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湾情势的搜寻结果,共24笔
日本自民党总裁(党魁)选举本周六投票,胜出者将成为日本新首相。民调与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呈拉锯战的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1日在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发表文章。向来友台的高市表明,她关注台湾情势,愿与中国领导人对话的立场。而民调排第3的官房长官林芳正则被媒体揭露亲中的新证言。
赖清德总统今天接见前日本驻中方大使垂秀夫,期盼台日在安全议题上深化合作,台日之间也能加快自由贸易协定(FTA)或经济伙伴协定(EPA)协商进程。垂秀夫则表示,目前自民党正举行总裁改选,他相信无论新任的自民党总裁和日本首相是谁,日本对台及对华政策都不会改变,也会持续推动台日关系。
赖清德总统7月1日在「团结国家十讲」第四讲中宣布,九三军人节当天推动现役军人到卖场购物享受打折优惠,并鼓励大企业、小吃店等一起敬军;7月推动6家国籍国际线航班军人优先登机服务,也请交通部持续接洽,若商务舱有空位应自动升等。
赖清德总统1日发表国家十讲第四讲「国防」,战斗蓝召集人赵少康2日开记者会解盘。前空军副司令张延廷指出,以色列官员子女都在前线作战,赖总统儿子却都在国外;赵少康也认为,部会首长子女都该回台湾跟台湾共存亡,不要在台湾搞台独,子女都在海外安逸。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即将于24日至25日在荷兰海牙举行年度峰会,秘书长马克·吕特(Mark Rutte)在会前记者会上对中国大陆军事扩张表达高度关切,并指出台湾局势是「我们所有人都非常担心」的地区风险。
台北政经学院基金会「和平安全中心」举办「2025台海防卫兵推」,前美军太平洋司令布莱尔表示,若中共进行区域侵略,是不会成功的,令台湾深受鼓舞。但兵推不会扭转台海险恶形势,任何战争不会有赢家的现实,更无法判断川普政府是不是可信赖的安全伙伴,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避战才是唯一正确政策选项。
南韩总统大选由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胜出,对此,政大外交系教授卢业中表示,台湾面对台韩关系未来得要审慎一些,李对于两岸议题立场不会再像前总统尹锡悦如此鲜明。不过,国防研究院国安所研究员李哲全认为,受限于美韩之间的框架,李在明并不至于整个翻盘,往中国大陆方向倒。
5月20日,当舆论关注赖清德就职演说和施政周年民调,国际人权组织「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寒冬送暖,颁发「自由灯塔奖」(Beacon Award)给「台湾政府与公民社会」,获奖理由是:「坚守民主价值与坚韧抗中」。此奖项依目前社群媒体的扩散状况,绝大多数国人显然无感;而对在野党来说,这已不能只用匪夷所思形容,而是让人非常忧虑。
5月20日,当舆论关注赖清德就职演说和施政周年民调,国际人权组织「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寒冬送暖,颁发「自由灯塔奖」(Beacon Award)给「台湾政府与公民社会」,获奖理由是:「坚守民主价值与坚韧抗中」。
美国总统川普将于周一(12日)上午签署一项行政命令,引进「最惠国」定价模式以降低美国处方药成本,药品价格将立即下降30%至80%。国内药界人士表示,此举对台湾的影响还牵涉很多变数,目前很难预判情势,不过台湾可趁此机会进行政策调整、产业结构转型等,更符合「药品在地化」的国际趋势。
美国《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网站1日刊登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资深研究员奇维斯(Christopher S. Chivvis)题为〈川普应该约束台湾〉(Trump Should Rein In Taiwan)文章,指总统赖清德上任后,不断强调台湾主权独立地位,将激怒北京、升高紧张局势并增加战争风险,一旦开战,美国可能卷入其中。对此,旅美教授翁履中4日就表示,若台湾误判美国的战略底线,恐将在未来的美中谈判中沦为筹码。
国民党号召426上凯道「反绿共,战独裁」,预先报名的支持者已逾5万人,立法院长韩国瑜、台中市长卢秀燕、新北市长侯友宜皆会参加,再现「秃子、燕子、汉子」同台场面;韩25日强调,若只剩下一个政党的声音,对台湾民主是重大伤害,他邀民眾一起上街头发出正义的吼声,并直言广大人民质疑司法「办蓝不办绿」,呼吁检调人员保有高贵灵魂,不要沦为政治打手。
国民党26日将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反绿共战独裁」集会活动,立法院长韩国瑜今上午表态将参加。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下午亲自拜会韩国瑜,说明明天活动内容。朱立伦指出,除了讨论明天的活动外,也把最近台湾情势与韩国瑜交换了意见,两人均认为现在民进党就是用司法手段扫除所有在野力量,这是民主最大悲哀。
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近日宣布对全球各国开徵对等关税,全球爆发股灾,台股继7日大跌2065.87点创下史上纪录,8日再跌近800点。一位近日帮忙公司面试的女工程师感嘆,「最近有感要回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感觉了」,越来越多顶大博士、海归名校的人来投履歷,主管还是寧缺勿滥慢慢选人,跟过去完全不同,贴文曝光后引发热议,不少科技业人士坦言相当有感。
日本外相岩屋毅就任后25日首次访中,在北京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会谈。岩屋称「日中对于地区和世界共同肩负着重要责任」,强调推进扩大共同利益的「战略互惠关系」想法。李强则称,将增进两国交流与合作,推动双边关系可持续健康发展。岩屋毅随后与中国外长王毅会谈,确认将落实恢復日本水产品进口中国共识;日方接着在部长级「日中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透露,将放宽中国人赴日旅游签证发放条件。
美国智库向来是台湾与美国政界的沟通桥梁,兰德公司(RAND)、防卫民主基金会(FDD)等陆续来台拜会总统赖清德与副总统萧美琴,亦与台湾学术界及智库广泛讨论。RAND总裁Jason Matheny本周带团来台交流,拜访政治大学进行学术研究及合作讨论,期望能与政大在科技与国防战略融合上展开更具建设性的合作,推动全球安全与利益的共同发展。
法务部廉政署因应台湾情势紧张,陆方积极渗透窃取我公务机密,2日举办「政风人员维护业务专精研习」,法务部长郑铭谦致词时以近年俄乌战争为例,强调公务机关安全面临新型态的挑战,从无形的认知作战、网路渗透,到无人机的威胁及先进的AI技术,攻击日新月异, 期勉与会政风高阶主管应重视境外敌对势力无形的渗透与破坏、窃取核心关键技术与机密等非传统威胁,维护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将为全国政风人员的防护工作重点。
赖清德总统就职演说关于两岸关系论述,受到国外媒体密切关注。《美国之音》邀请专家梳理赖此次演讲所传达的重要讯息,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沙特(Robert Sutter)对于两岸可能重启观光和学生交流表示乐观。他说,双方恢復民眾交流,「将显示北京不准备在这期间对台湾採取任何严厉的行动。」
曾因撰写《对台湾说再见》一文而被认为是美国主张「弃台论」头号学者的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授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最近再次深入分析乌克兰与台湾情势时指出,美国联手欧洲与亚太盟友联手遏制中国,将使得中国崛起的进程极不平静,但这不必然导致台海战争,因为共军跨越海峡入侵台湾的难度太高,除非美国挑动台湾寻求独立,北京即便无十足把握也会被迫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