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和平利用的搜寻结果,共62笔
中新社6日报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5日与伊朗外长阿拉格齐通电话。双方就伊朗核问题深入交换意见。陆方讚赏伊方近期重申无意发展核武器,支持伊朗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希望各方保持对话沟通,推动伊朗核问题重回对话谈判轨道。
据观察者网报导,北京时间11月1日4时58分,中国太空完成史上第7次「太空会师」——神舟二十一号太空员乘组顺利入驻「天宫」,又双叒叕一张太空全家福新鲜出炉。採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此次对接仅耗时3.5小时。这一速度让美联社直言惊嘆,「比以往任务缩短3小时,这创下了中国自主太空史上最快对接纪录。」
伊朗与俄罗斯进一步加强核能方面的合作,路透社引述伊朗国营通讯社(IRNA)周五(26日)报导,伊朗稍早与俄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签署一项价值250亿美元(约新台币7622亿元)的协议,计画在伊朗境内建设4座核电厂,本次宣布紧接在24日两国之间才签订小型模组化反应炉(SMRs)的合作备忘录之后,目标2万兆瓦核电。
日本《产经新闻》19日报导,防卫省日前举行会议,研拟新型潜舰技术指标,由于专家建议应基于强化装备与性能需求,研发「次世代动力」系统,因此不排除配备小型核子反应炉,发展具备可靠吓阻战力的核动力攻击潜舰。
据观察者网报导,「科学家发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太空生命保障系统研发中存在关键差距,这可能会阻碍美国在长期载人空间探索和居住方面与中国竞争,中国则遥遥领先」。香港《南华早报》9月14日报导指出,一个由包括NASA研究人员在内的科学家团队发现,在中俄已计划联手建立月球科研基地之际,美国在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研究上的投入有限,正在削弱其在太空领域的竞争力。该团队称,过去的研究和政策决定——例如削减经费和项目,造成了NASA当前在空间居住能力上存在「关键差距」(Critical gaps)。
美国小行星防御实验计画实施3年后,大陆决心成为第二个具备小行星动能撞击能力的国家,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日前公布中国版的发展计画。大陆强调该计画的防御性质与和平属性,但不能避免被解读为美中两强的大国角力。果然,美国太空总署(NASA)随即宣布禁止中国大陆公民参与美国太空计画,包括浏览数据系统及参与会议,美中太空角力升级。
美国小行星防御实验计画实施3年后,大陆决心成为第二个具备小行星动能撞击能力的国家,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日前公布中国版的发展计画。大陆强调该计画的防御性质与和平属性,但不能避免被解读为美中两强的大国角力。果然,美国太空总署(NASA)随即宣布禁止中国大陆公民参与美国太空计画,包括浏览数据系统及参与会议,美中太空角力升级。
202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阅兵中,最新组建的航天部队方队首次亮相。这个崭新的战略兵种与网路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等一起,以全新的军旗和装备接受检阅,集中展示了中国航天工业的最新成就。这些先进的航天装备不仅展现了大陆在太空领域的技术实力,更彰显了建设「航天强国」战略目标的阶段性成果。
据新华社报导,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赵乐际委员长主持。常委会组成人员157人出席会议,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大陆央视新闻用户端报导,中国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赴中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的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习近平强调,中方将继续主持公道,推动达成兼顾各方合理关切的伊核问题解决方案。佩泽希齐扬表示,愿与中方密切协调,共同反对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中东地区和平稳定。
《朝鲜日报》报导,韩美峰会将讨论两国核电公司共同参与美国与第三世界核电市场的事宜,并且因应本次会谈,韩国能源企业斗山能源会长朴智元与其他企业领袖将组成代表团与韩国总统李在明一同访美。若双方达成相关协议,合作规模可能超越韩美造船计画(MASGA)。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当地时间7月23日在安理会中东问题公开辩论会上发言,强调中东不稳则天下难安,直言中东不能永远处于衝突的阴影下,地区人民也不能持续生活在战争的不安中;政治解决是唯一途径。
共同社提问:日本防卫省昨天首次发布《太空防御指南》,称中国和俄罗斯正在研发能够控制他国卫星的「杀手卫星」,日本因此也需增强外空防御能力。中方对此有何评论?郭嘉昆回应指出,中方坚决反对日方通过炒作他国威胁,为自身军力发展制造藉口。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敦促日方停止靠渲染「周边紧张局势」、炒作涉华话题掩盖自身扩军强武的真实意图。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当地时间23日在安理会中东问题公开辩论会上发言,强调中东不稳则天下难安,直言中东不能永远处于衝突的阴影下,地区人民也不能持续生活在战争的不安中;政治解决是唯一途径。
大陆外交部网站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10日在吉隆玻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双方就伊朗核问题交换意见。王毅强调,中俄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伊核问题全面协议重要参与方,应继续加强战略协作,推动伊核问题政治外交解决进程,共同维护国际禁止核扩散体系,推动中东地区早日实现和平稳定。
当地时间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巴黎和法国外长巴罗共同会见记者并现场回答提问。针对记者问及中方对伊朗核问题,王毅痛批,「美国悍然轰炸一个主权国家的核设施,更是开创了恶劣先例。如果引发核灾难,全世界将为此埋单。」王毅强调,通往和平的道路就在我们的脚下,歷史将拷问各方的诚意。
据中国外交部官网消息,当地时间2025年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巴黎同法国外长巴罗共同会见记者并现场回答提问。针对记者问及中方对伊朗核问题,王毅痛批,「美国悍然轰炸一个主权国家的核设施,更是开创了恶劣先例。如果引发核灾难,全世界将为此埋单。」王毅也抛出一连串质问,「所谓『先有实力后有和平』的说法是强权逻辑。如果仅由实力来判断对错,规则何在?公理何在?实力带不来真正的和平,很可能会打开潘多拉的盒子。缺乏实力的国家尤其是中小国家如何自处?难道它们只能被端上餐桌,任人宰割?」
伊朗外交高层持续透过外交与媒体发声,谴责美国、以色列联手侵略,并警告联合国若不作为,将严重损及国际法秩序。副外长塔赫特拉凡奇接受BBC专访时表示,美国若有意与伊朗恢復谈判,首先必须排除进一步军事打击的可能性。以色列外交部长萨尔6月30日说,以色列有意与邻国黎巴嫩和叙利亚建立正常外交关系。
中新社14日报导,联合国安理会美东时间13日就中东局势召开紧急会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表示,中方谴责以色列侵犯伊朗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行为。
大陆央视新闻用户端13日报导,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理事会当地时间12日表决通过美国与英国、法国、德国共同推动的伊朗核问题决议。会议期间,IAEA成员国围绕伊核问题激烈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