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对台行动的搜寻结果,共25笔
卫星图像及其他公开来源资料显示,中方正在东部沿海大规模建设如海、空军基地等基础设施,显示北京为可能的台海衝突日益做好准备。
法国《重点周刊》(Le Point)近日发布一篇针对美中军事实力的深入报导指出,儘管中国大陆解放军在多项军事技术上快速进步,并频繁透过社群媒体展示军力,实际上在整体实力上仍远不及美国。报导同时提醒,台湾在面对这样的对手时,切不可因此掉以轻心、自满自限。
在新加坡召开的香格里拉安全对话期间,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代表川普政府发表演说,强调印太地区是美国「优先战区」(priority theater),并重申「和平透过实力」(priority theater)的战略理路。
在新加坡召开的香格里拉安全对话期间,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Pete Hegseth)代表川普政府发表演说,强调印太地区是美国「优先战区」(priority theater),并重申「和平透过实力」(priority theater)的战略理路。
美国伊利诺州民主党籍眾议员、委员会资深成员克利什纳穆希(Raja Krishnamoorthi)力挺台湾,他说若陆攻打台湾,将造成严重影响,美国更是会出现远超金融危机与新冠疫情的破坏,甚至爆发「经济大萧条」,该议员还模拟中共封锁台湾三阶段,在场的军事专家也提供建议应对方法。
鑑于习近平可能耐心有限,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中国企图接管台湾的各种情境如何影响科技。最直接的行动模式可能是一支大规模的中国海军发动入侵,动用数百艘两栖登陆艇,载运成千上万的士兵登陆台湾──可以类比于1944年6月6日诺曼第登陆的D日行动。这样的行动可能会以大规模的海上和空中轰炸揭开序幕,或者对台湾防御工事发动密集的导弹袭击,以「软化岛内防御」,为中国军队的登陆创造条件。或者,有没有可能由中国空军几乎全权负责第一波攻击?其中可能包括数千架无人机,以争夺制空权并削弱台湾的防御力量?这种科技驱动的作战手段,特别是无人机的大量部署,可能成为未来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共解放军于1、2日对台举行「海峡雷霆─2025」军演,大陆央视旗下新媒体「玉渊谭天」3日分析,透过行动的三个变化发现,对台行动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控岛模式」,即从扩大力量覆盖范围,发展到能够精确掌控台湾本岛要害,是对「金门模式」的升级和延伸。
大陆央视旗下新媒体「玉渊谭天」3日报导,最近两天,共军东部战区和中国海警编队位于台岛周边,持续一系列演训和执法巡查行动。透过行动三个变化发现,对台行动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控岛模式」,即从扩大力量覆盖范围,发展到能够精确掌控台岛要害,是对「金门模式」的升级和延伸。
中共解放军东部战区继1日宣布发动陆、海、空、火箭军等兵力,在台湾周边联合演训,并将台北、台中等主要城市标出,引发高度关注后,2日又宣布陆军部队按「海峡雷霆-2025A」演练计画,在东海相关海域实施远程火力实弹射击演练。东部战区强调,战区部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持续加强练兵备战,坚决挫败一切「台独」分裂行径。
解放军于4月1日宣布在台湾周边展开大规模联合军演,引发国际高度警觉。然而,早在今年1月,美国媒体《新闻周刊》(Newsweek)即引述多位学者说法示警,北京在川普再度上任的情势下,可能进一步升高对台施压,并透过军事恫吓与「灰色地带行动」逼近对抗边缘。如今军演登场,并不令人意外。
赖总统13日宣布因应国安17项策略,明列中国大陆为「境外敌对势力」,显然意图利用升高台海对抗的氛围为民进党主推的大罢免加温。他径自宣告恐已涉嫌违宪违法,不仅造成社会譁然,也引起眾多外媒关注。
赖清德总统13日定调大陆为境外敌对势力,并提出17项因应国安及统战威胁的策略。《纽约时报》23日刊文分析为何赖清德选在此时对北京强硬。文章认为,赖可能正打赌,北京现阶段希望控制与美国川普政府的紧张关系,所以可能会克制报復行动。
外传「川习会」将在今夏举行,淡江大学副教授黄介正今天指出,川普当前的重心将会放在内政改革,短期内恐无暇顾及台湾事务。对于大陆武力犯台如何应对,川普始终未给出明确答案,可能是谈判策略的一部分,让对手无法预测其真正立场。虽然他不认为川普会轻易出卖台湾,但台湾仍需审慎应对不应挑衅。
川普(Donald Trump)在2025年3月3日宣布暂停对乌克兰援助的决定,凸显了他对「美国优先」和避免「战争无底洞」的执着。同日,他与台积电(TSMC)联合宣布一项重大投资计画,计画未来4年内加码扩展美国境内半导体制造能力。此举强化了川普对经济利益的关注,并间接影响其对海外军事义务的态度。他曾公开质疑为何美国要为「遥远的战争」付出代价,这一立场不仅影响了他对乌俄战争的态度,也为我们推测他在台海战争爆发时的可能反应提供了线索。台海战争若发生,将涉及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衝突,美国作为台湾的关键盟友,其角色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川普在台海战争中的可能立场,并分析其对美国、台湾、中国大陆及全球格局的潜在影响,特别关注此投资计画对台湾「硅盾」失去的影响。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14日刊出前白宫国安会中国与台湾事务资深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的投书,指出川普并未接受美国要「胜过」中国大陆的跨党派共识,他根据川普近日有关台湾的言论,认为若他重返白宫,恐壮大北京夺台;另外杜如松也提及,北京官员正低调打听,川普会否默许解放军对台行动。
中国大陆日前举行环台军演,并要求台湾艺人表态支持「一个中国」,国安人士今天表示,这些都是对台施压行动的其中一环。不过,赖清德总统日前公开回应,期盼台湾国人要谅解「人在屋檐下」,这番言论竟同步引发大批大陆民眾翻墙表达好感,让赖清德反过来圈粉。
日本防卫省近日公布2024年版防卫白皮书草案,当中提及两岸军事平衡「已向中国有利的方向迅速倾斜」,并分析「国际社会对台海局势的担忧急速增长」。另一方面,多位亚洲政要24日在「亚洲未来论坛」上一致表示,建议东南亚避开美中对决,不要「选边站」。
「华盛顿条约」第5条规定,北约任何成员国如遭到攻击,将触发集体自卫权,不过美国领土夏威夷因地理位置,可能不适用北约集体防卫机制,专家警告,如此一来将少了一项威慑要素,恐不利于协防台湾。
外交部长吴钊燮28日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谈及乌俄战争对台影响时警告,若俄罗斯占领更多乌克兰土地,世人会认为是威权国家的胜利,壮大中共犯台野心,强调若美国停止军援乌克兰,将促使北京散播美国并非可靠伙伴的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