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工具机订单的搜寻结果,共30笔
机械业身处关税及匯率升值两大议题衝击的海啸第一排,尤其工具机业受创最严重。台湾机械工业公会21日举行80周年国际高峰论坛,为机械业把脉,与会产学研专家认为,全球供应链重组,AI、机器人、净零减排、半导体及无人机等领域,都是机械者可着墨的新商机。
在软银集团大涨的带领下,8日收跌两百多点的日经指数,9日一开盘就重新回到4万8关卡以上,盘中一度涨到最高48,597.08点并创新高。最后,日经收在新高的48,580.44点,上涨845.45点或1.77%。另外,东证收3,257.77点,也涨22.11点或0.68%。
下周财经预告
东台(4526)积极布局半导体产业,在今年台湾国际半导体展首度展出刨平机、晶圆研磨减薄机等应用在半导体封装测试的设备。挟此利多激励17日股价上涨,外资与自营商联手敲进212张,推升股价逆势上涨2.7元,收37.55元,突破5、10、20及60日均线反压。
经济部22日公布6月外销订单567.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12.1亿美元、年增24.6%,较上月减少2%。经济部统计处指出,对美关税拉货潮正在收敛中,不过AI商机需求优于预期,使得上半年外销订单3,205.7亿美元,年增6.6%,高于预期。与此同时,第二季外销订单1,711亿美元,写下歷年同季新高。
经济部统计处公布6月外销订单567.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12.1亿美元、年增24.6%,但较上月减少2%。经济部统计处指出,对美关税拉货潮正在收敛,不过由于AI商机需求优于预期,上半年外销订单3,205.7亿美元,年增6.6%,高于预期。同时第二季外销订单1,711亿美元,写下歷年同季新高。
受关税提前拉货潮带动,经济部统计处今(22)发布6月外销订单金额为567.7亿美元,年增幅优于预期,达近25%。总计上半年收3205亿美元,写下歷来第二好的上半年。
经济部统计处22日公布3月外销订单金额530.4亿美元,年增12.5%。各界关注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影响,统计处认为到4月外销订单数字出炉才见真章,如以目前厂商动向调查来看,因新兴需求强劲、订单此消彼涨,趋势尚不明确,预期4月整体外销订单金额将较3月减少。
经济部统计处22日公布3月外销订单统计,金额为530.4亿美元,年增12.5%,累计首季订单金额为1494.7亿美元,年增12.1%,为歷年同期次高,统计处指出,3月仅少数厂商反映部分客户提前拉货,关税战不确定性持续,预估4月展望呈月减年增,但仍须密切观察动向。
经济部统计处22日公布2025年3月外销订单金额530.4亿美元,年增12.5%;统计处指出,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影响,必须要等到4月外销订单实际数字出炉,目前以厂商动向调查来说,因新兴需求强劲,订单此消彼涨,影响趋势尚不明确。
程泰集团董事长杨德华表示,大家还在观望川普政策,2025年上半年工具机产业还看不到景气好转迹象,预期工具机产业会重洗牌,体质好的工具机厂商会更强大;程泰2025年迈向成立50周年,集团营收挑战两位数成长。
机器人题材助攻,大银微系统24日上涨2.0元以143.0元开出,追价买盘涌现,开盘24分钟亮灯涨停,惟获利回吐卖压涌现而数度打开,直到9点59分才涨停锁死,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涨停。
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看好台湾多功能机器人前景,助长直得、上银、钧兴-KY、大银微系统、台湾精锐等精密机械类股,近期股价连番上涨,直得、大银23日股价更是亮灯涨停。
近年全球供应链几经剧变,先是川普在第一次美国总统任内发动美中贸易战,掀起去中化与反全球化序幕;其后,新冠疫情、俄乌战争、以哈衝突相继爆发,地缘政治与断链危机进一步加速生产在地化、民主与韧性供应链的推展。
民生电价10月虽持续冻涨,但产业用电调涨12.5%,台中市议员林昊佑28日质询指出,台中市产业用电每年将增加100亿元支出,平均每家要多花50万元电费,产业受得了吗?市府经发局长张峯源表示,产业用电上涨增加制造成本,直接衝击物价,会密切监控物价及产业衝击。
民生电价虽持续冻涨,但产业用电调涨12.5%,台中市议员林昊佑28日质询指出,台中市工业每年用电将增加100亿元支出,产业受得了吗?经发局长张峯源表示,产业用电上涨会增加制造成本,直接衝击物价,且手工具机业受国际战争影响订单下降,会向中央反映。
下周财经预告
儘管在AI教父黄仁勋的加持下,台湾机械设备商在8月21日的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中,提高不少能见度,但CTWANT记者访查,多家业者透露现正「腹背受敌」的真相,「中国用倾销抢低价市场,日本用低匯率抢高端市场,台湾业者好不容易打进的俄罗斯市场,也因乌俄战争受到美方压力被禁止出口,简直是头大到不行!」
上银集团总裁卓永财逐步交棒子女,退出经营第一线,旗下大银微系统30日股东会全面改选董事,卓永财续任董事,但不再担任副董事长,由二女儿卓秀瑜续任大银董事长,卓秀瑜预期大银营运逐季好转,2024年业绩可望优于2023年。
下周国际新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