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基隆鸟会的搜寻结果,共23

  • 4黑鸢挂网惨死 动保所拆除

    4黑鸢挂网惨死 动保所拆除

     黑鸢是环境健康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物种指标,日前基隆市动物保护防疫所等单位前往七堵区寻找研究个体,却惊见死于鸟网的黑鸢尸体,动保所已拆除、销毁鸟网,并强调架网人已违反《野生动物保育法》,最重得处5年以下徒刑。

  • 基隆山区惊见4黑鸢遭鸟网缠死 架网人最重处5年徒刑

    基隆山区惊见4黑鸢遭鸟网缠死 架网人最重处5年徒刑

    基隆市动保所日前接获台湾猛禽研究会通报,1只发报器追踪的保育类黑鸢研究个体,停留在七堵区山区并未移动,疑遭非法鸟网缠住,9月30日前往寻找,惊见惨死于鸟网的4只黑鸢尸体,动保所后续将鸟网带回销毁,目前尚待厘清架网人以及用途,此行为已造成保育类黑鸢接连死亡,架网人已违反《野生动物保育法》骚扰、虐待保育类动物规范,最重得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

  • 游隼爷爷林国雄 酋长岩教保育

    游隼爷爷林国雄 酋长岩教保育

     每年2月至6月是新北市瑞芳酋长岩保育类游隼繁殖季,吸引各地赏鸟爱好者前来朝圣。有「游隼爷爷」之称的87岁保育志工林国雄,不仅协助巡守观察,穿梭在鸟友中维持秩序,更热心投入保育行列,主动参与幼鸟救援工作,是守护酋长岩游隼的重要人物。

  • 鸟粪炸弹年年袭基隆 市府修树解围却遇鹭鸶繁殖季惹议

    鸟粪炸弹年年袭基隆 市府修树解围却遇鹭鸶繁殖季惹议

    基隆市区田寮河畔有许多路树,每年近5月适逢鸟类繁殖期,许多鹭科鸟类聚集筑巢,但也导致鸟屎「空袭」问题严重。基市府近日委托厂商修剪田寮河畔路树,但有爱护鸟类的民眾不满至脸书社群发文,引来民眾正反两方论战,有民眾认为适逢繁殖季修剪不合理,但也有民眾大力赞成,认为能杜绝鸟屎问题及提前做好颱风防灾准备。

  • 鸟屎空袭 基隆转运站设隔离网

    鸟屎空袭 基隆转运站设隔离网

     基隆城际转运站自落成启用以来,大顶棚聚集不少野生鸟类栖息,常让行经民眾遭鸟屎「空袭」,议员要求市府尽快改善。市府回应,近来已在顶棚加装17组驱鸟器,目前初见成效,现正研议加设隔离网彻底解决问题。

  • 鸟屎肆虐基隆转运站 路过民眾遭「空袭」 市府拟设隔离网

    鸟屎肆虐基隆转运站 路过民眾遭「空袭」 市府拟设隔离网

    基隆市城际转运站自落成启用以来,大顶棚就常有野生的鸽子等鸟类栖息,常让行经的民眾遭鸟屎「空袭」,议员要求市府尽快改善。基隆市政府表示,近来已在顶棚加装17组驱鸟器,目前已初见成效,后续正研议是否加设隔离网,彻底解决问题。

  • 协和转再生也可供电 民团:不应牺牲基隆保育区生态

    协和转再生也可供电 民团:不应牺牲基隆保育区生态

    基隆协和电厂四接环评大会将于26日召开,民团却指出台电、环境部缺失频频,直指四接破坏坏境、隐匿资料等问题,民团也指出,协和电厂现存机组运转率低,无需扩建成发电量增为大型燃气机组,反而应将开发经费投入北东地区的节能与再生能源,而非在水产动植物保护区填海造地,否则将对周边海域生态造成无可挽回的衝击。

  • 深化学术合作与分享基隆低碳永续研究成果 政大永续规划中心特访新加坡

    深化学术合作与分享基隆低碳永续研究成果 政大永续规划中心特访新加坡

    为进行深层学术研究合作伙伴关系之建立,并分享「基隆市低碳生态城市经验」,国立政治大学社会科学院永续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于1月20-22期间,由孙振义主任率团访问新加坡国立大学(NUS)与新加坡管理大学(SMU)两姐妹校,并参访「艾杰旭(AGC株式会社)」亚洲总部、「银海传媒集团(Silversea Media Group)」、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馆以及「新加坡建设局学院(BCA Academy Campus)」等公司与绿建筑案例。

  • 黑鸢北海岸族群达歷年最高纪录 贡寮成「鸢海」

    黑鸢北海岸族群达歷年最高纪录 贡寮成「鸢海」

    【旅奇传媒/编辑部报导】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简称林业保育署)近日公布2024年黑鸢全台同步调查结果,显示黑鸢族群数量再创新高。延续自2013年起族群数量逐年增长趋势,2024年9月调查记录到873只留鸟族群,至12月更含迁移族群后达945只。这不仅是对保育工作的肯定,更彰显近十年来友善环境与栖地保育的成效。其中,新北市贡寮地区族群数量最多,创下北海岸歷史新高。

  • 基隆城际转运站 陷鸟粪危机

    基隆城际转运站 陷鸟粪危机

     基隆城际转运站7月启用后,让通勤族等车不必再忍受烈日、刮风下雨,不过,转运站採用挑高顶棚设计,因顶部有许多木制及钢构梁柱,每到傍晚就吸引上百只外来种八哥鸟群聚、夜栖,不断有鸟粪「空袭」行人,民眾都小跑步经过并「祈祷」不要被砸中,此外基隆火车站南站停车场也有许多鸽子,引发两地出现「鸟粪危机」。基市交通处表示,已增设驱鸟器,未来将再研议架网等其他方案,期望彻底改善问题。

  • 影》基隆转运站陷「鸟屎危机」 通勤族崩溃:天天惊险空袭

    影》基隆转运站陷「鸟屎危机」 通勤族崩溃:天天惊险空袭

    位于基隆市的基隆城际转运站是许多通勤族每日必经站点,先前因为工程缺失延期到今年7月才启用。但因为转运站当初採取挑高的大顶棚设计,于顶部有相当多的木制及钢构梁柱,非常适合鸟类栖息,因此每到傍晚就有百来只外来种八哥等鸟类群聚,也出现鸟粪「空袭」问题,民眾经过都要「祈祷」不会被砸中。对此基市府交通处已增设驱鸟器,未来将再研议其他方案,期望改善问题。

  • 黑鸢守护者 沈锦丰奋斗到最后

    黑鸢守护者 沈锦丰奋斗到最后

     基隆市野鸟学会理事长沈锦丰长期关注自然生态保育,曾获得国家教育环境奖,尤其对于黑鸢(即老鹰)特别有研究,并守护鸟类长达20多年,日前病逝享寿68岁。网友得知后也纷纷致敬,感谢他对于自然环境的付出。

  • 基隆黑鸢再现!超过50只盘旋觅食 海龟也来凑一脚

    基隆黑鸢再现!超过50只盘旋觅食 海龟也来凑一脚

    连续下了超过一周的雨,近日基隆的雨势终于趋缓,基隆市的市鸟黑鸢23、24日一早也倾巢而出在基隆港内港觅食,基隆鸟会初步估计,现场约有50余只黑鸢出没。现场的民眾也惊喜地发现,内港还有一只海龟载浮载沉地悠閒觅食。

  • 老鹰专家沈锦丰病逝 各界悼念

    老鹰专家沈锦丰病逝 各界悼念

     曾获得国家教育环境奖、长期关注自然生态保育的基隆市野鸟学会理事长沈锦丰,对于黑鸢(老鹰)特别有研究,并守护黑鸢等其他鸟类、生物长达20多年,昨日经亲友证实于7日晚间因猛爆性肝炎往生,享寿68岁。基隆市长谢国梁也在脸书贴文悼念,感谢沈长期守护生态的贡献。

  • 沈锦丰病逝!病榻前还在写计画书 友不舍讚:活得精彩

    沈锦丰病逝!病榻前还在写计画书 友不舍讚:活得精彩

    基隆市野鸟学会理事长沈锦丰昨日病逝,沈长期关注基隆黑鸢生态,享寿68岁。沈的友人鸟会前理事长郑暐表示,沈锦丰第一次化疗开刀前,他还在医院写计画书、想争取绿奖计画,熟悉他的好友选择在他剩余的时间支持他,并表示「他活得好精彩,好用力」。

  • 守护黑鸢20年!沈锦丰病逝 谢国梁发文悼念

    守护黑鸢20年!沈锦丰病逝 谢国梁发文悼念

    基隆市野鸟学会理事长沈锦丰长期关注自然生态保育,曾获得国家教育环境奖,尤其对于黑鸢(即老鹰)特别有研究,并守护黑鸢等其他鸟类长达20多年,亲友今(8)日证实沈原本罹癌,于7日晚间因猛爆性肝炎往生,享寿68岁。基隆市长谢国梁也在脸书贴文悼念,感谢沈长期守护生态的贡献,祝福他一路好走。

  • 基隆刘铭传隧道叶鼻蝠生宝宝 为降低干扰调整参观方式

    基隆刘铭传隧道叶鼻蝠生宝宝 为降低干扰调整参观方式

    基隆市定古蹟刘铭传隧道于15年前封闭,经修復后于去年12月再度启用,4月开放自由参观,隧道内生态丰富,有约20只台湾特有种「台湾叶鼻蝠」栖息。自5月起,叶鼻蝠进入繁殖期,因人流过大,为避免影响生态,改为仅团体预约导览。目前叶鼻蝠数量稳定,已顺利生产进入育幼期。基市府表示,9月将视情况再开放自由参观。

  • 体验学习奠定基隆市生态发展基础

    体验学习奠定基隆市生态发展基础

    为强化市府各局处同仁对于规划与生态平衡概念,建构未来基隆市生态发展基础,近(20)日特别由基隆市政府都发处主办,政治大学社科院永续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协办「基隆黑鸢与友蚋社区生态体验学习活动」。

  • 基隆刘铭传隧道开放参观 赏蝠趣

    基隆刘铭传隧道开放参观 赏蝠趣

     基隆市定古蹟「刘铭传隧道」2009年封闭,经多年修復后,去年12月再度启用,12日正式开放自由参观,隧道内生态丰富,除有鸟类栖息,更有台湾特有种「台湾叶鼻蝠」倒挂休憩,基隆鸟会建议建立观赏蝙蝠规范,禁止用灯光照射并尽量远观。文化局表示,已禁止喧哗、使用闪光灯,也将研拟总量管制。

  • 刘铭传隧道开放自由参观 超萌台湾叶鼻蝠倒挂隧道中

    刘铭传隧道开放自由参观 超萌台湾叶鼻蝠倒挂隧道中

    基隆市定古蹟刘铭传隧道于2009年封闭,经多年修復并施作光环境及入口意象型塑计画后,于去年12月28日再度启用,并先採预约制试营运,于12日正式开放为自由参观。隧道内生态丰富,除有鸟类栖息,更有台湾特有种「台湾叶鼻蝠」倒挂休憩。基隆鸟会建议建立赏蝙蝠的规范及导览,禁止用灯光照射并尽量远观,控管秩序。文化局则表示,会禁喧哗、闪光灯,研拟总量管制。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