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沼渣的搜寻结果,共26笔
屏东科技大学今(26)日与环境部、农业部共同签署「永续能源与气候变迁研究发展示范中心」合作备忘录(MOU),藉产、官、学、研合作,未来示范中心将透过适当的生质能绿色技术,将畜牧业所产生的粪尿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以达生物质资源永续利用最大化,创造环境与经济的永续价值。
环境部规定今年底前养猪场的沼渣沼液再利用比率须达5%,因小型养猪户多是上年纪的老农经营,云林县养猪协会、县府、中央共同打造1辆集运浇灌车,服务资源化尚未达标的260家小型养猪户,把发酵后的猪粪尿运到农田浇灌。
因应环境部规定今年底每一场养猪场的沼渣沼液再利用比率须达5%,云林县养猪协会、县府、中央共同打造一辆集运浇灌车,服务尚未达标的260家小型养猪户,把发酵后的猪粪尿运到农田浇灌。
环境部近年积极推动畜牧业绿色转型,今年底将强制畜牧小厂资源化目标比率达到5%。为进一步加速畜牧业将废弃污染转化为能源,环境部规划推出「畜牧粪尿能资源化沼气发电奖励计画」,奖励畜牧场提升施灌比率及沼气发电技术。
屏东县政府为推广在地特色畜禽产品,30日起在物产馆以猪、牛、鸡为主题,推出为期3周的「南方沃野WOW YA!」永续农业系列推广活动,不少在地业者藉此分享永续发展的成功案例,如让粪土变黄金。
云林县有近1200户养猪户,偷排猪粪废水的情形仍存在,尤其以新虎尾溪的污染状况最为严重。云林县环保局规画把新虎尾溪河道做成平面再生水库,处理过的畜牧废水可回收农业灌溉用「尾水」及与雨水成为再生水源,云林县府、台塑企业、云科大、虎科大28日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
云林县养猪户有近1200户,有一些仍偷排猪粪废水,以致新虎尾溪污染严重,另外农业灌溉用「尾水」严重浪费,云林县环保局规画把新虎尾溪河道做成平面再生水库,处理过的畜牧废水、灌溉尾水、雨水成为再生水源,云林县府、台塑企业、云科大、虎科大今(28日)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
环境部自2017年12月修正发布新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检测申报管理办法,对于大小型畜牧场都有明确规定畜牧资源化达成5%的期程,苗栗县府政环保局多年持续推动辅导各畜牧场推动畜牧资源化,目前全县畜牧场达资源化5%业者已达86%,环保局呼吁部分畜牧场尚未提出畜牧资源化申请,应在期限内完成,以免受罚。
环境部今20日发布「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检测申报管理办法」部分条文修正,由于国际趋势已对药物和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质採行废水检测及削减管理,因此对一定规模医院及医学中心、科学园区污水下水道系统及制程有使用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质之事业等,新增每年检测申报,连续2次不符监测值时,应提出执行自主削减措施。
屏东万峦清波畜牧场去年7月由卜蜂食品接手经营管理,目前饲养1000多头猪,未来规画可容纳1万头猪,但畜牧场尚在改建中,恶臭与污水排放已造成隔邻玛家乡排湾村民困扰,向立委卢县一陈情,立院环卫召集人立委苏清泉13日与环境部长彭启明到现场会勘,要求业者改善。
台湾酪农多为小农经营,成本高,难用价格面对纽西兰牛乳。屏东科技大学动物科学与畜产系副教授吴锡勋建议,酪农必须扩大农副产物利用、政府促进产业升级;立委徐富癸、屏东县议员黄明贤则认为,进口乳应标示为长效乳,才能与国产鲜乳区隔,消费者才不会被误导。
为整治东螺溪生态廊道环境及改善水质,彰化县政府争取中央补助7.65亿元,规画设置畜牧粪尿多元利用资源化共同处理中心,不料遭所在地居民强烈抗议。彰化县长王惠美15日在溪湖镇举办的羊肉节活动中,呼应溪湖镇长何炳桦所说「坚持做对的事」,强调只要是对的事就应加速推动。
为整治东螺溪生态廊道环境及改善水质,彰化县政府争取中央补助7.65亿元,规画设置畜牧粪尿多元利用资源化共同处理中心,不料遭所在地居民强烈抗议,地方纷争不断。彰化县长王惠美今天在溪湖镇举办的羊肉节活动中,呼应溪湖镇长何炳桦所说「要坚持做对的事」,强调只是对的事,就应加速推动。
云林县畜牧粪尿资源化已有835场,施灌农作物面积2143公顷,猪牛粪尿废水变成肥料,浇灌文旦、玉米、大蒜、芋头、小麦等,适逢中秋佳节,环保局鼓励购买环保浇灌作物,替代常规烤肉食材,用实际採购行动支持环保。
云林县畜牧粪尿资源化已有835场,施灌农作物面积2143公顷,猪牛粪尿废水变成液肥浇灌文旦、玉米、大蒜、芋头、小麦等,适逢中秋佳节,环保局鼓励购买环保浇灌作物,替代常规烤肉食材,用实际採购行动支持环保。
台南市柳营区被称为「乳牛的故乡」,在产官学研公私协力下,设立全国首座酪农畜牧粪尿处理中心,1日正式启用,出资兴建的21户酪农户入股当股东,一同与公部门为环境努力;环境部长彭启明1日南下参加启用剪彩仪式,大讚这是公私协力的好典范,希望复制到全国。
台南市柳营区八翁里是全台最大酪农区,在产官学研公私协力下,诞生全国首座酪农畜牧粪尿处理中心,不仅解决当地长期无法有效改善的畜牧废水问题,处理过程产生的沼气还能发电,环境部长彭启明1日南下参加启用剪彩仪式,大讚这是公私协力的好典范,希望复制到全国。
黑水虻不只吃厨余,台中市水资源回收中心率先尝试利用养殖「黑水虻」,每日可去化1吨废污泥,减少碳排放量,且幼虫到成虫前再利用仍能友善循环,去年11月试运转迄今,成效良好;台中市外埔生态园区也将推动黑水虻去化沼渣计画,有机会成为全国黑水虻处理沼渣再利用的示范基地。
黑水虻幼虫除能分解食物垃圾,可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还能吃污泥、沼渣,降低环境污染;中兴大学昆虫学系教授黄绍毅说,黑水虻「业务范围很广」,亦可转化成为有价值的产品,欧美更用在保养品及人类食品、保健品上,若能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上法规松绑,可创造「零废弃循环经济」。
畜牧业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大幅改善农村经济,也衍生排放废水、异味等问题,多年来,县府开启辅导机制,制定相关政策,环保技术升级,大幅改善这些难题,我们也建置了首家「畜牧粪尿集中资源化处理场」,解决畜牧业与环境的矛盾,落实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