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庆丰的搜寻结果,共396

  • 兴达港临时拆船厂惹民怨 蓝绿齐轰未与地方说明

    兴达港临时拆船厂惹民怨 蓝绿齐轰未与地方说明

    中央日前拍板高雄兴达海基海洋产业专区转型为临时拆船厂,但疑先斩后奏,地方毫不知情,引发蓝绿齐轰。民进党市议员邱俊宪今(10)日质疑未先办地方说明会,资讯不透明强逼居民接受高污染产业;国民党议员李亚筑怒批「旗津人不要,为什么茄萣人就要?」要求市府表态拒绝。对此,海洋局长石庆丰认了疏漏,允将加强与地方沟通,搜集民意向中央反映。

  • 旗津拆船污染惹民怨  陈丽娜促速移废船至兴达海基

    旗津拆船污染惹民怨 陈丽娜促速移废船至兴达海基

    高市议员陈丽娜7日赴高市议会农林部门质询,她提及,渔业署计画拆除百艘老旧渔船,而拆船业者将旗津当成临时场地,以「半水半陆」方式作业,不仅腹地不足,也导致海洋污染,引发当地民眾不满,陈丽娜要求,未来全面禁止在旗津拆船,尽速将老旧废船移往兴达海基,并于一个月内完成拆除。对此,海洋局回应,废船已规画移至兴达海基,拆除时间将与航港局协调,会设法尽速完成拆船作业。

  • 高雄海洋教育列车开进爱河湾!原乡学童海上活动初体验

    高雄海洋教育列车开进爱河湾!原乡学童海上活动初体验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推动的「海洋环境教育—校园巡迴列车」今年成果丰硕,共完成45场次、吸引1755名学童参与,特别将海洋教育从课堂带到港湾,邀请来自茂林、那玛夏与桃源等原乡地区的学生,到爱河湾体验亲海课程,让第一次见到大海的孩子们,在笑声与惊呼中感受海洋的力量。

  • 桃捷绿线北段7站 市府拚115年通车

    桃捷绿线北段7站 市府拚115年通车

     桃园捷运绿线4日扩大测试范围,从原先今年7月中旬的G13南竹中正北站至G14芦竹中正北站2个高架车站区间,再延伸至G15b坑口站,北段5个高架车站区间展开动态测试,是捷运绿线列车首次长距离、高速运转载人测试。市长张善政表示,捷运绿线的进度加速,目标逐步达成,力拚民国115年北段7站全线通车。

  • 桃捷绿线北段5站动态测试 张善政:以工程进度回应谣言

    桃捷绿线北段5站动态测试 张善政:以工程进度回应谣言

    桃园捷运绿线4日扩大测试范围,从原先今年7月中旬的G13南竹中正北站至G14芦竹中正北站2个高架车站区间,再延伸至G15b坑口站,北段5个高架车站区间展开动态测试,是捷运绿线列车首次长距离、高速运转载人测试。市长张善政表示,捷运绿线的进度加速,目标逐步达成,力拚民国115年北段7站全线通车。

  • 深化专科医疗合作!部苗与中荣签署策略联盟

    深化专科医疗合作!部苗与中荣签署策略联盟

    为强化区域医疗量能、推动专科医疗支援及资源共享,卫生福利部苗栗医院与台中荣民总医院4日上午,于台中荣民总医院行政大楼7楼会议室举行「医疗合作意向书」签署仪式。未来透过与中荣的策略联盟合作,不仅可以为苗栗县引入丰富的专科医疗与教学资源,更可提升医疗品质与服务能量。

  • 桃园捷运绿线遭爆用大陆石材 捷工局长亲上火线释疑

    桃园捷运绿线遭爆用大陆石材 捷工局长亲上火线释疑

    桃园市捷工局27日遭周刊爆料捷运工程採用大陆制产品、停权厂商参与分包、未按图施工、土方回填预算过高及行控中心漏水等问题。捷工局长刘庆丰亲自出面严正驳斥,带领记者实际走访捷运工地,更怒言周刊是「竹篙套菜刀」,并无使用大陆石材,且地砖沟缝宽度10毫米也符合规范,其余爆料内容更是无中生有。

  • 桃机A10站重启招商 总值上看55亿

     桃园市积极推动捷运联合开发,首案机捷A10车站土地开发案过去曾二度流标的「机捷A10车站专用区土地开发案」再度展开招商,为吸引投资人,特别放宽投标资格限制、土地所有权人最低分配率调整至33至38%间,全案总值50亿~55亿元,投资人投资金额约在25~30亿元,预计第四季公告招商。

  • 高雄食品展 海味专区满千送百

    高雄食品展 海味专区满千送百

     由中华民国对外贸易发展协会主办的「2025高雄食品展」今年迈入第19年,23日起在高雄展览馆南馆热闹登场,展期至26日止,集结国内外360家厂商共襄盛举,规模与台北食品展并列南北双核心。高雄市政府整合农业局与海洋局设置46个摊位,其中海洋局号召26家业者联手打造以「渔乐鱻购」为主题的高雄海味专区,现场人潮络绎不绝,成为展览最吸睛的焦点。

  • 高雄食品展登场 360家厂商齐聚 展现台湾农水产实力

    高雄食品展登场 360家厂商齐聚 展现台湾农水产实力

    由中华民国对外贸易发展协会主办的「2025高雄食品展」,今年迈入第19年,23日起在高雄展览馆南馆热闹登场,展期至26日止,集结国内外360家厂商共襄盛举,规模与台北食品展并列南北双核心。高雄市政府整合农业局与海洋局设置46个摊位,其中海洋局号召26家业者联手打造以「渔乐鱻购」为主题的高雄海味专区,现场人潮络绎不绝,成为展览最吸睛的焦点。

  • 2025桃园航空城产业论坛,张善政:打造国际智慧城市新典范

    2025桃园航空城产业论坛,张善政:打造国际智慧城市新典范

    桃园市长张善政2025年10月21日前往桃园会展中心,出席「2025桃园航空城产业论坛」。张善政表示,桃园航空城计画歷经多年推动,已逐步从蓝图化为现实,进入成果展现关键期,市府团队将持续加速产业用地开发,积极回应企业投资需求,打造更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期盼藉由本次论坛,进一步整合中央与地方资源,携手推动产业蓬勃发展。

  • 至光工具 打造高品质领导品牌

    至光工具 打造高品质领导品牌

     2025台湾国际五金工具博览×五金工业展(TiTExIHT)于10月21日至23日在台中国际会展中心(水湳)盛大登场。深耕手工具领域40年的至光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摊位:E428),将以专业制造能量与创新研发成果亮相,展现台湾工具业的技术厚实与国际竞争力。

  • 庆丰富第三季营收13.11亿元 登今年单季新高

    居家生活用品的全方位供应商-庆丰富(9935)13日公布自结9月合併营收达4.23亿元,月减6.90%;2025年第三季合併营收达13.11亿元,季增11.06%,创今年单季新高水准;累计2025年前三季合併营收36.8亿元,年减7.32%,若以美元计价,累计前三季合併营收,年减4.82%。

  • 桃捷绿线 第6台潜盾机启动

    桃捷绿线 第6台潜盾机启动

     桃园捷运绿线位于八德介寿路的工地迎来今年第6台潜盾机投入工程,这台巨型工程机器将自G05小大湳站出发,朝G04大湳站上行线掘进,推进约1170公尺,预计在2026年10月完成隧道贯通。捷工局指出,预计2027年将10条潜盾隧道全部贯通,力拚2030年捷运绿线主线全面通车。

  • 桃园捷运绿线今年第6台潜盾机发进 预计2026贯通隧道

    桃园捷运绿线今年第6台潜盾机发进 预计2026贯通隧道

    桃园捷运绿线位于八德介寿路的工地迎来今年第6台潜盾机的发进,这台巨型工程机器将自 G05小大湳站出发,朝G04大湳站上行线掘进,推进约1170公尺,预计在2026年10月完成隧道贯通。捷工局指出,预计2027年将10条潜盾隧道全部贯通,力拚2030年捷运绿线主线全面通车

  • 高市 海FUN无碍操舟 估再次突破千人

    高市 海FUN无碍操舟 估再次突破千人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主办的「海FUN无碍.浪爱澎湃」渔港水域活动11日上午在林园区汕尾渔港热闹登场,为系列活动揭开序幕,并由海洋局长石庆丰、立法委员柯志恩、林岱桦等人共同鸣笛启航。活动不仅开放SUP立式划桨、双人独木舟与亲水无障碍体验,今年更特别增设身心障碍者专属辅具与安全辅助设备,打造更友善的海洋体验环境,成为高雄推动海洋平权的代表活动。

  • 云林原民丰年祭 扩大举办结合全运会 云宝弟妹同乐

    云林原民丰年祭 扩大举办结合全运会 云宝弟妹同乐

     「云林县原住民族联合丰年祭」11日在古坑乡绿色隧道登场,今年特别结合全国运动会在云林,邀全台各地原住民组团表演,全运会吉祥物「云宝弟」及「云宝妹」登场同乐。云林目前有3000余名原住民,将于明年首度选出平地、山地原住民县议员各1席,已有不少原住民开始关注相关议题。

  • 千人嗨翻!高雄汕尾渔港「海FUN无碍」登场 身障者也能坐独木舟

    千人嗨翻!高雄汕尾渔港「海FUN无碍」登场 身障者也能坐独木舟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主办的「海FUN无碍 浪爱澎湃」渔港水域活动,11日上午在林园区汕尾渔港热闹登场,为系列活动揭开序幕。现场由海洋局长石庆丰、立法委员柯志恩、林岱桦等人共同鸣笛启航。现场开放SUP立式划桨、双人独木舟与亲水无障碍体验。今年活动特别增设身心障碍者专属辅具与安全辅助设备,打造更友善的海洋体验环境,成为高雄推动海洋平权的代表活动。

  • 云林原住民丰年祭结合全运会 古坑绿色隧道热闹登场

    云林原住民丰年祭结合全运会 古坑绿色隧道热闹登场

    「云林县原住民族联合丰年祭」11日在古坑乡绿色隧道登场,今年特别结合全国运动会在云林,邀全台各地原住民组团表演,全运会吉祥物「云宝弟」及「云宝妹」也下场同乐。云林目前有3000余名原住民,将于明年首度选出平地、山地原住民县议员各1席,已有不少原住民开始关注相关议题。

  • 逾万名志工投入花莲救灾 专家吁戴口罩防呼吸道感染

    逾万名志工投入花莲救灾 专家吁戴口罩防呼吸道感染

    国庆连假迈入第2天,花莲光復乡救援仍持续进行,连假每天逾万名志工出入灾区。专家提醒,大量挖土机与清理作业展开,当地现场尘土飞扬,恐增加感染呼吸道疾病风险,灾区环境可能有严重细菌,增加重症风险,呼吁民眾即使天气炎热,也要记得「戴口罩」。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