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供电量的搜寻结果,共80笔
环球晶(6488)董事会26日通过,向关系企业续兴签署离岸风电再生能源购售电契约。合约供电期间为30年,预定购电量为离岸风电15.5MW设备产生电量,推估总供电量约20亿度(kWh),展现环球晶落实RE100目标的决心。
位于高雄的兴达电厂新2号燃气机组,上月因天然气管路的法兰垫片出现规格不符的失误,导致系统测试时,出现大量天然气外泄,引起大规模爆炸,现场景象震惊国人。影响所及,高雄市政府要求邻近的兴达新1号机一併停机检查。由于时值夏季用电高峰,来自该机组130万瓩的供电容量骤然归零后,让南部地区进入严苛的供电紧绷状态。
环球晶(6488)董事会26日通过,与关系企业续兴签署离岸风电再生能源购售电契约。合约供电期长达30年,预定购电量为离岸风电15.5MW设备产生电量,总供电量约20亿度(kWh),相当于每年提供约6,600万度绿电,减碳效益估达98.8万公吨二氧化碳,等同2,566座大安森林公园一年的碳吸附量。
硅晶圆大厂环球晶与(6488)与中美晶旗下再生能源售电公司续兴,于今(26)日董事会通过签署签署离岸风电再生能源购售电契约。此次合作容量为15.5 MW,合作期程长达30年,推估总供电量约20亿度(kWh),展现环球晶以具体行动落实RE100目标的决心。
泛官股售电公司台智电,继4月份拿到标准普尔(S&P)的「A-」信评后,今(5)再取得惠誉「AA+」国内长期评等,目前都为投资级别信评,评等展望均为稳定。惠誉理由为台智电背后有政府股权,必要时可提供支援。但在攸关长期风险的「独立信用评等」,却只有「bbb」的中位水准,代表只要政府支援减弱,可能有风险。
高雄市大树区和山里的光电场开发案,日前跃上新闻版面,引起关注。事实上,「和山光电场」并非新案,案场内早有部分光电设施到位,但51公顷山林悉数遭到刨除,骤然露出大片的光秃黄土坡地,令人怵目惊心,谴责声浪随之而起。高雄市府勘查后认定,该案违反水保法规范事证明确,要求废止此案,能源署也于24日宣布依法废止该案的光电许可。
过往每逢暑假,屏东离岛小琉球常因登岛游客多、用电量大而停电频传,为此,台电去年执行「全岛改压(22.8kV)工程」,并赶在今年暑假前完工,经试运转后,确定电压提升1倍、供电量也增加1倍,力拚全岛供电无虞。
屏东离岛小琉球观光夯,每年吸引逾百万人次登岛旅游,但也连带用电量逐年增加,最高用电负载屡刷新纪录,暑假期间更是停电频传,为此,台电去年执行「全岛改压(22.8Kv)工程」并赶在今年暑假前完工,台电19日表示,已于12日完成试运转,小琉球电压提升1倍后,供电量也增加1倍,将确保全岛供电更无虞。
我国积极发展再生能源并自5月17日迈入非核家园,但却衍生出供电疑虑,甚至外界直指台积电扩厂外移与供电不稳有所关联,对此民眾党立委刘书彬今(18)日藉国科会出席立院备询时质疑「台积电扩厂外移是否与供电有关」,国科会副主委林法正坦言,土地、水资源及用电应该都是扩厂外移原因之一,不过若照绿电能遵照预定期程发展,未来电力绝对够用。
台南七股科技工业区开发进度超前,作为台南市重要产业发展基地,基础建设备受外界关注。为此,台南市府全国首创、规画工业区服务中心与变电所共构,除承担园区供电重任,亦能让大佳里地区供电更加稳定;工程预计今年8月初展开,并于2028年供电。
台南七股科技工业区开发进度超前,作为台南市重要产业发展基地,基础建设备受外界关注。为此,台南市府全国首创、规画工业区服务中心与变电所共构,除承担园区供电重任,亦能让大佳里地区供电更加稳定;工程预计今年8月初展开,并于2028年供电。
媒体日前引述大陆某军事杂志报导,提及对岸已推算出能发挥最大犯台成效的时机,是「夏季颱风来临前的上班日下午」;报导还说透过精准打击我方「超级关键」的基础设施节点,可引发电力、水源、交通与网路系统连锁崩溃。针对电力系统部分,对岸模拟对3座主要变电站同时发动攻击,有99.7%的机率将导致北台湾全面停电。
媒体日前引述大陆某军事杂志报导,提及对岸已推算出能发挥最大犯台成效的时机,是「夏季颱风来临前的上班日下午」;报导还说透过精准打击我方「超级关键」的基础设施节点(例如变电站、天然气相关设施、水库等),可引发电力、水源、交通与网路系统连锁崩溃。针对电力系统部分,对岸模拟对3座主要变电站同时发动攻击,有99.7%的机率将导致北台湾全面停电。
台泥花莲和平厂预热机21日突然发生火警,浓烟直窜且有爆炸声,台泥指是台电供电异常跳电所致,也引发核电归零后供电不稳疑虑;台电表示,主要是来自宜兰供应和平地区16万1000伏特高压输电线路异常,造成断电2分钟,但电源供电充足,与停止核电无关。
台泥花莲和平厂预热机今早突然发生火警,台泥指,台电供电异常跳电所致,也引发核电停机后供电不稳等疑虑,台电表示,主要是来自宜兰供和平地区16万1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异常、断电2分钟,原因还在查,但电源供电充足,与停止核电无关。
台湾于17日关闭最后一座核反应炉,正式进入无核时代。外媒报导,这项政策转折,背后涉及能源安全、经济成本、碳排放压力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多重考量,近年更引发民间对核能角色的重新评估,台湾恐面临5大风险。
即使立法院完成了核管法的修定,放宽核电厂的延役申请门槛,但是民进党政府仍然没有提出核三厂2号机延役申请,使得该反应炉仍然在5月17日降载并解联,此举实现了民进党的非核家园宿愿,就再也没有其他的好处。除了台湾内部的各种批评以外,美国的批评也没停过,着名的《外交家杂志》(The Diplomat)在5月16日就在网站上登出一篇《台湾为自己制造的致命弱点:淘汰核电》,副标题是『民进党政府不应该在与中国大陆的衝突之际,放弃他们唯一不能瞄准的能源目标』。
核电最后一部机组在本月17将停机除役,「核」下「气」上,台电已备妥480万瓩新增天然气机组,可以替代核三2号机95万瓩缺口,让供电充裕稳定。但供电稳了,能源韧性够吗?外界充满疑问。
核三厂2号机将于5月17日除役,台湾供电正式迈入「零核」,不过,立法院会13日三读通过《核子反应器设施管制法》修正案,增订核电厂转执照有效期间届满后,台电公司得向核安会申请「再进行运转」,经确认安全无虞、审核同意换发执照,始得继续运转,有效期间最长20年。
时值台美关税谈判关键时间点,美国在台协会5日透过社群平台表示,可协助台湾引进核能新兴技术,也乐于助台解决核废挑战,引发立委关注,是否可扩大对美採购作为谈判筹码。行政院长卓荣泰6日指出,谈判团队备妥的方案是全面性的,愿意公开讨论新技术,且台美可共同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