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伍德麦肯兹的搜寻结果,共25笔
当地时间11月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在巴西贝伦开幕。美国30年来首次缺席一度引发国际社会担忧,但不少参会人士反而如释重负,毕竟川普政府对气候议题的反科学敌意,早已成为全球气候变暖国际合作的障碍。
大陆电池龙头企业寧德时代持续扩大生产版图,旗下洛阳基地二期工程已于9月30日投产,包含电芯厂、电池包(PACK)厂。此举不仅是该公司强化其大陆市场供应链的关键一步,洛阳基地在全部完工后,将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预计年产值逾人民币(下同)1,000亿元。
全球储能系统市占仅次于特斯拉(Tesla)的中国太阳能与储能龙头阳光电源,股价半年飙涨193%,成为A股市场焦点。该公司正式启动香港上市计画,港交所5日公告,阳光电源已向主板递交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分析指出,此举有助阳光电源拓展国际资本市场,强化全球布局。
受全球第二大铜矿矿区印尼格拉斯伯格(Grasberg)发生事故被迫停产影响,高盛银行除了下修2025年全球铜产量预测,并称受到未来AI需求高涨,产能却陷入紧缩,恐将推升铜价飙至每吨15,000美元,花旗银行则预期达到13,000美元。
川普对各国祭出加徵关税来施压贸易谈判后,不断促使日本、南韩与台湾等亚洲贸易伙伴参加规模440亿美元的阿拉斯加大型天然气计画,做为贸易协议一部份来避开高额关税。据了解,日本已开始评估该计划。
国际谘询公司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最新公布的「2025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排名」,前十名就有七家中国公司上榜,表现亮眼。若以所有上榜的企业来看,中国公司整体市占率更高达63%。
美国商务部21日宣布,已针对进口风力发电机和零件启动《232条款》国安调查。川普政府此举等于将矛头对准清洁能源产业,意味未来进口风机及相关零件可能面临高达50%的关税衝击。市场预计,包括欧洲、墨西哥和印度等国将首当其衝。
欧洲石化产业歷经多年亏损,加上以大陆为首的世界各地产能快速扩张,正面临一波工厂关闭的浪潮,整个产业正处于困境。《路透社》报导引述专家说法指出,现况犹如「正在下沉的铁达尼号」。
大陆在稀土金属开採、加工及精炼领域占有领导地位,当大陆限制稀土出口反击美国时,很快就收到效果。美国产业界未来面临稀土供应链的高度不确定性,为了降低衝击,回收电子垃圾逐渐受到重视,透过另一种方式提取关键金属,降低汽车业、军工产业等各行各业的影响。
根据欧洲能源智库Ember最新报告显示,去年美国的风力与太阳能供电量首度超越燃煤发电,风电与太阳能合计占美国整体电力比重攀升至17%,而燃煤则降至15%的歷史新低纪录。
根据欧洲能源智库Ember最新报告显示,去年美国的风力与太阳能供电量首度超越燃煤发电,风电与太阳能合计占美国整体电力比重攀升至17%,而燃煤则降至15%的歷史新低纪录。
全球车市竞争格局正面临巨大转变,外媒报导,中国电动车市场发展超乎预期,预计2025年电动车销量将超过1,200万辆,不仅比传统燃油车销量更高,更提前十年达成官方设定的2035年电动车占汽车总销量50%目标,甩开其他国家,展现惊人成长动能。
英国《金融时报》当地时间26日援引多家研究机构提供的数据预测称,预计明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将首次超过内燃机汽车。分析人士指,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比预期提前足足10年达成这一歷史性拐点,在汽车电动化进程方面「没有哪个国家能与中国相比」。
小编今天(22)日精选5件不可不知的国内外财经大事。中国大陆风机供应商透过丰沛资金、低廉定价,向全世界的风电产业进军,与此同时,大量的需求也让整个供应链蓬勃成长。台湾离岸风电开放国产化政策后,目前仍禁止输入陆制部分风机零件,如风机叶片等,但在其他零组件及服务上,则无可避免地将面对开发商基于成本考量的抉择。
中国大陆风机供应商透过丰沛资金、低廉定价,向全世界的风电产业进军,与此同时,大量的需求也让整个供应链蓬勃成长。台湾离岸风电开放国产化政策后,目前仍禁止输入陆制部分风机零件,如风机叶片等,但在其他零组件及服务上,则无可避免地将面对开发商基于成本考量的抉择。
大陆海关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大陆钢材出口量为1015万吨,较去年同期成长25.9%,创2016年6月以来最高水准;全年出口量预计超过1亿吨,创8年新高。业内人士和分析师表示,大陆国内房地产市场低迷和内需疲软加剧了产能过剩,出口激增将会提升贸易紧张局势。
被称为「新石油」的铜在电气设备和工业机械等各种领域中都有应用,是检验经济健康的重要指标。外媒报导,中国大陆在铜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西方国家却想极力撇开大陆,这样除了会提高成本,还会推迟能源转型,「想要完全取代中国是不可行的」。
被称为「新石油」的铜在电气设备和工业机械等各种领域中都有应用,是检验经济健康的重要指标。外媒报导,中国大陆在铜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西方国家却想极力撇开大陆,这样除了会提高成本,还会推迟能源转型,「想要完全取代中国是不可行的」。
今年3月,美国财政部长叶伦在中国谈产能过剩话题时,提起一家美国太阳能电池制造厂。叶伦当时说,这家7年前因竞争不过中国企业而关闭的美国工厂,得益于《通膨削减法》的清洁能源补贴,将重新开业。她还扬言,不会再让竞争力不足的美企,在中国产品充斥美国市场后破产的情况发生。
路透社报导,日本政府表示,鑑于需求增长与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现有的能源方案已愈来愈不能实现「稳定的电力供应」的目标,因此日本将在明年发布的能源政策计画书中,会将「推动更多核电」明确写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