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气候对话的搜寻结果,共10笔
风灾豪雨揭偏乡「气候弱势」,建议引进创新财务工具打造韧性支援。
中美气候会谈登场,美国气候特使波德斯达(John Podesta)于4日至6日访问中国,与中国气候变迁事务特使刘振民讨论展开双边务实合作等议题。但专家担忧,美国总统大选将于11月初举行,选举恐将破坏中美两国努力达成的气候领域成果。
西方国家抨击中国透过补贴政策,把廉价电动汽车销往海外,大陆总理李强反驳,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不是「补」出来的。大陆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则呼吁美国,「电动车加税」引入气变谈判,不利全球合作。德国交通部长维辛也支持中国,批评欧盟的关税政策是破坏性做法。
世界经济论坛第15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25日在大陆辽寧大连开幕,大陆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表示,中方并不希望美国把加徵新能源车关税的问题,引进到多边气候变化谈判中,并希望透过双边谈判解决。谈到气候合作的前景,他也坦言,「明年地缘政治局势或将更紧张」。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欧寻求稳定中欧关系之际,在中美关系方面,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也于7日率团启程前往美国,会见美国气候特使波德斯达(John Podesta),重启双边气候会谈。这也是美中新任气候特使首度正式会晤。
赖清德胜选后的第一个星期,虽然出现诺鲁断交、大陆军机压境、国安单位针对台独发出严厉警告等施压行为,但未出现明显的「地动山摇」,背后有3个原因:第一,美中高层沟通顺畅,关系稳定;第二,大陆冷静评估;第三,赖清德在两岸议题上保持安静。但当下的「平静」能否持续仍是未知数,毕竟上述3个原因并不稳定。
赖清德胜选后的第一个星期,虽然出现诺鲁断交、大陆军机压境、国安单位针对台独发出严厉警告等施压行为,但未出现明显的「地动山摇」,背后有3个原因:第一,美中高层沟通顺畅,关系稳定;第二,大陆冷静评估;第三,赖清德在两岸议题上保持安静。但当下的「平静」能否持续仍是未知数,毕竟上述3个原因并不稳定。
国教行动联盟、全国家长会长联盟暨57个教育团体14日举办教育政策座谈会,国民党、民眾党以预录影片、视讯等方式参与,但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阵营却临时缺席。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竞办批赖漠视教育;民眾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阵营则质疑,柯的片段在公共电视被消失,要求文化部调查。
国教行动联盟、全国家长会长联盟暨57个教育团体14日举办教育政策座谈会,国民党、民眾党以预录影片、视讯等方式参与,然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未派代表,引发主办单位批评「未能将攸关孩子未来发展的教育政策列为优先考量」。侯友宜竞选办公室发言人吴亮贤表示,赖清德先前临时缺席气候论坛,这次直接漠视孩子教育,难怪赖清德曾说「我要选的是未来4年总统,不是未来10年」,如此「赖」皮语录,早已自曝心中没有下一代。
《联合国气候变化架构公约》缔约方会议11月30日将在阿拉伯联合大公国召开,为期近两周,近两百个国家的领袖、外交官及气候特使将与会出席。外界关注,美中这两个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能否在本届峰会克服分歧,在气候变迁问题上取得共识?自由亚洲电台引述学者分析称,美中气候合作面临重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