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产氢的搜寻结果,共96笔
长庚大学与明志科大今年首度联展2025年台湾国际智慧能源周(Energy Taiwan),精选五项具代表性的创新研发成果,涵盖绿能应用、智慧系统与永续技术等领域。两校期望深化与全球产学界的交流互动,拓展技术合作与国际链结契机,展现台湾高教科研能量与跨校协作的创新动能。
台湾绿色交通革命写下里程碑!本土企业自主研发的首辆国产氢能巴士30日在高雄市议会亮相,并举行启航典礼,随即从高雄港码头装船出发,将远征欧洲参展并接受国际认证,预计最快2027年第1季在台湾示范运行,氢巴强调零碳排,仅排纯净水,符合净零转型趋势。
台湾净零转型写下歷史新页!由本土企业氢谷动能自主研发的首辆国产氢能巴士,今(30)日在高雄市议会前举办启航典礼,这辆承载台湾绿色交通梦想的「氢巴」,将远赴欧洲参展并接受国际认证,预计最快2027年第1季在台湾示范运行,氢巴行驶过程强调零碳排放,仅排出纯净水。
上纬投控(3708)与台湾首台氢能巴士领导厂商氢谷动能签署合作备忘录(MOU),双方将在「氢能巴士及特种车辆的动力系统」领域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氢能产业生态链发展;双方结盟象徵氢能技术跨界整合,透过氢能供应与应用技术的整合,加速推动低碳交通与氢能产业发展,打造永续交通新蓝图。
上纬投控(3708)今(16)日与全台湾第一台氢能巴士领导厂商氢谷动能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MOU),双方将在「氢能巴士及特种车辆的动力系统」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氢能产业生态链的发展。
多年来国防科技研发成果持续转化为军民通用发展应用,不仅强化国防安全防务,同时也兼顾公共安全与民生需求。中科院军民通用中心科技专案推展组组长李德修指出,中科院今年展示「行动电解产氢发电系统」,成功克服「储氢合金」关键技术瓶颈,使该系统为完全国防自主研发,并在多元环境下稳定供电,不仅能支援前线作战及防灾任务,也可应用于民间应急与偏乡供电,提升国防及社会安全韧性能量。
「2025年臺湾创新技术博览会」昨日于臺北世贸1馆盛大登场,吸引来自19国、近450家厂商展出近1100件专利技术。国防部军备局、国防大学理工学院、国防医学大学及中科院等单位也个别展出「防高温火焰耐燃工作服」等多项展品,展现国防自主与前瞻科技的丰硕成果。
国立中央大学与国立中山大学跨校合作,在国科会支持下开发出新型高熵触媒,有效快速地大量降解氨废水并生成绿色氢气,为环境永续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此研究成果已发表于《npj | Clean Water》期刊。
晖盛(7730)以自主技术切入半导体、IC载板、印刷电路板(PCB)及新能源环保等应用领域,并逐步扩大市占。晖盛科技董事长宋俊毅表示,2奈米晶圆价值动辄上看3万美元,良率重要性不言可喻。电浆技术的黄金时期来临,未来会有更大发挥空间。
BMW集团正在推出同时拥有五种不同的传动系统技术选择的车系。新款BMW X5将是首款为客户提供纯电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油、柴油和氢燃料电池技术的车系。HyMoS大规模氢能交通计划(Hydrogen Mobility at Scale)旨在促进大都市区氢生态系统和加氢站的发展,目标是在德国进行初步试点实施。
民进党政府能源政策一向抗拒核能,赖政府的第二次能源转型鼓吹之多元绿能洋洋洒洒天花乱坠,很容易误导一般民眾,以为减碳手段很多,并非一定要恢復核电不可。月前环境部曾举办数场「能源部门减碳旗舰行动计画社会沟通」,除光电、风电外,也详细介绍另外六项减碳科技。本文简要讨论此六项科技之各种问题如下:
核三公投落幕,因投票人数不足,延役案没有过关,但拥核反核票数比例将近3:1。公投后赖总统表示尊重社会意见,指示台电在相关法规公告后,启动现有核电机组自我安全检查,定期向社会报告风险与进度,若符合标准就依法送核安会审议。个人十分赞同赖总统的务实态度。
中央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与永续与绿能科技研究学院师生团队,由永续学院去碳学程主任洪纬璇带领,于东元科技文教基金会与台湾大学所主办的「2025 Net Zero Tech 净零排放科技国际竞赛」中,以作品「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System for Catalysts and Electrolysis Equipment」,荣获国际组冠军殊荣。
在净零碳排与ESG永续浪潮下,半导体制程升级不再只是效率与良率的竞逐,更是企业责任与环境使命的实践。
中兴电(1513)看好氢能市场前景,携手弘鉅汽车于22日发表首款氢能电动巴士,预计年底前先出货5辆氢能电动巴士给首都客运,并在明年量产,瞄准首都客运4、5千辆巴士逐年汰换商机,中兴电也计画协助首都客运在场站建置加氢设备。
中央政府为达成2050净零碳排目标,喊出要率先在2030年达成市区公车电动无碳化目标,交通部与财团法人车辆安全审验中心,今(22)日在高雄展览馆举办「大客车净零移动论坛」,吸引超过500位产官学研代表与会,现场展出国内业者研发的9辆电动巴士、3辆台日韩业者的氢能巴士,并开放民眾试乘体验。
东联(1710)、中石化(1314)为强化利基转型能量,推动电池、半导体、5G通讯等应用商机。东联将制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收再制成高纯度CO2,供应工业、食品及电子产业,其中半导体等级CO2已开始稳定供应,毛利率远高于工业及食品级,有助提升整体获利。
强化利基转型能量,东联(1710)、中石化(1314)推动电池、半导体、5G通讯等应用商机。东联将制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收再制成高纯度CO2,供应工业、食品及电子产业;其中,半导体等级CO2已开始稳定供应,毛利率远高于工业及食品级,有助提升整体获利。
大陆商务部、科技部日前调整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引发美媒关注。据观察者网引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7日报导称,其中部分限制似乎主要针对的是电动汽车电池生产的上游工艺技术,中国旨在通过此举巩固其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美国《华尔街日报》分析认为,中国正试图提高外国公司取得中国领先技术的门槛。
为确保新能源电池技术持续领跑全球,大陆商务部会同科技部15日公布最新调整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新增「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纳入限制类技术条目。公告指出,因该技术在敏感领域正愈来愈多地得到应用,纳入限制类有利于统筹发展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