疸及噁心,其中最后3项更占该病患者症状的60~70%。他并提到,饮食上多补充含胡萝卜素与硒的食物,有助于远离胰臟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