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理化的搜寻结果,共1,201笔
赖清德总统11日宣布启动「333计画」,希望在未来30年内让台湾于物理、化学、医学3大领域中,至少新增3位诺贝尔奖得主。细数与台湾有渊源的华人诺贝尔奖得主,包括杨振寧、李政道、丁肇中及李远哲,其中李远哲是首位出生并成长于台湾的诺贝尔奖得主。(相关新闻刊A3)
诺贝尔奖是全球指标性奖项,根据瑞典炸药发明人诺贝尔留下的遗嘱而创立,自1901年开始颁发,迄今已124年。根据据诺贝尔官网显示,歷来共12位华人拿到诺贝尔奖,以科学类、尤其是物理、化学与医学为主。代表性得主几乎都在美国完成主要研究并取得国籍。
此次「和平推演」出题者黄介正理事长的3个想定,把兵推放在大国角力的架构下,且务实地针对几个可能的现实场景,推演出美中台都接受的两岸和平发展架构,这是远视愿景且聚焦实务的精彩赛局。
赖清德总统11日颁发「总统科学奖」给中研院院士梁赓义及叶均蔚,并宣布启动「333计画」,希望在未来30年内让台湾于物理、化学、医学3大领域中,至少新增3位诺贝尔奖得主。对此,立法院教育委员会民眾党籍召委刘书彬表示乐见其成,但也提醒赖政府「先好好正视教师荒问题」。
过去第一线与中共交手时,我常把一个问题放在心上,反覆思考以理解个别对手的思考模式:北京的内部政治如何左右了对台政策的执行?这次参与「和平推演」,依循此思考习惯试图寻求北京出招的理路,却也发现我过去经验窘迫之处:容易见树不见林。
赖清德总统今天提出未来30年内,目标台湾在物理、化学、医学3个领域内,至少能够增加3位诺贝尔奖得主。 中研院院士陈培哲表示,总统有这样愿景很好,但要看清楚现实,到目前为止完全看不出来可能人选,因为跟其他国家差距太遥远,望尘莫及。
赖清德今颁科学奖予中研院院士梁赓义及叶均蔚时宣布,未来30年内希望让台湾于物理、化学、医学领域,至少新增3位诺贝尔奖得主。精神科医师沈政男直言,台湾在顶尖期刊发表的论文篇数相当稀少,H-index排名29,应先提升,否则虽有豪情壮志也不可能实现。
总统赖清德于今(11)日颁发第13届总统科学奖时特别谈到,未来会持续做好基础科学教育,发展高教深耕,并加深与世界学术链结,同时也期望未来30年内,能在物理、化学、医学3大领域增加3名台湾诺贝尔奖得主。清华大学原子科学院院长叶宗洸直言,这是极度好高骛远的说法,执政党如今把研发经费都投到半导体产业,导致基础科学研究偏废,这个作法如果没改变,50年也培养不出1名本土得主。
全台闹教师荒,不少学校开会后仍在应徵教师。朝野立委今(11)天在质询时关注是否调整教师钟点费、导师费等议题?行政院长卓荣泰正面回应,表示对教师的待遇应该更合理化,但考量到国中小属于地方自治事项,若现在要调整未来人事费的支应,一定要地方政府愿意,中央才能定一个方式,否则又会变成「中央请客,地方埋单」。教育部长郑英耀表示,预计在12月底提出相关方案。
苗栗一名房东于去年9月间,无故进入女房客房间抄电表,并以手机拍下她与男友熟睡的画面,遭女房客报警提告。房东辩称,因租赁契约附注条款中载明「房客不得随意让他人留宿,房东得进入房间抄电表」,他只是想拍照作为证明。不过,最终房东被依住宅罪、窃录他人非公开活动罪,判处拘役45日,缓刑2年,并于判决确定6个月内赔偿女房客4万5000元,可上诉。
赖清德总统今天颁发「总统科学奖」予中研院院士梁赓义及叶均蔚,并宣布,在未来30年内,希望让台湾于物理、化学、医学三大领域中,至少新增3位诺贝尔奖得主。这也是赖清德继昨日启动「台湾桥梁计画」后,再提出具体科学发展愿景,展现政府推动科研与教育的长期战略。
川普的5天亚洲行旋风式登场,却在最关键的多边峰会缺席。他的选择不只是外交策略,更是人格政治的再现。他以个人风格主导外交节奏,将万圣节派对塑造成比APEC更值得出席的「仪式」,这种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表态。
生成式AI崛起,制造业正从自动化迈向智慧化,数位孪生与云端AI成为转型双引擎。科技业领袖一致认为,台湾若能结合算力优势、制造实力与开放创新生态,将在全球智慧制造竞赛中持续领跑。
美国眾议员、眾院军事委员会成员史密斯(Adam Smith)近日出席华府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座谈。他评估台海安全情势与一两年前相当,目前未见证据显示台湾意图独立、直接挑战大陆,认为北京以此为藉口合理化强硬行为,邀台参与环太军演(RIMPAC)则是展现多国支持台湾的讯号。
川普的5天亚洲行旋风式登场,却在最关键的多边峰会缺席。他的选择不只是外交策略,更是人格政治的再现。他以个人风格主导外交节奏,将万圣节派对塑造成比APEC更值得亲自出席的「仪式」,这种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表态。
美国奥勒冈州波兰地方法院最新裁决,川普总统「无权」向奥勒冈州波特兰市(Portland)部署国民兵部队。因为川普与联邦政府的理由过于勉强。原本法院就有一项临时法院命令,也是禁止国民兵进入波特兰,而现在命令己成为永久性裁决。
新北市芦洲区涌莲寺7日举行观音佛祖出家纪念日遶境活动,刚发布新形象照、有意争取国民党提名的新北市副市长刘和然代表市长侯友宜参香祈福;而民进党选对会建议徵召参选新北市长的立法委员苏巧慧也在现场,2人同台,为宗教遶境活动增添政治味。
美国最高法院5日召开听证会,就川普能否援引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IEEPA)课徵对等关税,让原告与被告美国政府进行辩论,此案牵动川普对各国关税措施的存续。听证会持续将近3小时,令人瞩目的是,保守派、自由派大法官都对川普关税的合法性提出质疑,部分保守派法官还提出相当尖锐的提问。接下来9位大法官将闭门起草判决意见,预料数周至数月内宣判结果,以下综合《纽约时报》、《国会山庄报》、雅虎财经报导,整理本次听证会5大重点,能一窥大法官的思路及倾向。
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经营管理顾问机构「财团法人中国生产力中心」(China Productivity Center, CPC)于昨(5)日欢庆70周年,举办「成长、共好、信赖的CPC」感恩论坛。总统赖清德亲临现场祝福。总统致词时表示,董事长许胜雄事业经营相当成功,他将自己成功经验,透过CPC辅导能量扩散到各个产业,对台湾贡献,可以说是有目共睹。总统也说,CPC不仅仅服务在地产业,更透过亚洲生产力组织(APO)参与,让会员国看见台湾的经营管理服务能量,让世界看见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