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最低生活费标准的搜寻结果,共11笔
在野党推动停砍公教年金案再下一城!继5日初审通过公务员停砍年金法案后,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员会6日再把公立学校教职员部分送出委员会,将送党团协商处理。国民党团总召傅昆萁表示,2项草案会请立法院长韩国瑜召开朝野协商,最快12月拚三读。
为抗议蓝白两党维护退休公教人员的福利,台湾经济民主连合今(6)日在立法院群贤楼前演出行动剧「静默的抗议:公教年改楼地板三万二,国民年金何时有八千?」,抗议在野党不顾退休金低于最低生活费标准的老农、退休劳工,喊话最低老年退休经济安全保障至少有8000元,再提年改修正。
男子阿国(化名)因身心障碍无法工作,生活困苦,向法院声请要他的孩子每月支付1万元扶养费。但孩子控诉,父亲年轻时沉迷毒品、屡屡入狱,离婚后从未照顾过他,甚至连生活费都没出过一毛钱。他如今已长大成家,却被迫面对昔日「弃养」他的父亲,因此请求免除他对父亲的扶养义务。
亲情是否一定等于责任?77岁妇人小萱(化名)因年迈无法工作,每月仅靠国民年金4千多元维生,向法院声请,要求两名孩子每人每月支付5770元扶养费。但两名孩子不满小萱在他们年幼时就离家,未曾尽过母职,也从未给过任何照顾与金钱,母子情淡薄如陌生人,因此坚决向法院请求免除扶养义务。
立法院3日三读通过《保险法》部分条文修正案,全台123万张保单强制执行解套。保险局指出,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被扣押的保单有123万件,其中健康险及伤害险占7成约91万件,保险法修正案通过后,7成的执行就会被撤销,另有小额终老保单可在金管会公告后被免除强制执行,待总统公告后三日就开始施行,预计最快7月就可上路。
内政部2日预告修正《住宅补贴对象一定所得及财产标准》,调整各县市家庭年所得、每人每月平均所得、不动产及动产限额,提高部分地区民眾的申请门槛,使更多符合实际生活状况的家庭能受惠,减轻购屋族的经济压力。其中,北市家庭年所得上限由164万元调升至180万元,每人每月平均所得上限也由68,772元调高至71,327元。
《社会救助法》修正草案4日进行首次研商会议,民团到卫福部抗议会议闭门进行,并且抨击导致贫穷黑数的「虚拟收入」,此次修法未取消。社工司则回应,会议有聚焦讨论「取消虚拟制度」,但是仍然未获得共识,卫福部已经规画强化劳政合作,也拟定修法4大方向,力拚年底送出草案。
卫福部今年四月预告《社会救助法》修正草案,却被26个团体批评九大不足,社会救助及社工司今日(4)下午邀集各地方政府、民间团体及专家学者,召开首次研商会议,针对取消虚拟制度、放宽人籍合一、家户合计等意见,进行将近3小时的讨论。
妇人小萱(化名)主张,因为每月食衣住行,加上医疗等支出需求,导致她的经济十分困窘,而她所生的一对儿女均已成年,并且她过往都有扶养他们,因此依民法第1114条、家事事件法第125条规定,请求孩子们按月给付扶养费2万元,直到她死亡之日为止。
嘉义一名男子阿国(化名),因年老加上无业也无收入,已无法维持基本生活,想要申请社福补助时,经社会局告知,他孩子的所得超过标准,因此不予准许补助,阿国便向法院声请,依111年度最低生活费标准,请求他的孩子每月给付必要生活费1万7076元,直到他死亡之日为止。
根据劳保局公布2023年劳保老年年金统计指出,当年请领件数达174万2093件、较上一年度增加14万4531人,请领年龄则略延后至61.35岁,平均请领数额为1万8824元,比台北市最低生活费标准的1万9649元还低。劳团建议,年金改革应提高每月投保金额,但超出最高级距的年金给付率应下降,让高薪劳工协助低薪劳工,且劳退新制的雇主提拨应提高至8%以上,受雇劳工合计才有可能达约3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