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对中脱鉤的搜寻结果,共14笔
美国早在2018年讨论海上封锁中国海运原油时,这类被批评为「战略上错误」的构想早已被放弃,但事实并非如此。那年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一份报告,就详细分析了美军如果在中国周边实施「远距封锁」(distant blockade)将面临的种种困难与风险。然而,如今七年过去,报告中当时尚属「障碍」的条件,美国其实一直悄悄在化解。不过现实很骨感,这样纯粹的海权战略思维对于资源丰富的大国来说,有太多变数,例如先前谈到过的供应链、稀土等,去工业化的美国一掐就痛,欧洲也自身难保,更别说助力了。
「习川会」举行有谱,中美经贸会谈将进入新阶段之际,盛传美国总统川普受邀访问中国。川普于当地时间4日证实,收到来自中国的访问邀请,且有可能会前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有可能访问美国。此行有望为川普第二度上任以来,中美领袖首度会面。
中美经贸谈判牵动国际格局,「习川会」何时举行备受各界关注。继传出中国计画邀请美国总统川普访中后,最新消息是,美国正洽询美企执行长组团随行,可能的时机为10月底韩国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之际。
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称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中国经济脱鉤「愚蠢至极」,辉达总裁黄仁勋会见大陆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称看好中国经济前景,不会放弃中国市场。美国要求盟国和中国经济脱鉤之际,两人不约而同展现对中国市场重视,及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
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称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中国经济脱鉤「愚蠢至极」,辉达总裁黄仁勋会见大陆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称看好中国经济前景,不会放弃中国市场。美国要求盟国和中国经济脱鉤之际,两人不约而同展现对中国市场重视,及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
美国总统大选投票日在即,共和党候选人川普与民主党候选人、副总统贺锦丽的选情胶着,外界持放大镜检视其各自对中及对台政策的异同之处。在台海议题,川贺两人皆持「战略模糊」策略。
据大陆驻欧盟使团消息,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就美欧对中政策对话发布答记者问,强调台湾、涉港、涉疆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南海问题涉及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均关乎中国的根本利益,不容干涉。
韩联社13日报导,在南韩政府发布旨在降低关键矿物对中依存度的《确保关键矿物供应战略》,及主要企业也在积极推动矿产资源进口渠道多元化的大环境下,今年起韩国关键矿产「对中国脱鉤」趋势或更凸显。
在韩国政府推出旨在降低关键矿物对中国依存度的「确保关键矿物供应战略」,主要企业也在积极推动矿产资源进口管道多元化的大环境下,2024年起韩国关键矿产「对中脱鉤」趋势可能更突显。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解散自民党派系抢救政权,策略并未奏效,依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最新民调,岸田内阁支持度跌到16.9%,不支持度突破6成达60.4%。雪上加霜的是,长期与自民党联合执政的公明党,因松绑「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问题,关系陷入紧张。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解散自民党派系抢救政权,策略并未奏效,依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最新民调,岸田内阁支持度跌到16.9%,不支持度突破6成达60.4%。雪上加霜的是,长期与自民党联合执政的公明党,因松绑「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问题,关系陷入紧张。
中美高层在两国元首去年11月旧金山会晤后开始密集会面。继今年1月底在泰国曼谷与白宫国安顾问苏利文会谈后,中国外长王毅于德国时间16日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会面,双方除聚焦台海问题、同意保持各项沟通管道外,王毅还要求美方尊重中国发展,解除对中企的制裁等。分析人士推测,两人此次会面,或意在安排两国元首于春季通话。
大陆国家安全部近日表示,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要提高整体经济抵御内外各种衝击与威胁的能力,并批评外国唱衰中国经济的「认知陷阱」,以及「排挤外资」、「打压民企」等虚假叙事。
七国集团(G7)对中国「不脱鉤」、「去风险」的政策方针,再现新进展。G7于6日举行领导人视讯会议,会后的联合声明指出,愿意与中国建立建设性关系,但仍将透过各国单独或集体措施,减少在关键供应链的过度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