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拉特纳的搜寻结果,共11笔
美国官员在五角大厦发布最新年度中国军力报告后表示,儘管中共解放军正在加速推进现代化,但其在执行快速、果断的侵台行动方面仍面临若干「操作性」挑战,这使得共军无法在「可接受的代价」下对台动武,因此美国有信心认为,中国入侵台湾「并非迫在眉睫,也并非不可避免」。
当地时间12月18日,美国国防部发布年度中国军力报告指出,美国国防部估计,2023年中至2024年中,中国新增了100颗核弹头;截至2024年中,中国的核弹头总数超过600颗;预计到2030年将达1000多颗,而且在2035年前还会持续增加。报告评估,中国2024年的国防预算支出约为3300亿至4500亿美元,是美国国防预算开支的一半左右,主要投入在应对台湾变局、东海及南海情势,以及在第一岛链外的行动。
据观察者网报导,当地时间8月7日,美海军战争学院海战研究中心副教授乔纳森·D·卡弗利在《外交事务》杂志上撰文称,美国的霸权不取决于台湾岛这单个岛屿,不应当为了所谓「保卫台湾」而与中国大陆发生衝突。但另一方面,卡弗利依然採用敌对思维,试图在台湾问题之外,为美国军事对抗中国「出招」。
据法国广播电台援引「政客新闻网」报导称,美国越来越多的州正在强制公职人员养老基金从中国撤资,退出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为随着美中关系恶化,担心一旦印太地区爆发衝突,美国资产可能被冻结。印第安纳州、佛罗里达州、密苏里州、奥克拉荷马州和堪萨斯州等五个州在过去一年中已指示州基金管理机构开始撤资进程。更多的州正在考虑这样做。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7月24日开始对印太地区进行访问,并预定在寮国举行的东协会议期间与中国外长王毅见面。据美国之音报导,美国国务院官员说,如果布林肯与王毅会面,议程将谈及美国对中国一系列对台湾施压及胁迫举措的关切,那些作为将破坏台海的和平稳定。
2022年美国国会首次同意五角大厦提供台湾库存武器,每年最高可达10亿美元(约新台币325亿元)。但却没有提供回填这些库存的资金,因此,当国会询问如何更好地支持台湾时,官员们只能不断的开出资金需求。终于到了今年(2024)有了40亿美元(约新台币1300亿)的预算用于台湾,但怎么交付又成了新问题,时至今日又再度陷入资金缺口,窒碍难行。
时隔近两年时间,中美两军在美国夏威夷重启海上军事安全磋商对话,就改进双边海上军事安全问题的措施进行讨论。针对此前中美军机拦截事件频传,中方强调「舰机安全与国家安全密不可分」,坚决反对任何以航行和飞越自由为名危害中国主权和安全。
据美国之音报导,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当地时间3月14日就美国在太平洋岛国地区的战略举行听证会,多位议员就中国大陆在该地区的安全、外交、经济影响力等问题表达关切。美国国务院东亚及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康达(Daniel J. Kritenbrink)、国防部印太安全事务助理部长拉特纳(Ely Ratner)和美国国际发展署负责亚洲事务的助理署长薛迈龙(Michael Schiffer)列席作证,阐述美国对抗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措施。
美国空军参谋长表示,现在的美国空军有机件老旧的隐忧,虽然目前还没有立即危险,但是有必要对机队进行大修,为「潜在的大国战争做好准备」,他还强调,可能会遇到「以前从未见过的大规模战争。」
纽澳于1月31日就澳英美三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的合作展开谈判,纽西兰外交部长皮特斯(Winston Peters)表示,「美国必须在太平洋地区採取更多行动,以抗衡该地区其他政治影响力。」另外,角逐新任吐瓦鲁总理的前总理索本嘉(Enele Sopoaga)及现任总理拿塔诺,接受媒体访问时均强调力挺与台湾之间的邦谊。
曾长期在台湾工作的资深媒体人纪思道在《纽约时报》专栏中指出,在美中可能因台海而爆发战争的问题上,最令他担心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美国人可能高估了中国全面入侵台湾的风险,在警惕美国人无意中带来的风险时,更要警惕在对抗中国的过程中可能导致海空事故,进而引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