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四选三的搜寻结果,共15笔
日本米价飙涨引发各界关注,而据农粮署调查,近日湿谷收购价格每百台斤逾1150元,较2021年同期大涨逾20%。农粮署官员坦言,今年稻谷价格提高与公粮政策调整关联性大,末端零售白米价格也会提高;也有粮商提及,可能与日本市场缺米,出口量增加也有关系。
日本米价近来飙涨引发各界关注,但台湾米价也同样起涨。据农粮署调查,近日彰化溼谷收购价格每百台斤逾1150元,较2021年同期上涨20%,反映到零售价,台北市今年至5月米价增幅近1成。农粮署官员说,今年稻谷价格提高与公粮政策调整关联性大,日本近来又缺米,台湾出口量增加,恐也助长米价。
国内公粮收购价该不该调高争议多时,儘管立法院通过「提高公粮收购价格5元」的主决议,农业部还是坚持反对立场,唯所持理由和数据并无法让外界信服,媒体和学者已多有评论。之后行政院卓院长为求114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案能顺利进行后续付委及审查,明确承诺会在今年年底前,提出「提高收购价格5元」的完整配套方案后,儘管仍有杂音,外界多认为该议题应该已画下句点。
为了有效利用水资源,农业部在水资源竞用区推出「大区轮作」,因近期颱风接连侵袭、各地水库爆满,因此近日宣布继2024年暂停实施后,2025年将再度暂停实施,「稻作四选三」也将专案放宽一期,形同农业部水稻政策弃守。
立法院决议通过公粮收购价格调涨,但农业部痛批提高公粮收购价格,将大幅增加政府财政支出,恐加剧稻作超产、产业失衡等负面影响,坚决反对提高收购价格,并主张现有的政策,始为最佳的稻米产业政策。到底当前公粮收购的成效如何?我们以新近公布的粮食自给率,就让数字说话。
近年极端气候导致旱涝不均,造成农业用水紧张,农业部推动杂粮生产,去年与台南市学甲区农会公司协力採种,成功使高粱「台南8号」发芽率高达92%,预计可供应今年高粱1500公顷推广种植面积所需。
一期稻作价格爆跌!据部分地区回报,近期一期稻作陆续收割,但价格相较去年至少下跌逾1成,立委张嘉郡关心此事,要求应提出相关措施,农业部部长陈骏季说,非常大的原因为今年取消大区轮作,导致一期作增加2万公顷所致。
经济部水利署对桃竹苗中等县市发布「水情提醒」,外界担心会不会跟2020年二期作相同,在水稻抽穗期不供灌,导致无法收成,对此,农业部代理部长陈骏季30日受访时表示,目前以桃园水情较为紧张,下一个较紧张的阶段为抽穗期,但以现在的资讯是会正常供灌。
国民党立委张嘉郡今于立法院国是论坛上表示,近年来万物齐涨,农委会也都升格为农业部,但公粮收购价格却已超过12年未调涨。她主张应考量工资与物价等,每公斤应补涨10元,呼吁农业部长从善如流,不要变成牺牲农民的农业「不涨」。
近年受到水情停灌,稻作四选三等机制,使得水稻面积下滑至今年约22万至23万公顷,供应量减少,致使今年二期作湿谷价格甚至上看每百台斤1300元以上高价、创下史上新高。但因接下来水情大好,农业部暂缓明年大区轮作上路,预估明年稻作面积可能会重返24万至25万公顷。
据统计,过去我国全年稻作面积约26万至27万公顷,因生产过剩导致粮价长期低迷、公粮收购难以退场,近年接连受到水情停权、稻作四选三等机制,使水稻面积下滑至今年约22万至23万公顷,供应量减少,致使今年二期作湿谷价格甚至上看每百台斤1300元以上高价、创下史上新高,而因今年水情大好,农业部暂缓明年大区轮作上路,预估明年面积可能会重返24万至25万公顷、价格可能会下滑。
农业部基于各水库水量丰沛,决定明年将取消「大区轮作」制度,引发苗栗苑里地区农民反弹。苗栗县长锺东锦19日出席苑里有机友善米与农产品行销市集,除推广在地稻友善米,对此议题他也指出,经过县籍立委陈超明向农业部反映,确定明年会收购第一期稻作,请农友们放心。
农粮署长胡忠一日前宣布,目前水库依旧满水位,明年大区轮作会暂停一年。不过,有台南农民反映,强制停灌、大区轮作、稻作四选三等让南部许久不能种植稻作,水田生态环境亦受影响,儘管曾文水库蓄水率至18日下午5时仍有96.67%,但嘉南平原明年春季杂作5000万吨灌溉用水及1万8000公顷一期稻作需要2亿吨灌溉用水,再加上供应民生及工业用水,明年水情仍无法太过乐观。
农粮署先前证实,明年大区轮作暂停一年,但稻作四选三依旧持续,但却传出明年一期若休耕,领不到补助,不休耕则会被取消缴交公粮,对此,农粮署近日发出公文指出,针对2022年第一期作大区轮作区域,专案放宽同意申报缴交2024年第1期作公粮。
农业部近期基于各水库水量丰沛,决定明年将取消「大区轮作」制度,不过苗栗县苑里地区农民反映,若配合政策休耕,将无法领取全额补助,但如果配合种稻,也将无法缴交公粮,地方痛批政策说改就改,造成农民权益两头空,许多农民也感到焦虑又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