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教育研究的搜寻结果,共235笔
为促进学术与文化交流、推动科技创新研发,陆军官校与国立高雄师范大学昨日签署策略联盟协议第2期续约,双方将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及智慧校园建设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打造学研与军事教育交流的新典范。
国立清华大学竹师教育学院大楼21日正式启用,地上8层、地下2层的新大楼,总面积约8000坪,以「院核心」为设计理念,空间匯聚教学、行政与公共场域,7系、3所与1个学士班、近2000名师生自南大校区迁入光復校区,结束合校9年来分散两地的教学与办公。
世界级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说「建筑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三重仁义重划区最新盛事,永悦建设具体实现「永传之宝,悦家荣耀 」精工精神,不负住户们的信任与期待,日前盛大举办「永悦天漾上梁典礼」各界共襄盛举佳评如潮。品牌创办人陈水永表示,「上梁有如人之加冠」象徵建筑结构体圆满完成根基永固,工程专业技术团队,继续竞竞业业地打造住户们的理想家园,居住平安、丰盛富足。
大陆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15日正式开启,今年共计画招录3.81万人,较上年度减少0.16万人。但在近年「就业难」环境下,政策也对招录年龄有所放宽,打破了以往的「35岁门槛」,且录用政策与计画也继续偏向基层一线和应届大学毕业生。
大陆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15日正式开启,今年共计画招录3.81万人,这较上年度减少0.16万人。但具体趋势上凸显招录年龄的放宽,包含打破了以往的「35岁门槛」,且录用政策与计画也继续向基层一线和应届毕业生倾斜。
因应极端气候所导致的重大灾情与复合式新兴犯罪科技所导致的侦办困境,内政部规划在警察大学设立「灾害防救学院」、「科技侦查人工智慧模拟实验室」,结合科技与实务,共同推动灾害风险治理与韧性社区建构,强化整体灾防侦查量能。内政部今(2)天表示,灾害防救学院预计于115年10月底完成设立,将整合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及实务训练场域,打造成专业知识、技能与运用三合一的完整学习体系。
由教育部国教署指导,臺湾科技领导与教学科技发展协会与小猫头鹰智慧联盟校共同主办「2025全国阅读好小子学艺竞赛」日前登场,并获各县市教育局处协力支持。该竞赛吸引全台逾400个班级、逾1万名学生踊跃参与,并获10余家出版社提供文本授权,展现阅读教育结合数位学习成果。
台北捷运再度上演优先席的让座争议,而舆论对相关事件又出现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应该发挥博爱精神,有人认同不让座者的行径。从法律角度来看,占据优先席者坚不让座,没有人能够指责他犯错,但就更高的道德层面而言,这样的言行就值得商榷了。
台北捷运再度上演优先席的让座争议,而舆论对相关事件又出现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应该发挥博爱精神,有人认同不让座者的行径。从法律角度来看,占据优先席者坚不让座,没有人能够指责他犯错,但就更高的道德层面而言,这样的言行就值得商榷了。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技职赋能研究中心团队研发「智慧型口语表达辅助系统」,针对学生在口语表达上困境,结合眾多人工智慧技术,提供即时且多面向的练习回馈,协助学生从内容到情绪全面提升表达能力,获得2025未来科技奖肯定。
「海峡两岸森林康养与环境教育研究中心」9月19日上午在福建农林大学正式揭牌成立。这一机构的设立,是将生态保护、大健康产业及教育融合发展做结合,并希望透过两岸的合作,使康养领域迈入全新发展阶段,也为两岸生态保护注入强劲活力。
AI当道,成了就业市场显学。大同大学与资策会数位教育研究所合作,开设「AI新秀计画」课程,提供待业中的毕业生上AI基础及应用课程,并安排至企业实习。上课期间每月奖学金2万元、企业实习期间每月3万元,课程结束后协助就业,保证薪资至少3.7万元。
桃园市元智大学USR-HUB国际人道救援计画今夏再度迈出跨国服务的重要一步。由计画总召教授尤净缨领队,结合国内外公益团体与企业资源,共组「2025巴瑶族公益之旅」,带领15位学生与5位不同专业领域师资,于暑假期间前往马来西亚沙巴州海域展开人道关怀行动。团队以「关怀、教育、永续」为核心,透过实地服务、物资捐赠与文化交流,改善偏远海上社群的生活条件,同时培养年轻学子具备国际视野与社会责任感。
福建漳州南靖县的土楼,以其宏伟规模与独特格局闻名于世。当中最为人熟知的,是被誉为「四菜一汤」的田螺坑土楼群,以及有「不倒楼」美名的裕昌楼。这些古建筑不仅是歷史的见证,更在当代启发新生,成为推动南靖城市形象与产业发展的重要符号。
国家教育研究院针对国中学生调查研究发现,近7成的九年级学生对新兴AI技术具有高度认知,每天使用者将近7%。其中,每周使用1至2次占整体46%,为最大宗使用群体,从未使用31%,结果显示超过6成的九年级学生有使用AI经验,多数国中学生对生成式AI採取适度使用的态度。
台湾教育研究院与中央研究院合作,针对国中学生进行长期追踪调查研究,近期调查发现,近7成的九年级学生对新兴AI技术具有高度认知,每天使用近7%,每周使用1至2次为最大宗,显示多数国中学生对生成式AI採取「适度使用」的态度。
中原大学深化半导体教育布局,与越南FPT大学(FPT University)、蓝涛亚洲(FCC Partners)签署合作备忘录,宣布共同推动半导体专业教育与跨国人才培育计画,不仅展现中原大学「立足台湾、放眼国际」的办学格局,更进一步回应全球半导体产业对高阶人才的迫切需求。
国立勤益科技大学欣然宣布,该校所在城市—台中市,在最新公布的QS 2026全球最佳留学城市排名中,荣获第113名殊荣,勤益科技大学与有荣焉。
「2025亚太教育心理论坛」21日于国立新加坡管理大学(SMU)举行,由位于新加坡的亚洲应用心理学学会与游荣吉教育基金会共同主办,东海大学公共事务暨校友服务处及台湾新媒体教育与科技协会协办。论坛以「教育韧性的现况与挑战」为主题,邀集来自台湾、中国、新加坡与英国等地的学者与教育专业人士,探讨教育在快速变迁环境下的因应与展望。
国教盟与台湾性教育学会今日针对「中学全面性教育教学指引手册」提出质疑,教育部回应,理解社会大眾对于CSE(全面性教育)推动意见,未来将持续广纳师生、家长与各界建议,并依据校园推动实务经验与在地需求滚动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