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吕大文的搜寻结果,共19笔
缺药问题未解,一款白内障手术使用的针剂药物「爱尔康缩瞳液」,从2023年8月就因原料问题供货不稳,控货长达2年,病患权益恐受影响。医师直言,如果能在欧美卖较好的价钱,当然不会优先供应给台湾。卫福部食药署说明,目前厂商仍有2到3个月库存量,为避免断货,因此预防性启动徵求专案输入。
现代人长期使用电脑、手机、戴隐形眼镜,一到傍晚眼睛就乾涩疲累。专家表示,想要缓解眼睛疲劳的不适感,不妨每天勤做眨眼运动、冷热敷或按摩,随手帮眼睛舒压。
青光眼被称为视力小偷,是一种可能让人逐渐失明的疾病。眼科医师吕大文表示,青光眼患者除要定期追踪外,平日要避免熬夜、做憋气动作、避免吃过油食物与控制好血糖,以免诱发出血性青光眼,失明机率是百分之百,另也不可以大口灌水,以免眼压飙高,让病情恶化。
青光眼被称作「视力小偷」,未妥善治疗可能失明。医师指出,控制眼压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式,但台湾近5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自行停药,呼吁民眾建立正确观念,透过药物、雷射或手术稳定治疗青光眼,避免错过治疗黄金期。
夏日炎炎,许多人出门都会记得擦上防晒品,但你知道眼睛也需要防晒吗?眼科医师指出,长时间处在烈日下,以及长期从事电焊、紫外线消毒工作的人,都是罹患光照性眼炎的高危险群。民眾在户外活动或开长途车时,应使用抗UV太阳眼镜、帽子,将风险降到最低。
很多人在眼睛痒的时候,会去揉眼睛。不过,眼科医师吕大文表示,揉眼睛可能会使眼内的结缔组织起变化,造成圆锥角膜,进而引起视野模糊、复视、近视、散光与畏光,建议眼睛痒的时候,应该要进行「冷敷」,可以缓解痒感,若是採用热敷的方式,反而会「痒上加痒」。
现代人使用3C产品多,眼睛常会乾涩不舒服。眼科医师吕大文分享自己也会使用的护眼3招,包括多闭眼休息、适量补充保健品与晚上配戴蒸气眼罩,他常用听的方式来使用3C产品,让眼睛休息,若一定得看萤幕,「大萤幕会比小萤幕好」,手机虽然方便,但萤幕小,眼睛要做的工最大,眼睛也会越疲累。
眼睛为灵魂之窗。眼科医师吕大文表示,想要保护眼睛、改善视力,他建议可多补充富含叶黄素、花青素与藻红素的食物,诸如像地瓜叶、菠菜、鸡蛋、深色蔬果、蓝莓、鲑鱼、小虾、深色虾、红藻都是护眼食物,他更透露,若想改善夜间视力,就要多吃蓝莓,这也是二次大战期间,英国空军的「秘密武器」。
50岁以上女性常受乾眼症所苦,但随着环境污染、工作压力、3C产品盛行之下,生活步调快的上班族也可能深受其害,常常在忙碌一整天后,眼睛酸涩得几乎张不开。专家提醒,乾眼症的表现不一定只有眼睛乾涩,有些人反而因为眼睛太乾,出现反射性泪水分泌,眼泪流不停,建议减少注视萤幕时间,用眼半小时就休息5分钟。
上了年纪的长辈,常有流「目油」的状况,即使没有打哈欠,眼内没有异物,却总是泪眼汪汪。眼科医师提醒,别以为这是正常现象,擦乾净就好。若没有对症下药,任凭眼睛乾了又湿,湿了又乾,不但会影响视力,还可能发炎、感染,出现更严重的病变。
一名客运司机,因眼角余光未注意,撞到行人发生车祸。就医检查后,才发现其中一眼因青光眼,视野受损严重、几乎失明,但因另一眼视力仍达1.0,导致他日常毫无警觉,车祸后才发觉视力陷入危机。
青光眼患者持续攀升,根据健保署资料,台湾目前约43~45万人接受治疗,医师示警,这只是「冰山一角」,青光眼初期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并未察觉,就医时视神经已受损严重,呼吁40岁以上民眾、有家族病史、高度近视、三高患者等高风险族群,应每年定期筛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随着3C产品使用普及,白内障发生族群出现年轻化趋势,55岁以下患者年增3成。三军总医院眼科部主任吕大文指出,台湾每年有27万人接受白内障手术,人工水晶体分为单焦点、多焦点、非球面、滤蓝光等,建议依照个人需求选择。
视野白茫茫,怎么眨眼也看不清?台湾每年有27万人接受白内障手术,其中55岁以下患者每年增加3成,医师直指年轻化趋势和使用3C产品有关。医师建议,依照个人需求选择人工水晶体,食药署提醒,术后如出现视力模糊、眩光、眼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可向食药署通报。
台湾约有45.7万人罹患青光眼,其中近3成是50岁以下患者。医师提醒,高度近视、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患者都是青光眼高风险族群,由于无法逆转、无法预防、无法治癒,眼压是唯一可控制的因素,如透过居家量测,随时掌握眼压变化,是预防失明的重要关键。
许多人在使用3C产品时,会习惯切换成「深色模式」,认为降低亮度有助于护眼。然而,医师指出,此举会让瞳孔放大,使更多光线进入眼睛,容易造成眼周肌肉紧张,反而增加负荷。此外,深色介面看久了,若突然转换到亮的环境,还可能引发晕眩,不可不慎。
夏天烈阳高照,很多人都会配戴墨镜来护眼,但镜片顏色多样到底该怎么选?对此,三军总医院眼科部主任吕大文指出,全黑的墨镜不见得好,反而会让瞳孔放大,导致更多紫外线进入到眼中。建议选择黄棕色的镜片最理想,还能滤掉蓝光,对黄斑部有保护作用。另外,他提醒,很多人的太阳眼镜是染色镜片,不具备防紫外线的效果,使更容易产生白内障,不可不慎。
青光眼离你并不遥远!台湾罹患青光眼的病人已突破45万,5年来成长22%,台湾青光眼关怀协会理事长暨三军总医院青光眼专科主任吕大文表示,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的视神经萎缩疾病,且恶化的速度有如「雪球效应」,早期没有症状,常让人「无感」,但是等到察觉视野缺损,往往视神经已经死亡50%以上,且恶化速度已加快。因此他建议患者应积极治疗、保有视野,高危险族群也应及早筛检。
根据健保资料库统计,全台青光眼患者人数逐年上升,2022年突破45万,5年成长22%。专家指出,青光眼如滚雪球,初期缓慢,但越滚越大,就会加速恶化。因视野缺损通常从周边开始,初期的青光眼难以察觉,等到影响中央视野时,多半已进展到中后期,此时视神经可能已死一半,患者也会感受视野断崖式退步。专家建议有青光眼家族史者、高度近视者、三高患者,每年定期接受完整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