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徐文俊的搜寻结果,共21笔
台湾失智症协会理事长暨瑞智社会福利基金会董事长徐文俊医师以「灵性照顾」为题,分享台湾高龄者正面临「身、心、社、灵」等问题,认为社会应思索的不是如何照顾长者,而是如何服务他们,令其在晚年时仍能活出尊严与价值。
随着人口老化加速,失智症已成为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旺旺中时媒体集团长期关注乐龄健康议题,于昨(18)日在臺大医院国际会议中心举办「银髮失智照护讲座」,邀请业界权威人士深入剖析,包含失智症警讯与应对、乐龄生活模式、饮食建议等,给予丰富卫教资讯,现场冠盖云集,台下民眾反馈正面。
超高龄社会来临,国内失智人口持续攀升,若家中长辈出现记忆力衰退、判断力下降等10大警讯,就应尽早就医评估,把握黄金期治疗。专家提醒民眾,平时要增加社交互动,透过改善14个风险因子,预防或延缓失智症发生。
全台约35万人失智,其中6成为阿兹海默症,随着新药出现,部分患者迎来治疗转机。医师指出,从轻度认知障碍恶化成轻度阿兹海默症,平均仅需3至5年,此时期是黄金期,应儘速就医确诊、搭配适当治疗,日常透过增加社交互动等14种方式,有助预防或延迟45%失智个案发生。
台湾失智人口逐年攀升,目前已超过35万人。失智者家属周女士照顾先生长达20年,从唱歌、打桌球、参加团体课,参与各式活动帮先生延缓退化,自己也持续发展插花专长,更重返校园学习。周女士回想,刚开始很难接受先生的病况,但还是挺过来了,「一路走来觉得没有失去什么,反而获得更多!」
全球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台湾失智症协会理事长徐文俊表示,失智症没有因为医疗进步而减少死亡人数,反而因为人口高龄化而越来越严重,预估到2040年将成为全球前三大死因之一,将是社会每一个人的共同课题。艺人林叶亭分享爸爸失智7年来的心路歷程,家人们从沮丧到接受,再转念成感恩的心情,共度了全家人关系最紧密的时光。
由谢震武律师主持的高点综合台《震震有词》,近日录制主题「大脑退化记忆悄悄消失!失智情绪起伏大让人难招架!」。林叶亭聊及父亲因失智走失不幸过世,她表示来上节目分享全是在天上的爸爸给她的任务;此外,节目也邀请失智症协会理事长、神经内科医师徐文俊,资深护理师侯怡岑及雷丘律师共同参与,期望透过节目中分享,协助观眾了解如何陪伴失智症患者,并关注照顾者的情绪与心境。
《就业服务法》修正案今年三读,80岁以上长辈免巴氏量表就能申请外籍看护,劳动部担忧衝击重症家庭,拟花半年时间准备。过去曾有家属因申请巴氏量表未果,对医师暴力相向,不过,医界人士认为,不宜为单一个案,就乾脆不评估。现行外籍移工不足,万一有需要的人申请不到,恐会衍生更多医疗暴力,且80岁以上不一定都失能,为避免重症者得不到资源,可研拟让有疾病者取得优先权。
今年起,卫福部强化实施失智分流制度,免费的失智据点仅提供极轻度、轻度失智症患者使用,中重度失智者须转到长照机构,或自费留在原据点。民间团体忧心,虽长照体系人力、设备更为专业,但实务上,许多家属常面临个案不愿意转换环境,或是日照中心常因人力不足或额满拒收,建议不应以严重程度强制分流,而是以个案需求为优先,否则转衔机制难以执行。
我国轻度失智症患者约19万人,全台共有545个失智据点,仅能服务1.1万多人,量能不足;日照中心使用率7成5,还可再提高服务量能。卫福部20日表示,今年起强化分流机制,失智据点仅服务轻症者,中重度则转至日照中心与长照机构等,若6个月内无法顺利转介,中重度患者可待在原据点,但需自费数千至万元。
卫福部2024年统计,我国65岁以上长者约有35万人罹患失智症,盛行率近8%,且将持续上升。失智症纲领将在明年迈入3.0,民进党立委林月琴指出,政府今年应进行检讨,加强年轻型失智家庭照护、延缓失智、提升照护质量及增加偏乡资源;长照司表示,卫福部正与民团展开讨论,朝社区共生互助方向努力,营造更友善环境。
农历春节将至,9天连假为家人团聚带来珍贵时光,然而对失智症家庭来说,这段期间也可能因环境变化、天气寒冷或节日热闹氛围而增加挑战。台湾失智症协会提出6项叮咛和呼吁,帮助家属更从容地与失智者共享团圆时光。
治疗阿兹海默症有新突破!全台有超过36万人罹患失智症,据透露,食药署近日审查通过一款阿兹海默症新药,是首款可望延缓患者退化,直接改善病程的药。卫福部政务次长吕建德19日表示,新药通过对失智症治疗带来重大突破,未来将争取纳入健保。
全台失智症人口逐渐上升,台湾失智症协会今日(19)透露,近日我国审查通过1款阿兹海默症新药,能直接改善病程,延缓阿兹海默症患者约5~7个月的退化病程。卫福部政务次长吕建德回应,新药通过对于失智症治疗是很大的突破,未来将争取纳入健保给付。
我国失智症人口逐渐攀升,目前全台约有36万人罹患失智症,盛行率达近8%。卫福部政务次长吕建德指出,目前长照ABC据点共1万5千多处,其中失智照护据点共541处,由于我国社区失智照护需求量高,未来会持续加强布建社区据点资源。
新冠疫情改变了全球的医疗疾病生态,先前研究推测可能加速失智症的进展或诊断,而最新研究显示,65%的新发认知障碍和新冠肺炎有关。不过国内专家分析,该研究对象多是重症住院病人,因此与认知障碍的关联较明显;新冠疫情后,确实观察到有些人认知功能退步了,但恢復日常后就有机会改善,真正诊断失智症的患者很少。
据推估,台湾失智症人口已超过37万人,2030年将达到50万人,2040年可能突破70万人。目前卫福部正委托台湾失智症协会搜集使用者意见,预计明年和各部会协调,拟定「失智症政策纲领3.0」。另卫福部明年起祭出新制,针对中度失智且失能的患者,须转换至日照中心接受照护,让更多轻度失智者可进入失智据点。
这本书《从心认识我:由失智家庭学习灵性照顾》( 以下简称《从心认识我》)的写作,经歷了三年,过程一波多折。我的初始心是想要为失智症家庭出版一本报导文学式的书籍(这或许只是第一本)。我总觉得,我们对于失智症不要总是抱着「失智症可怕」、「持续退化带来的只是频频的失望与失落」、「失智者/照顾者可怜」、「失智者难以照顾」等等负面的刻板印象。
国内新冠疫情正值高原期,医师表示,目前未见到疫情明显下降,各大医院病房仍是一床难求,但不论病毒株如何变异,发生长新冠的比率仍维持不变,国外研究发现,感染长新冠后会提高高龄长者失智症风险、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提醒在新疫苗未抵台前的这段空窗期,高龄族群仍应接种疫苗。
台湾2025年迈入超高龄社会,失智症人口将呈现「海啸式」倍数成长,卫福部统计,台湾失智症人口未来40年内将从35万人增至85万人。医师临床研究发现,营养不良、体重快速下降都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尤其长期缺乏维生素B12、叶酸容易引发早期失智症,提醒若3个月内体重快速减少5%到10%,就是失智症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