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照护人才的搜寻结果,共38笔
您曾听过臺湾战后第一代建筑巨擘高而潘先生为护理教育,设计1960年代初现代运动思潮下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吗? 国立臺北护理健康大学「城区部文教大楼」,与「臺北市立美术馆」同为潘的作品,在108年获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公告指定为直辖市定古蹟,保护的不只是建筑本体,还有臺湾悠久的照护歷史。
元智大学10月2日举办「医护学院揭牌典礼」,由廖庆荣校长主持,象徵学校在智慧医疗教育发展上迈出重要一步,典礼气氛热烈,现场师生与贵宾共同来见证元智迈向理工与医护跨域融合的新里程碑。
台湾迈向超高龄社会,医疗照护人才出现缺口,国立暨南国际大学获教育部核准,将于115学年度设立「学士后护理学系」与「智慧健康管理硕士在职学位学程」,学生在学期间能到海外实习、参访、当交换生,有利跨领域转职,还能缓解照护人力不足,并整合科技引领智慧医疗新浪潮。
为让远道而来的侨生能在台湾生活得更安心,圣约翰科技大学乐龄福祉与健康促进系余易旗老师,特别与「壮阔台湾联盟」携手合作,开设一门别具意义的「侨生专班紧急应变课程」。课程不仅涵盖急救与防灾知识,更强调实际操作与应变能力,帮助学生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照顾自己,也能守护身边的人。
晶片驱动生医及农业升级迈步!国科会自去年起推动「晶创台湾方案」,运用我国成熟制程晶片产能,成功开发温室授粉与採摘自主移动机器人、胸腔科自动导航机器人,并迈入商转落地阶段,副主委陈炳宇24日透露,初估相关晶片延伸产值达1亿元,促进投资金额约14亿元,已有初步成果。
行政院25日举办2025年度「生技产业策略谘议委员会(BTC)」预备会议,确定2025生技产业策略谘议委员会将于8月25日至27日登场,会议主轴为「臺湾永续力 生医新动能」。
台湾居护公司承袭荷兰Buurtzorg邻里照护理念,融合亚洲华人文化,独创「以人为本」的智慧长照模式,致力于产业升级与市场规模化发展。
裕隆(2201)篮球队勇夺2025超级篮球联赛冠军,成功三连霸,夺下队史第8座SBL总冠军,裕隆集团执行长严陈莉莲亲临现场剪下象徵冠军的篮网,LUXGEN n7与裕隆集团篮球队,同时摘下台湾电动车月销冠军与SBL总冠军。裕隆集团第一季财报同步公布,裕隆、中华(2204)首季EPS均降至两年以来单季低檔水准,裕日车更转亏,周五整车族群走势续疲,裕日车、裕隆盘中股价跌逾1%。裕隆、中华、裕日车、裕融(9941)也将于5月21、22日召开法说会,说明后续展望。
今年以来国内车市买气趋弱,影响车厂首季获利表现,裕隆8日公告第一季财报,税后纯益4.36亿元,每股税后纯益(EPS)0.83元,不如去年同期。不过,法人乐观随着三菱宣布将与鸿华先进合作,採用其设计与制造管理,并由裕隆三义厂生产外销,将有助于后续营运。
2025超级篮球联赛SBL总冠军系列赛5月在板桥热血开打,裕隆集团董事长严陈莉莲带领裕隆集团展现「Team裕隆、 团结裕隆」气势,于总冠军赛中以拚搏气势、团队韧性,8日拿下最后一胜,连三胜顺利封王,完成三连霸及队史史上第八冠。
因应超高龄社会来临,长期照护人才的迫切需求,宜兰县圣母医护管理专科学校秉持「视病犹亲」的服务精神,致力于专业且充满人性关怀的照护人才培育,于113学年度第二学期,获教育部核准招收国际长照专班,由学校与长照机构合作培育优质的照护人才,也是国内专科学校投入长照国际专班培育人才之首例。
为推动青年职涯发展并培育在地医护人才,劳动部23日与仁德医护管理专科学校合作举办校园徵才博览会暨贾桃乐分馆启用,吸引多家医疗机构及逾千名学生参与,并宣布设立苗栗首座医护职涯体验中心。劳动部长洪申翰表示劳动部将为医护人才提供更多求职资源,并呼吁医疗机构改善薪资与劳动条件,促进医护人力留任确保医疗产业稳定发展。
南投县老年人口逾10万人、比例21.99%,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与愚人之友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基金会合作,开办免费的照服员训练班,25日结训将媒合工作,协助学员就业,透过产学合作为南投培育更多照护人才,强化长照服务体系,因应高龄社会的挑战。学员说,参加培训不仅习得一技之长,还能照护父母。
南投县老年人口逾10万人、比例21.99%,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因应超高龄社会,与愚人之友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基金会合作,协力开办免费的照服员训练班,25日结训将媒合工作,协助学员就业,透过产学合作共同为南投培育更多照护人才,强化县内长照服务体系。
因应人口高龄化趋势,照顾服务人力需求日益增加,新竹市政府推出照顾服务员训练专班,全年预计办理8班次,透过扎实的理论与实务课程,培育专业照护人才,训练期间也安排16家照顾服务机构举办徵才说明会,协助学员顺利衔接职场,投入长照行列。
圣约翰科技大学乐龄福祉与健康促进系正式启用 「乐龄自然照顾训练室」,提供结合自然照护与工学概念的专业训练空间。日本自然照顾协会下元佳子代表理事及福乐多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蔡俊明总经理等贵宾均出席揭牌仪式,期望透过友善设施与专业培训,改善照护环境、提升照护人员的职能,并降低人力流失率。
屹立台湾近一甲子的中臺科技大学,从医事检验、放射科学、医务管理三大科系起家,成为大健康产业的人才摇篮。然而,在少子化与产业变迁的衝击下,技职教育面临新的挑战。迎接即将到来的60周年,中臺该如何走向未来?现任校长陈锦杏以「医护专业(Medical care)、智慧管理(Intelligent management)与民生科技(Technology for livelihood)(MIT)」为核心,提出深化产学合作、强化永续发展、推动国际化的战略,带领学校开创新局。
远见杂志公布「2025企业最爱大学生调查排行榜」,国立臺北护理健康大学连续二年蝉联荣获医疗机构最爱全国第一;另1111人力银行公布2025年公立科技大学职场表现排名,北护大首次进步到第六名,以优质笃实的人才培育获得产业肯定。
因应臺湾即将迈入「超高龄社会」,教育部针对未来超高龄社会之照护人才需求,透过「建置区域产业人才及技术培育基地计画」补助国立臺北护理健康大学建立「智慧赋能人才培育基地」,于昨(22)日邀请产官学各界共同为该基地揭牌启用。
因应台湾即将迈入「超高龄社会」,教育部透过「建置区域产业人才及技术培育基地计画」补助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建立「智慧赋能人才培育基地」,今揭牌启用,将培育未来超高龄社会的照护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