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保守党党魁的搜寻结果,共23笔
英国首相施凯尔(Keir Starmer)周日下午将发声明,宣布英国承认巴勒斯坦国。他于7月间表示,除非以色列在9月以前符合同意加萨停火、承诺达成长期可持续性的和平协议等条件,否则英国将调整立场。
日本20日举行参议院选举,而此次小型右翼民粹政党「参政党」异军突起,蚕食执政自民党的保守派票源,令自民党陷入了苦战。参政党主张「日本人优先」,主打排外主义政策,也助长了选战中无端的仇外氛围,引人忧虑。
英国与欧盟本周达成歷史性新协议,内容涵盖贸易、国防与人员流动三大面向,被视为脱欧后双边关系的重大「重置」。然而,这份意在修补关系的协议,却在英国国内引爆激烈争议。支持者认为英国正务实回归全球舞台,反对者则怒斥政府「向布鲁塞尔低头」,重演脱欧时期的主权之争。
美国总统川普8日宣布与英国首相施凯尔达成贸易协议,将降低英输美钢铁和汽车的关税,并促进双边贸易。但英国《每日电讯报》报导说,根据协议条款,美国也可对中国企业在英投资表示反对,英国在野的保守党指这等同于「否决权」,批评施凯尔政府让步过多。
加拿大第45届联邦眾议院加东时间28日举行大选,加拿大总理卡尼以「反川普」强硬立场,带领自由党逆转胜击败保守党,赢得大选,迎来自由党连续第4次执政。美国总统川普选前再次开酸加拿大是美国第51州,无疑是为自由党催票,卡尼在发表胜选感言时强调,「这永远不会成真」。
英国保守党党魁巴登诺克(Kemi Badenoch)周二(18日)表示已放弃2050年达成净零排放的承诺,强调不能自欺欺人,如期达成该目标「不可能」,推翻前党魁梅伊(Theresa May)首相任内的重要环保政策。
科技大亨马斯克是世界首富,毫不犹豫地透过庞大的财力畅所欲言,并发挥影响力。他砸下重金,并亲自大力助选,将川普送回白宫后,除了获美国准总统邀请,共掌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持续在美国发挥影响力外,还将触角伸向其他国家,继续他的政治征服之旅。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还未正式重返白宫,但全球首富马斯克身为「第一哥们」,彷佛川普的分身,早已在国际间兴风作浪,近日英国、德国及加拿大领导人全遭马斯克点名调侃,各国的极右翼领袖则获得他青睐。美国《华盛顿邮报》指出,马斯克是在试水温,想为自己形塑全球政治的影响力。
去年以来,7大工业国集团(G7)多数国家皆遭遇治理困境,如今加拿大总理杜鲁道6日请辞执政自由党的党魁,总理大位之后将交棒,将成为G7国家之中政府面临垮台的最新一例。随着自由民主路线退却,极右翼民粹主义则是最大赢家,而川普回归白宫恐怕只会让全球政治更震盪。
加拿大央行总裁麦克勒姆(Tiff Macklem)近日警告,美国准总统川普的关税威胁令全球经贸前景不确定升高,呼吁先进国家共同合作以强化经济安全。另一方面,加拿大副总理兼财长方慧兰16日宣布辞职,原因是在应对美国关税与支出议题方面与总理意见分歧,这使得总理杜鲁道面临2015年11月执政以来最大政治危机。
加拿大副总理兼财长方慧兰16日宣布辞职,原因是在应对美国关税与支出议题方面与总理杜鲁道意见分歧,这使得杜鲁道面临2015年11月执政以来最大政治危机。
英国保守党今年7月初大选败给工党,担任党魁的苏纳克交出执政权,结束保守党14年执政。保守党党魁选举最后一轮投票周六(2日)结果揭晓,44岁曾任贸易大臣的巴登诺克(Kemi Badenoch)击败42岁曾任住房、移民事务大臣的詹里克(Robert Jenrick),成为前途艰困的保守党最新一任领导人,也是英国大型政党歷来第一位非裔女性党魁。她誓言要让保守党回归创党之初的重要原则,赢回7月大选并未支持保守党的诸多选民。
英国外相拉米据报将于本周访问中国,这将是工党政府上台后访华的最高级别官员。自由亚洲电台报导,他此行背负为工党政府寻求和中国和解、修补英中关系的责任。然而在英国国内,议会内外都有强烈声音,要求他在人权问题上和中方交涉。
英国前驻华盛顿大使达洛许(Kim Darroch)15日表示,除非民主党候选人贺锦丽解决竞选中的关键失误,否则共和党对手、前总统川普仍将是11月5日美国总统大选的「更有可能获胜者」 。他点出贺锦丽的两个问题,同时警告民主党候选人必须关注美国摇摆州的选情,避免犯下与前国务卿希拉蕊同样的错误。
自由亚洲电台引述英国《每日电讯报》报导,中国一直有意在伦敦兴建全欧洲最大的中国大使馆,但这一计画在2022年底被地方政府否决。2年过后,中方近日突然重新向地方政府提交一模一样的规画申请。分析认为,北京有意借此测试工党新政府。
据自由亚洲电台引述英国《每日电讯报》(The Telegraph)报导,中国一直有意在伦敦兴建全欧洲最大的中国大使馆,但这一计画在2022年底被地方政府否决。两年过后,中方近日突然重新向地方政府提交规画申请。分析认为,北京有意借此测试工党新政府。
纪录电影《天生女王》精彩描绘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传奇人生,她在位70年,每年的授勋名单都是眾所瞩目,包括007男星丹尼尔克雷格、前首相布莱尔、扩大同志权利的保守党党魁梅杰,甚至她的媳妇卡蜜拉获此荣衔都兴奋不已。
在4日举行的英国国会下议院选举中,保守党一如预期惨败,丢失政权,苏纳克5日宣布辞去首相及保守党党魁职务。此次工党斩获412席,创下1997年前首相布莱尔取得418席压倒性胜利以来最高,成功重建「红墙」(红为工党代表色)政治版图。工党暌违14年重返执政,61岁党魁施凯尔(Keir Starmer)出任英国新首相。
英国大选结束投票,英国工党一如预期在国会大选取得压倒性胜利。首相苏纳克已宣布,他将辞去首相和保守党党魁。此次选举标志着保守党14年统治的结束,可说是英国政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英国国会大选4日投票,开票结果让执政党睽违14年再度轮替,保守党吞下歷史大败,工党以大幅过半席次成为下议院第一大党。保守党党魁苏纳克5日在辞去首相职务前最后一次于官邸发表演说时向全国致歉,为人民的愤怒与失望承担责任。新任首相、工党党魁施凯尔首度站在官邸前演说,誓言「以行动弥补」保守党执政多年乱象造成的失望与缺乏信任。他强调,英国人不论是否支持工党,全民都是工党政府服务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