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再感染的搜寻结果,共21

  • 糖友感染皮蛇 住院率飙3倍

    糖友感染皮蛇 住院率飙3倍

     糖尿病患者若同时感染俗称「皮蛇」的带状疱疹,住院率恐高出3倍!医师提醒,糖友免疫力原本就较低,一旦带状疱疹病毒活化,不仅血糖控制容易失衡,病程更长、治疗更复杂,甚至可能成为压垮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

  • 吴明贤转战医学院 勉学子读万卷书

    吴明贤转战医学院 勉学子读万卷书

     时任台大医院院长吴明贤,8月起转任台大医学院院长。卸任前,以「行侠仗医,以医弘道」为题进行演讲。担任医院院长第一天,他把自己定位为教练,希望让明星球员们打一场好的比赛。进入医学院后,他将投身人才培育,继续贡献社会,他勉励年轻人,行万里路,也要读万卷书。

  • 胃痛3年竟是细菌害的!他靠「4合1疗法」根除

    胃痛3年竟是细菌害的!他靠「4合1疗法」根除

    「没想到困扰我3年的胃痛,竟然是细菌感染造成的!」40岁张先生是忙碌的公务员,平时工作繁忙、作息不固定,长期受到间歇性上腹闷痛困扰,症状復发服用成药仍未缓解,便前往新竹台大分院就医,由胃肠肝胆科黄诠博医师安排胃镜与切片检查,确诊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併有慢性胃炎与十二指肠溃疡。经铋剂四合一疗法治疗后顺利痊癒,不仅菌体成功根除,溃疡与疼痛也大幅改善,让他摆脱多年的不适,回到健康稳定的生活节奏。

  • 国二生发烧!医立刻快筛 结果出炉家长吓:才5个月又中

    国二生发烧!医立刻快筛 结果出炉家长吓:才5个月又中

    小儿科医师陈信宏昨天分享一案例,一名国中二年级学生因为发烧来看诊,陈信宏觉得不对劲,马上建议做快筛,但家长说孩子1月才得过A型流感,没想到快筛结果出炉,竟确诊B型流感,孩子5个月内重复感染流感,让家长大吃一惊。

  • 打过疫苗仍感染麻疹?专家示警:小心「免疫失忆」

    打过疫苗仍感染麻疹?专家示警:小心「免疫失忆」

    台湾麻疹疫情、疟疾都纷纷创下近年感染新纪录,疾管署最新公布,国内上周新增一例本土麻疹个案,曾接种两剂麻疹疫苗仍感染。台大公卫学者陈秀熙指出,全球传染病风险持续上升,尤其麻疹会让病患发生「免疫失忆」,让所有免疫细胞失去原先抵抗其他病毒感染的记忆性,要修正终身免疫的观念,且WHO也首度发布真菌感染检测与治疗报告,警告全球侵入性真菌感染的药物与诊断工具严重不足,对癌症治疗等免疫低下族群威胁日增。

  • 消除C肝的最后1哩路!锁定药瘾、共病、监狱3族群 加强筛检治疗

    消除C肝的最后1哩路!锁定药瘾、共病、监狱3族群 加强筛检治疗

    肝病曾是台湾国病,在筛检、药物扩大给付之下,如今已快要达到消除C型肝炎的目标。卫福部长邱泰源今(12日)指出,B、C肝是危害国人健康的大问题,这几年来已提供最好的药物治疗,有了很好的成效,非常有信心在明年达到消除C肝的目标。最后一哩路,会特别加强在药瘾、共病、监狱的筛检与治疗。

  • 稳住点值!蔡淑铃吁:推DRG 同步调整医师薪资制度

    稳住点值!蔡淑铃吁:推DRG 同步调整医师薪资制度

    立法院上会期通过主决议,明年6月底前须让平均点值达到1点0.95元。健保署前副署长蔡淑铃认为,现行论量计酬的支付方式对品质好的医院不公,有医院髋关节开刀再感染率长期都是0%,有医院却常常感染、需要再治疗,却是后者拿到的支付较多,逐步扩大DRG制度将是解方,但医师的薪资(PF制度)须同步调整,如此就能稳定点值,提升医疗品质。

  • 胃癌、大肠癌整合筛检 一举两得

    胃癌、大肠癌整合筛检 一举两得

     胃癌、大肠癌可「一次筛检」!台大医院发表全球首创胃癌、大肠癌「一举两得」整合筛检新模式,颠覆传统单一筛检概念,在传统的大肠癌粪便潜血的基础上,额外提供幽门杆菌粪便抗原检查,发现可降低两癌发生与死亡率约3成。研发成果已于2024年10月1日刊登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期刊。国健署今年起也将在9个县市试办二合一粪便筛检,未来将扩大到全国实施。

  • 创新筛检!台大医院一举两得 胃癌、大肠癌检测一次搞定

    创新筛检!台大医院一举两得 胃癌、大肠癌检测一次搞定

    胃癌、大肠癌可以「一次筛检」!台大医院发表全球首创胃癌、大肠癌的「一举两得」整合筛检新模式,颠覆传统单一筛检概念,这项二合一粪便筛检计画,在传统的大肠癌粪便潜血的基础上,额外提供幽门杆菌粪便抗原的检查,结果发现二合一筛检可双双降低两癌发生与死亡率,这项研发成果已于2024年10月1日刊登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期刊。国健署今年起也将在9个县市试办二合一粪便筛检,未来将扩大到全国实施。

  • 别当感冒!新冠死亡人数比流感多9倍 再感染病逝风险增2倍

    别当感冒!新冠死亡人数比流感多9倍 再感染病逝风险增2倍

    中秋节过后,许多诊所挤满看病人潮,宣告进入病毒活跃的「多事之秋」,而蛰伏其中的大魔王便是新冠病毒,当多数人认为新冠疫情稳定的同时,事实上,光是今年至少在年初与6月时就出现2波确诊高峰,甚至首度出现孩童死亡案例,吴至行医师告诉CTWANT记者,新冠肺炎绝不是小感冒,疾管署资料显示,新冠死亡人数是流感的9倍,而且再感染者死亡风险更增2倍!

  • 健保放宽幽门杆菌除菌治疗 9县市8月起试办粪便筛检

    健保放宽幽门杆菌除菌治疗 9县市8月起试办粪便筛检

    胃癌是我国癌症死因第八名,其中有9成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健保署今(16)公布放宽幽门杆菌除菌治疗的健保给付,对此医界十分认同,不仅能减少临床内视镜过度使用,民眾进行筛检也更有效率;此外,国健署8月1日起,已在9县市试办胃癌筛检,针对50到74岁民眾,提供免费粪便抗原检验。

  • 新冠「免疫窃盗」 医:类鼻疽帮凶

    新冠「免疫窃盗」 医:类鼻疽帮凶

     凯米颱风强风暴雨,六县市严重淹水,导致类鼻疽病例不断上升,疾管署疫报显示,凯米颱风后今年累计37例个案、酿3人死亡,创19年来最高纪录。台大儿童医院小儿感染科医师黄立民指出,除了颱风带来淹水外,新冠疫情后发生「免疫窃盗」,让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也是导致类鼻疽疫情比往年严峻的原因之一,「新冠病毒只要确诊一次,后面只要再遭遇一次敌人,无论任何细菌、病毒,恐怕都挡不住」!

  • 类鼻疽大爆发新冠害的!台大医: 确诊酿「免疫窃盗」病毒全挡不住

    类鼻疽大爆发新冠害的!台大医: 确诊酿「免疫窃盗」病毒全挡不住

    凯米颱风强风暴雨,导致类鼻疽不断升温,疾管署疫报显示,凯米颱风后今年累计37例个案、酿3人死亡,创19年来最高纪录。台大儿童医院小儿感染科医师黄立民指出,除了颱风带来淹水外,新冠疫情后发生「免疫窃盗」,让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是导致类鼻疽疫情比往年严峻的原因之一,「新冠病毒只要确诊一次,后面只要再遭遇一次敌人,无论任何细菌、病毒,恐怕都挡不住!」

  • 新冠染疫后 保护力最多3个月

    新冠染疫后 保护力最多3个月

     新冠病毒不断变异,美国近期出现KP.3.1.1新变异株,引起高度关注。台大公卫学者提醒,如今的病毒已不同于Alpha、Delta时代,感染后的保护力约在2到3个月就会衰退,今年7、8月虽有大量民眾染疫,但到了9、10月,恐有再感染的风险,应追加接种10月开打的JN.1疫苗,而脆弱族群在等待新疫苗时,应先接种XBB疫苗,减少重症风险。

  • 新冠疫情再起!专家提醒:10月JN.1疫苗为追加剂接种

    新冠疫情再起!专家提醒:10月JN.1疫苗为追加剂接种

    新冠肺炎夏季流行趋缓,主要反映JN.1、KP.2疫情,但新冠病毒不断变异,未来仍可能受LB.1、KP.3.1.1变种病毒影响而出现新一波疫情。公卫学者提醒,如今的病毒已不同于Alpha、Delta时代,感染后的保护力无法维持半年~1年之久,2~3个月就会衰退,今年7、8月虽有大量民眾染疫,但到了9、10月,恐有再感染的风险,民眾应将10月开打的JN.1疫苗视为追加剂接种,而脆弱族群在等待新疫苗的同时,应先接种XBB疫苗,提高自身保护力。

  • 喉咙痛以为感冒 26岁女一查染淋病 医:用嘴也会中镖

    喉咙痛以为感冒 26岁女一查染淋病 医:用嘴也会中镖

    一名26岁女子总觉得喉咙卡卡且反覆疼痛,起初以为感冒,但看了耳鼻喉科后仍不见改善,直到私密处出现不适,加上尿尿会痛,才赶紧到泌尿科求诊,经检查发现,原来女子的不适症状是淋病所致。医师提醒,淋病除了藉由下体的性接触传染,口交也有可能中镖,在临床上很常见却往往被病人所忽略。

  • 女童喉咙痛疑似卡鱼刺 就医竟是染肠病毒

    女童喉咙痛疑似卡鱼刺 就医竟是染肠病毒

    近期肠病毒疫情持续升温,头份市为恭纪念医院每天均有超过数十位幼童前来急诊或门诊就医。近日,一名3岁女童急诊,家长描述女童在用餐后哭闹着喉咙疼痛,母亲原来怀疑可能是被鱼刺刺伤喉咙。但经为恭医院儿科主任李浩远检查后,诊断为肠病毒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类似被鱼刺刺伤,这是肠病毒A71型感染的典型症状,女童收治住院,经治疗后已获得改善。

  • 染肠病毒后皮疹长满手 医曝传染风险:酒精消毒没有用

    染肠病毒后皮疹长满手 医曝传染风险:酒精消毒没有用

    近期肠病毒肆虐,而不少儿童也因感染肠病毒长出皮疹,又安心诊所医师王韦力就表示,今年诊间的肠病毒患者相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倍,许多家长停课后仍会带着肠病毒儿童出门,但其实皮疹如有水泡也具有传染力,呼吁肠病毒儿童尽量避免到公共场合,以防继续传染。

  • 新冠仍在 前3月死亡数达流感8.3倍

    新冠仍在 前3月死亡数达流感8.3倍

     许多人误以为新冠病毒的威胁已经过去,但事实并非如此,台湾感染管制学会理事长王復德表示,今年初疫情再次升温,1至3月平均每月2158人感染新冠併发症,65岁以上长者就占6成。根据统计,国内今年1到3月新冠肺炎死亡人数是流感的8.3倍,显示新冠肺炎仍是严重威胁,提醒高风险族群若出现症状应自我快筛,若检验阳性,务必寻求医疗协助,把握5天黄金治疗期。

  • 5大病友团体联手呼吁 高风险族群勿轻忽新冠威胁

    5大病友团体联手呼吁 高风险族群勿轻忽新冠威胁

    新冠疫情虽然已过高峰,但根据统计,今年1到3月国内新冠肺炎死亡人数是流感的8.3倍,显示新冠肺炎对高风险族群造成严重威胁。台湾病友联盟、中华民国乳癌病友协会、台湾年轻病友协会、HOPE癌症希望基金会及台湾癌症基金会今天(6)携手呼吁高风险族群民眾,慢性病患者及照护者应多关注身体状况,维持防疫生活好习惯,若出现症状应每间隔1天快筛,检测阳性后要尽速寻求医疗协助。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