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信用等级的搜寻结果,共18笔
大陆官方为扩大人民币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香港市场的人民币产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25日表示,将在香港市场提供更多离岸人民币国债等高信用等级人民币资产,丰富香港市场人民币产品体系,并加快推进落地人民币国债期货在港上市。
一、稳定币是既不该忽视也不该错过的重大金融创新
今年下半年全球经济整体呈现放缓态势,新兴市场的跌幅或较成熟市场更为明显。成熟市场中,美国经济放缓尤为突出。上半年企业受到关税战影响,提前大量补货支撑经济表现,但这一效应下半年将消退,加上经济进入周期性下行,增速将由上半年接近1.8%~2.0%降至约1%甚至更低,全年预估增长约1.35%。
虽然近期美国债市受到减税法案、财政赤字等利空消息干扰,殖利率高位震盪,导致长天期债券波动升高,投信法人指出,中短天期债券受利率影响,相对长天期债券低,布局债券ETF可多加关注。
中国大陆商务部网站消息,大陆商务部新闻发言人7日就《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白皮书》答记者问。《白皮书》充分说明,美方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产品加徵20%关税毫无根据,是典型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霸凌主义行径。中方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客观、理性看待和处理自身芬太尼问题,不要一味「甩锅推责」。
大陆央视报导,今年以来,大陆各地都在更进一步规范涉及企业行政执法,落实真正实现「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少查水表」。浙江省已于2月20日公布《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明确九个方面要求,实施「综合查一次」是重点方法之一。
大陆央视22日报导,今年以来,大陆各地都在进一步推进规范涉及企业行政执法,落实真正实现「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浙江省已于20日公布《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九个方面的要求,其中实施 「综合查一次」是重点方法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大陆央行)12日宣布,将于14日在香港招标发行2025年第二期和第三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量总计为600亿元(人民币,下同,约合新台币27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人行)宣布,将于1月15日在香港招标发行600亿元(人民币,下同,约合2700亿台币)央行票据(央票),期限为6个月,创下自2018年以来在香港发行的单次最大规模,也是首次在1月发行。此举望能丰富香港市场的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进一步完善香港人民币收益率曲线,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大陆央行)9日发布公告称,将在香港发行总值人民币(下同)600亿元的离岸人民币央行票据。有分析称,此次发行的央票,将成为大陆央行2018年开始在香港定期发行票据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中国人民银行(人行)宣布,将于1月17日(下周三)在香港招标发行6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央票),期限为6个月,创下人行自2018年在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央票以来的单次规模新高,亦是首次于1月发行。
今年以来融资租赁公司屡遭非议,从日前「山道猴子悲歌」引发的先买后付(BNPL)争论,到近期立委质疑「薯条三兄弟」成炒房漏洞,形同变相大幅限缩和扼杀融资租赁的业务生机。主管机关划线之余,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其实是台湾究竟需不需要融资租赁公司。
中国股市节前连续大涨,台湾中概股如塑胶、水泥、玻璃等得以止跌;惟台股逐渐与中国脱鉤,以台积电大联盟及季中开始出货的辉达AI伺服器及供应链为主轴;第四季旺季的汽车相关AM族群也可留意。
大陆央行下猛药救市,陆港股市持续上演庆祝行情,大陆A股三大指数继24日大涨逾4%后,25日早盘再接再厉,盘中涨幅逾2%;港股也一度大涨逾500点,挑战两万点整数关卡。
人行等大陆金融管理三巨头24日罕见联合召开记者会,除了降准与降息,更首次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支持资本市场提高流动性,法人评估,陆股约有1成、港股有近4成的涨幅空间。
人行10日发文指出,将持续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开放发展,持续改善金融市场结构与产品体系,强化金融市场功能,提升金融市场稳健性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并促进金融市场更高水准双向开放。
新闻提要■较无信用评分压力的「先买后付」消费模式当道,带旺美国年终购物旺季的线上支出,但也引发民眾过度消费无力还款的隐忧。
据微信公眾号「中诚信国际」消息,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中诚信国际)5日发布公告:维持中国主权信用等级AA+g,评级展望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