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混动车的搜寻结果,共34笔
据《界面新闻》报导,曾经以省油耐用且经济实惠而着称的韩系车,如今正在被中国消费者遗忘。市场份额已经从2013年的8.8%,降到2024年的1%。这一年,现代与起亚在中国一共卖了32万辆新车,仅相当于比亚迪月销量的九成。
机车产业迎电动化与低碳转型潮,除三阳已发布PE3增程式电动机车,光阳今年米兰机车展(EICMA)也发表首创「TRI-POWER TECHNOLOGY三向动力科技」,并推出首款导入该技术的白牌油电混动车People R Hybrid 125。光阳董事长柯俊斌表示,此次展出三款新世代车款均已进入量产,明年初将率先在欧洲上市,全球代理商及子公司订单已陆续开展。
大陆今年国庆假期首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新能源车充电桩即迎来排队叫号现象。有网友反映,从9月30日晚至10月1日凌晨,进出北京、杭州、武汉、长沙及广深等地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排队等待时间长达1至4小时。为维持秩序,不少服务区开始实行排队叫号制度。
据观察者网报导,「我能感觉到一种趋势,日本车企的竞争力正被一点点削弱,发展势头也在逐渐消失。」德勤东京分所汽车业务负责人平井学(Manabu Hirai)说。「中国电动车的崛起,撼动了日本皇冠上的明珠」,英国《金融时报》9月30日发表的文章指出,中国电动汽车正对日本汽车产业造成严重衝击,其中比亚迪全球销量已超过本田和日产,目标直指领军者丰田。
近期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工厂的首辆汽车正式下线。据比亚迪巴西分公司高级副总裁巴尔迪(Alexandre Baldy)透露,新厂将在近日内启动产线,并争取在今年组装五万辆汽车。他表示,新厂将在未来一年用完全散装组装的方式生产车辆,后于明年7月全面投产。
据观察者网报导,当地时间7月1日,川普政府「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改革法案靠万斯「决胜一票」,在国会参议院闯关成功,提交给眾议院表决。据美国《纽约时报》2日报导,参议院版本的「大而美」法案,将在2027年底之前逐步取消对美国清洁能源产业的税收优惠和补贴。随即,美国太阳能和电动汽车等产业哀号,若法案表决通过,相关产业将。
中国新型混合动力99式主力战车已开始进行实地测试,这款搭载柴油与电力系统的原型车,展现中国在装甲科技领域持续突破的成果,可说是融合了其在全球电动车产业的领先优势,从高效能电池储能产业,到热能管理技术,中国民用科技强项,正在逐步进入军事领域。
与全球其他市场相比,美国在电动车的普及上明显落后。美国汽车协会(AAA)的最新年度调查报告为此提供了答案:美国民眾对电动车的兴趣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持续下滑,购买电动车的意愿从2022年的25%骤降至今年的16%,写下自2019年以来的最低纪录。
最近美国与中国关税谈判告一段落,让全球财经界都暂时松了一口气,中国商品将重新地在世界各国流通。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比亚迪,因为马斯克形象败坏造成特斯拉严重滞销,让这家新兴车企快速登上新能源车世界第一的宝座。虽然其业务扩展如日中天,但长期压榨供应商拖欠货款在大陆早已眾人皆知,这不仅会影响比亚迪未来的发展,还可能让中国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因恶性竞争而走向衰败。
大陆《环球时报》17日引述市场研究机构Rho Motion 15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月包括纯电和混动车型在内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提升,其中中国大陆和欧洲的销量领涨全球。具体数据显示,上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70万辆,同比激增29%。第一季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10万辆。区域细分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3月销量接近100万辆,第一季销量达240万辆,同比大涨36%;欧洲新能源汽车3月销量40万辆,同比大涨24%,第一季销量达到90万辆。
在全球车市电动化加速与部分国际车企逐渐衰退的背景下,大陆新能源汽车凭藉其产能、价格与技术优势,已逐渐于国际车市占有一席之地,其中比亚迪近年来的优异表现更是直接威胁电动车龙头特斯拉的地位。
参观车展的民眾都知道,在展场人员的介绍下,会上车试坐并了解车上设备,而车展的车辆基本上都不会让民眾有机会发动,但总是会发生例外!近日在大陆的车展,就发生撤场时车辆暴衝事件,现场多辆展示车遭撞毁,还有一人受到轻伤,整起事件有关单位还在调查中。
在全球车市电动化加速与部分国际车企逐渐衰退的背景下,大陆新能源汽车凭藉其产能、价格与技术优势,已逐渐于国际车市占有一席之地,其中比亚迪近年来的优异表现更是直接威胁电动车龙头特斯拉的地位。
大陆央视报导,近年来,中国大陆国产汽车越来越多。轿车、越野车、商务车,纯电车、混动车、增程车,出行领域大陆「国货之光」已频繁出现在大陆民眾生活。
近日中国大陆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5年2月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指出,大陆汽车市场二手车的保值率以中大车型保值率较高,日美系燃油车保值率最稳健,而中国国产电动车保值率最低。
儘管面临外部关税压力,但大陆电动车仍大举「出海」。国际汽车研究机构Rho Motion的最新数据显示,儘管面临欧盟加徵关税等国际贸易壁垒,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在2月以76%的同比增长引领全球电动汽车消费热潮。
儘管面临外部关税压力,但大陆电动车仍大举「出海」。国际汽车研究机构Rho Motion的最新资料包导称,儘管面临欧盟加徵关税等国际贸易壁垒,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在2月以76%的同比增长引领全球电动汽车消费热潮。
随着全球汽车业电动化转型加速,自2015年起,大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大陆新能源汽车产量更是首次突破年度1000万辆。在销量部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4年全年大陆新能源车总销量预计将超过1200万辆。但削价竞争并非长久之计,智慧驾驶将是下阶段的决胜点。
电动车与混合动力汽车在近几年增长非常快速,但统计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受到消费者青睐并非全球的共同现象。据陆媒报导,2024年前11个月全球新能源车销售量达到1607万台,其中新增加的新能源汽车数量,有95%都是中国消费者所贡献。至于这是由于中国消费者特别崇尚新科技?还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价格特别吸引人?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路透报导,欧盟关税大棒挥向中国电动汽车。中国大陆汽车制造商因应欧盟大举提高电动汽车关税,正加紧出口混合动力汽车到欧洲,并计画推出更多车型。因欧盟贸易保护措施不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一些制造商已将生产和组装转移到欧洲,以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