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冷藏保存的搜寻结果,共110

  • 方便食用 议员促 营养午餐水果要切好

    方便食用 议员促 营养午餐水果要切好

     台北市国小营养午餐10年来支出86亿元,其中水果占13亿元,议员洪婉臻11日指出,如芭乐、百香果需刀子裁切,学童才有办法食用,要求北市教育局研议增设截切水果选项。教育局回应,必须考量水果截切后易氧化、维生素C流失与保鲜时间短、微生物繁殖等食安风险,将邀集各校讨论可行方案及试办模式。

  • 整颗水果难入口?议员吁国小午餐增设「截切水果」

    整颗水果难入口?议员吁国小午餐增设「截切水果」

    台北市国小营养午餐10年来支出86亿元,其中水果占13亿元,但如莲雾、芭乐、百香果等整颗品项水果,多得靠刀子等截切器具才有办法食用。议员洪婉臻表示,也许大人能够靠剥来食用,但对于低年级学生该如何是好,应研议增设截切水果选项。北市教育局回应, 尚需考量截切易氧化、维生素C流失与保鲜时间短、微生物繁殖等食安风险,将邀集学校讨论可行方案及试办模式。

  • 北市知名寿喜烧出包 已6人通报食物中毒 卫生局:立即停业

    北市知名寿喜烧出包 已6人通报食物中毒 卫生局:立即停业

    不少民眾周一(20日)晚间前往北市「牛喜寿喜烧」新光三越南西店用餐后,出现腹泻、高烧、呕吐等症状,在网路发文、Google留下负评后引发讨论。北市卫生局获报后昨(22)日前往稽查,初步发现冰箱食材未加盖保存的卫生缺失事项,至于民眾反映蛋液吃起来不新鲜,也已进行检验,结果要1至2周才会出来。卫生局23日晚间指出,因累计通报疑似食物中毒已达6人,符合停业标准,已令该餐厅暂停作业,经复查合格、审查通过后才能復业。

  • 开封辣椒粉惊见「蠕动白芝麻」 品牌大厂教正确保存法

    开封辣椒粉惊见「蠕动白芝麻」 品牌大厂教正确保存法

    厨房的辛香料若保存不当可能变质,一名女子近日分享,开封后的辣椒粉罐内竟「长出满满的虫子」,让她看了头皮发麻,贴文曝光引发热议,许多网友才惊觉,辛香料若开封后未妥善保存,在室温环境下会变质,甚至生虫;对此知名品牌「小磨坊」也于官网提醒,辛香料开封后应冷藏保存,才能避免潮湿、结块与虫害问题,确保品质与食用安全。

  • 中药6异状「不丢就亏大 」 以为养生其实在吃毒

    中药6异状「不丢就亏大 」 以为养生其实在吃毒

    现代人爱养生,但你家的中药材安全吗?中医师余雅雯指出,不少人会在家中备中药材,用来煲汤、炖补,或加入料理中增添风味与营养,但小心吃下保存不当的药材。中药材若变质,可能导致霉菌毒素侵入体内,若有发霉、长虫、泛油、变色、味道酸败、变苦,务必「全数丢弃」。

  • 冷藏蛋or常温蛋选哪好?官方曝差异:有无洗选是关键

    冷藏蛋or常温蛋选哪好?官方曝差异:有无洗选是关键

    不少消费者在超市买鸡蛋时,常对要选购冷藏蛋或常温蛋感到困惑。一名女子将疑问PO上网,引起婆妈热烈讨论,根据农业部与食药署说明,冷藏蛋因经过洗选,已去除表面保护层,因此应冷藏保存;而依《生鲜蛋品洗选作业指引》,常温的洗选蛋在25度以下环境仍可贩售,但民眾购买后仍应尽快放入冰箱内部稳定位置,以维持鸡蛋的新鲜与卫生。

  • 蒜头买回别随手丢厨房 专家教保存3招 放半年不坏

    蒜头买回别随手丢厨房 专家教保存3招 放半年不坏

    蒜头是料理不可或缺的调味食材,日本食品专家N.D.Kitchen表示,许多人从市场或超市买回来的蒜头若没有及时用完,往往没几天就会出现乾皱、发芽,甚至发霉的情况,导致浪费,他分享保存蒜头的3种方式,包括常温环境下保持阴暗乾燥、冷藏时用纸巾包裹防止受潮,若想延长至半年以上,冷冻是最佳选择。

  • 金针处理错害中毒 越新鲜要泡越久 挑选、保存法一次看

    金针处理错害中毒 越新鲜要泡越久 挑选、保存法一次看

    金针排骨汤是台人餐桌上常见家常料理,不过「新鲜金针」和「乾燥金针」,处理程序却大不同,煮错不只影响口感,还可能吃坏肚子。农粮署指出新鲜金针花不能生吃,料理前须先用水浸泡一小时以上,煮熟透后才能吃,否则可能会中毒,引起腹痛、呕吐和腹泻、昏眩。乾燥金针则依挑选的种类,泡30水分钟或清洗即可料理。

  • 2个月甩6kg踢走内臟脂肪 医实测曝秘诀 不能饿还得吃零食

    2个月甩6kg踢走内臟脂肪 医实测曝秘诀 不能饿还得吃零食

    减重成功贵在持之以恒,日本医师斋藤真理子曾尝试多种减肥方法,但屡屡失败,最后终于研究出「饱足瘦身法」,不用挨饿,甚至还能吃上一些零食,亲身实测后,她在2个月内健康减重6公斤,内臟脂肪也减少,许多人尝试后也成功瘦下,且认为方法相当简单。

  • 不让白饭变血糖杀手 谭敦慈教控糖煮米法:水量是关键

    不让白饭变血糖杀手 谭敦慈教控糖煮米法:水量是关键

    白米是餐桌上最常见的主食,拥有丰富的矿物质和营养,能提供人体能量来源。无毒教母谭敦慈指出,自己煮米时会把米煮「硬」一点,米和水以1:0.8的比例来烹煮,藉此降低糊化程度、增加咀嚼次数,延缓血糖上升速度。此外,洗米会掌握「轻、快、清」原则,挑米也会以小包装为主。

  • 咸甜月饼飘香迎中秋

    咸甜月饼飘香迎中秋

     中秋佳节将近,点水楼以江浙菜系的深厚底蕴,匠心推出台湾少见的「月朦胧苏式经典月饼」,以36层酥香饼皮承载流转百年的苏式制饼技艺。甜口味、咸口味各有特色,咸口味的苏式经典月饼以「名菜入馅」展现经典风味,集海陆珍馐,尊荣之选,珍稀食材融入传统酥饼,包括帝皇鱼翅、豪华海陆、鲍鱼干贝剥皮辣椒、松露鸭肝,颗颗蕴含饱满的珍稀食材,满足饕客美味所需;喜爱甜口味的则有「月朦胧天然七彩苏式月饼」呈现流云般梦幻的色彩,视觉、味觉都是飨宴。每一颗月饼,皆为天然食材手工制成,不添加防腐剂,冷藏保存、復热食用更显风味,是送礼亦是自赏的极致之选。

  • 美式卖场买米未依正确储存方式 没开封「整袋都是虫」

    美式卖场买米未依正确储存方式 没开封「整袋都是虫」

    美式卖场好市多(Costco)主打物美价廉,高CP值吸引不少民眾採购家庭用品,但一名女网友日前购买一大袋台湾关山米,带回家后明明没开封,最近一看却发现袋子里面出现满满的米虫,让她拍下照片PO到网路上,引起讨论;不过业者在包装上有注明,这款商品非真空包,袋子上透气孔,需冷藏保存才能防虫、防霉

  • 颱风囤什么?十大必抢物资揭晓

    颱风囤什么?十大必抢物资揭晓

    颱风来袭前 台湾人都在囤什么?

  • 常胀气勿轻忽 幽门杆菌恐变胃癌

    常胀气勿轻忽 幽门杆菌恐变胃癌

     经常胀气、反胃、胃酸逆流、食欲不振,这些症状背后可能潜藏致癌危机!幽门螺旋杆菌是国人常见却容易忽视的健康隐忧,研究显示,9成胃癌与幽门杆菌有关,但许多人因症状轻微或习以为常,常延误检测与治疗时机。值得注意的是,幽门杆菌可透过家庭共餐、经口喂食等方式传播,若只治疗单一个案,仍可能出现家人间反覆交叉感染,因此建议同住成员一併检测。

  • 米饭健康吃有诀窍 4种类差异一次看 养生族首选糙米

    米饭健康吃有诀窍 4种类差异一次看 养生族首选糙米

    米饭是日常主食中的最佳能量来源,比麵食更易消化。农粮署建议,想要吃得更健康,除了搭配蔬菜与蛋白质外,每碗饭的1/3可选糙米、胚芽米或黑米,增加纤维量,更有饱足感。其中糙米富含膳食纤维与B群,是养生族首选,黑米则具天然抗氧化力,可帮助补铁、养气。

  • 栉瓜料理不只乾煎、快炒!农粮署曝3欧式做法:炖菜美味又好拍

    栉瓜料理不只乾煎、快炒!农粮署曝3欧式做法:炖菜美味又好拍

    栉瓜是日式料理店的常见菜,有些风景区也会当成小吃卖,不过一般民眾往往吃到的是乾煎或快炒。农粮署近日表示,栉瓜最早产于北美洲,本名为夏南瓜,后来传入欧洲跟亚洲,但地中海地区发挥创意,将栉瓜用在多种料理上。农粮署也分享了3种欧式栉瓜料理做法,包括炖菜、烤饼、炸丸子。

  • 电锅保温用错=把细菌吃下肚 台电教正确方法:健康又省电

    电锅保温用错=把细菌吃下肚 台电教正确方法:健康又省电

    电锅虽然方便,但食物不宜长时间保温,一名女子表示,家里3天前煮的白饭仍放在电锅保温,气得她上网抱怨。对此,台电曾提醒,长时间保温除了耗电,也容易滋生细菌,若温度低于60度,细菌会快速繁殖,不仅有健康疑虑,也会增加电费支出,建议保温时间不要超过12小时。

  • 吃蛋护脑又助眠 挑大颗没比较好 3迷思一次破解

    吃蛋护脑又助眠 挑大颗没比较好 3迷思一次破解

    鸡蛋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不仅是优质蛋白质来源,还能保护大脑、稳定心情。不过,鸡蛋的挑选存有许多眉角,该选大颗还小颗?粗糙或光滑?蛋黄顏色该深还浅?专家对此分析,给出解答。

  • 不怕风灾涨菜价 营养师推冷冻蔬菜 锁住营养再加2优点

    不怕风灾涨菜价 营养师推冷冻蔬菜 锁住营养再加2优点

    今年夏天颱风、西南气流接力袭台,对中南部的农地造成严重灾害,不少农民叫苦连天,全台菜价应声喊涨,连进口蔬菜都开始变贵了,有婆妈考虑购买冷冻蔬菜,但又怕营养可能会不足,相当苦恼,但其实营养师李婉萍曾分享,冷冻蔬菜不只保鲜期长,营养价值更可能比一般冷藏保存的蔬菜还要高,加上不需清洗,也不需解冻可直接烹调,使用起来其实相当方便。

  • 食物中毒创近44年来新高 今年首季790件持续暴增

    食物中毒创近44年来新高 今年首季790件持续暴增

    食物中毒风暴持续扩大!据食药署资料,近40年来(1980~2020年)食物中毒案件暴增近8倍,去年更高达1750件,创下近44年来新高;CTWANT记者询问发现,今年前三月食物中毒案件数为790件,较去年同期暴增5成。专家告诉CTWANT,餐饮供应链多元化,再加上国人习惯外食、外送取餐(皆归类为餐厅食物中毒),经过多个环节、距离、时间,大大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才让数据不断攀升。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