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德国商报的搜寻结果,共38笔
谷歌6日宣布,被称为Ironwood的第七代张量处理单元(TPU)将在未来数周上市,力图要在AI晶片市场与辉达相抗衡。同时,它还宣布一项在德国最大规模投资计画,锁定大型资料中心与基础建设等项目。
据观察者网报导,荷兰政府强制接管中企控股的安世半导体一事,正使欧洲陷入一场进退两难的地缘政治拉锯。多名荷兰分析人士10月27日对香港《南华早报》分析指出,这起事件暴露出欧洲被夹在美国与中国之间,安全上仰仗美国、经济上依赖中国,无法同时满足双方要求、无能为力的境地。
外媒报导,欧盟经济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表示,欧盟执委会考虑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措施进行反制。
近年来,各国政府与车厂都在积极推动电动车发展,德国汽车大厂宾士(Mercedes-Benz)也不例外。然而面对欧盟2035年起禁售燃油车的禁令,宾士执行长康林松(Ola Källenius)却警告,如果政策不调整方向,欧洲汽车产业不但将「全速撞墙」,甚至可能崩溃,「我们必须面对现实」!
法国财长隆巴德5日说,欧盟与美国的关税谈判可能在本周末达成协议,若无法谈成,欧洲将不得不採取更有力的回应。美国财长贝森特指出,与欧盟的谈判起步缓慢,但正在取得进展。
德国《商报》(Handelsblatt)周五(4日)报导,位于德国南部的国际级军工传动系统供应商Renk新任执行长萨格(Alexander Sagel)表示,预期德国联邦政府即将释出大量各类战甲车订单,数量预计多达1600辆,该厂商将为此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扩大产能。
德国之声中文网日前引述德国《商报》报导分析,中国大陆当前将严格限制稀土及其产品出口,在与欧盟谈判时,作为施压手段,改变以往只施压欧洲小国「惯例」,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已经影响到欧洲企业。
欧洲股市周一收在上涨,结束了上周连5跌走势;此前开云集团(Kering)宣布更换CEO,股价大涨;此外投资人注意力,从上周因中东衝突造成的抛售转移开来。
美国与越南的关税谈判,以高额关税施压对方把出口至美国的电子产品,必须减少採用中国技术,做为美国重整供应链的手段之一,以降低对中国零组件的依赖。与此同时,泰国有信心对美谈判能把关税率降低至10%。
根据德国商报16日报导,欧盟谈判代表愿意接受美国对所有欧盟出口产品徵收10%的关税,以换取美国不向欧盟汽车、药品和电子产品徵收更高的关税。
美国晶片龙头辉达(NVIDIA)执行长黄仁勋即将展开欧洲行,据德国《商报》(Handelsblatt)报导,他可能会与德国新任总理梅尔茨(Friedrich Merz)及副总理兼财长克林拜尔(Lars Klingbeil)会面,商讨有关设立人工智慧超级工厂(AI gigafactory)的计画。
美国晶片龙头辉达(Nvidia)执行长黄仁勋(Jensen Huang)将于下周前往欧洲,据报将会与德国总理梅尔茨(Friedrich Merz)以及财长克林拜尔(Lars Klingbeil)会晤,商讨有关于人工智慧超级工厂(AI gigafactory)的建设计画。
美媒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打算在与美国总统川普的对峙中,坚持强硬立场,因为习意识到自己的地位正在加强。分析人士称,因为美国的政治压力和华尔街的动盪,中国政府在赌自己比川普政府更能承受贸易战的痛苦。
据法国广播电台报导,评估美中关税战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德国媒体认为,川普赢不了。
美国总统川普对全球发起关税措施,促使欧盟寻求自主贸易的意图更加明显,外媒指出,近期欧盟频频释放加强与中国经贸合作的讯号。
在美国关税威胁下,欧盟和中国的关系不止日渐回温,就连遭搁置多年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也可能「败部復活」。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朗吉(Bernd Lange)近日更表示,欧洲与中国「有许多共同利益」,呼吁重新重视与中国的对话,强调「不能忽视14亿人口的市场」。
(20:35更新--伤者增加、肇事嫌犯)德国巴伐利亚邦慕尼黑周四(13日)工会罢工集会现场发生汽车衝撞人群事件,市长透露伤者包括儿童。邦长与警方召开记者会时提供最新数据为28伤,人数可能还会增加,不排除此事有攻击性质。肇事驾驶是阿富汗公民,当场就逮,肇事车辆也已曝光,犯案动机待查。慕尼黑安全会议隔天周五(14日)就要揭幕,地点距离案发现场仅1500公尺,格外敏感。
德国福斯汽车近年来业绩严重衰退,与中国合资的大眾汽车集团在大陆高度竞争环境下也面临危机。为节约开支,德国福斯汽车准备进行裁员,不料中国厂大眾汽车高管的奢华生活却被拿出来检讨,除了高薪之外,每年的各项费用高达数万欧元。宾士与宝马在中国的经理人亦面临类似境遇,显示德国燃油车制造厂正遭逢赴中国投资以来最大的衝击。
虽然中国经济状况发生巨幅变化,中国对外关系却转向更加重视安全而非经济,德国政经界至今未能面对这项事实。德媒认为,中国已不再需要德国汽车、机械与化工企业,虽然德国去年将中国定义为体制性竞争对手,但至今仍死守以汽车产业利益为主的对华政策,忽略欧洲团结与对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