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更四审的搜寻结果,共37笔
中国信托慈善基金会董事长辜仲谅因案被法院境管,他为了要参加世界棒垒球总会年会10月改选会长、会长,声请10月13日至19日解除限制出境、出海,以便至泰国曼谷出席,台湾高等法院9日裁准以2亿5000万元担保,并责付外交部长林佳龙、运动部政务次长郑世忠与律师叶建廷。可抗告。
前金管会金融检查局长李进诚,20年前被控泄漏侦办劲永公司消息给股市炒手及媒体,放空劲永股票图利股市炒手,台湾高等法院更五审5日依图利罪改判李进诚4年5月徒刑,褫夺公权3年。本案仍可上诉。但合议庭当庭裁定李须接受电子手环科控监控至2026年8月4日,每天晚间6时至8时于台北市庆城街门牌以手机拍照回传科技监控中心。
宪法法庭去(2024)年作成「113年度宪判字第8号判决」,要求判死需要法官全部同意「一致决」,目前36死囚中,杀死2人经最高法院公开审理后判死定谳的新北三峡双尸案凶手沈文宾,为了逃死刑除了声请再审外,他的律师也声请阅览该案评议意见,台湾高等法院裁定准许。
前大法官王泽鑑的伯父王诸齐1991年过世后,他位于北市东区名人巷的黄金地段土地遭人盗卖,王的子女诉请国赔,案件缠讼近20年、最高法院6次废弃发回,台湾高等法院更六审11日认定台北市大安区地政事务所有疏失,判决应赔偿6名继承人5217万9535元,以及从2006年5月4日起至清偿日按年息5%计算的利息。可上诉。
勒死前女友母亲并性侵杀害前女友的黄麟凯,是宪法法庭2024年判决死刑合宪后的首宗枪决死囚案件,同时也为法务部立下标准,目前36死囚中,同样杀死2人经最高法院公开审理后判死定谳的新北三峡双尸案凶手沈文宾,成为下一波执行枪决的受关注对象。不过为了逃死刑,沈文宾已声请再审,高院今(9)日下午4点提讯他开庭,他声请调阅手机基地台位置及主张自己是伤害致死不是杀人罪,检方表示没有必要性,庭末,法官谕知还押。
史上最大的高院法官集体贪瀆案,前台湾高等法院法官陈荣和因审理前立委何智辉涉「铜锣科学园区基地徵收弊案」,收贿150万元,被判刑18年,陈荣和服刑11年6个月后,法务部矫正署核准其假释案,陈荣和近日将出监。这起司法史上最大法官贪瀆案,目前仅剩被判刑20年的前高院法官蔡光治仍在服刑中。
勒死前女友母亲并性侵杀害前女友的黄麟凯,是宪法法庭2024年判决死刑合宪后的首宗枪决死囚案件,同时也为法务部立下标准,目前36死囚中,同样杀死2人经最高法院公开审理后判死定谳的新北三峡双尸案凶手沈文宾,成为下一波执行枪决的受关注对象。
在台南市后壁区从事鱼塭养殖的林姓男子,指控农田水利署嘉南管理处及后壁区公所,疏于管理维护东安溪寮小排及社区排水沟排水,让农业污水及社区生活污水污染他的鱼塭,导致无法养殖。林男向两机关提起国家赔偿之诉,案经缠讼13年,最高法院4度发回更审,台南高分院更四审判两机关应连带给付360万985元,但还可上诉。
师铎奖女教师遭杀害案已过10年,被害者家属和民间团体3日号召民眾上凯道,受害女师的先生张介能背着妻子当年的背包,忆起当年妻子被凌辱情形,哽咽控诉司法只保护加害者;新北国中生割喉案死者家属杨爸爸也炮轰,废除死刑是让受害者承受「处在危险的痛苦当中」,呼吁应透过公投,让决定权回归全国人民。
曾经拿下师铎奖的女教师10年前遭性侵并被榔头攻击丧生,其丈夫张介能今(2日)在立法院全院委员会进行的「行使司法院院长、副院长及大法官同意权案」公听会中表示,歷经这10年,从一审到二审到最后最高法院根据第八号释宪,大法官认为此案「非犯最严重之罪」、「从死刑改判无期徒刑」,「台湾的无期就是有期!他的无期就是对我们家的无期痛苦宣判」。
台湾高等检察署高雄分署为提升办案品质,精进检察机关之间经验传承交流,举办「痕.迹─穿越檔案记忆的迴廊」,「惊世奇案」检察檔案展29日开幕,由该署同仁一起编纂的「署志」一併正式出版,详实记载该署成立34年来的歷史沿革及司法的重大变革,更精彩的是歷年来检察官蒞庭的重大案件审检辩三方交锋的重大回顾,令法务部长郑铭谦称讚不已。
9月20日大法官以113年宪判字第8号判决(下称本判决),指出侵害生命罪刑死刑限缩于「个案犯罪情节最严重」,并行严密程序(即第三审审判与侦查或调查时强制辩护、第三审须言词辩论及判死须法官一致决等)。
今(113)年9月20日,大法官以113年宪判字第8号判决(下称本判决),指出侵害生命罪刑死刑限缩于「个案犯罪情节最严重」,并行严密程序(即第三审审判与侦查或调查时强制辩护、第三审须言词辩论及判死须法官一致决等)。
十一世纪,北宋欧阳修〈泷冈阡表〉有话「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我国法官奉为圭臬。其实欧阳修志在彰显乃父「积善成德,宜享其隆」因此「崇国公」是该得的荣耀。法官怎可断章取义而误为类似废死?何况这只是当年时空个案,若不除害则牺牲社会公义与庶民平安,「周处除三害」即为明证。
宪法法庭判决死刑有条件合宪后,多年前杀害女教师的刘姓男子更四审改判无期徒刑,最高法院近日驳回上诉全案定谳,此为实质限缩死刑后的首例。法务部长近日于立法院备询时,被问及死囚是否可能透过非常上诉释放,他表示若是撤销死刑判决发回高院审理,「我不敢保证没有」,引起各界关注。
宪法法庭判决死刑有条件合宪后,多年前杀害女教师的刘姓被告更四审改判无期徒刑,最高法院近日驳回上诉全案定谳,此为实质限缩死刑后的首例。法务部长近日于立法院备询时,被问及死囚是否可能透过非常上诉释放,他表示若是撤销死刑判决发回高院审理,「我不敢保证没有」,引起各界关注。
十一世纪,北宋欧阳修〈泷冈阡表〉有话「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我国法官奉为圭臬。其实欧阳修志在彰显乃父「积善成德,宜享其隆」因此「崇国公」是该得的荣耀。法官怎可断章取义而误为类似废死?何况这只是当年时空个案,若不除害则牺牲社会公义与庶民平安,「周处除三害」即为明证。
宪法法庭日前判决死刑有条件合宪,被质疑实质废死,也引发37死囚可能被放出来的忧虑。蓝委吴宗宪7日质询,若撤销死刑判决发回高院,只能靠法官才能羁押,问题是羁押必须符合法律要件,就有死囚被放出来的风险,法务部长郑铭谦坦言「我不敢保证说没有!」国民党立委罗智强质疑,37位死刑定谳的杀人犯在声请非常上诉后,会不会依照大法官实质废死的判决意旨,逆转判免死?部长和秘书长面面相覷答不出来。
宪法法庭日前判决死刑「有条件合宪」,但提高判决及执行死刑的难度,要求有关机关应在2年内完成修法。国民党立委罗智强7日直接表态绝对不会配合修法,「不做实质废死帮凶」;谢龙介更出招,若37名死囚不继续羁押,就请15名大法官每人认养3个,日以继夜为他们心理辅导3个月,看受不受得了。
宪法法庭作出实质废死的判决惹议,法务部研拟推出「无期徒刑分级制」,检讨在死刑以外另定提高假释门槛的特殊无期徒刑,或修订更长期有期徒刑,盼能达到终身监禁的效果,避免社会反弹过大。朝野未来的对话该多听人民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