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发现父亲的搜寻结果,共86笔
如樱花熬不过仲夏
真是哀伤中秋节!新竹市1名四旬男子本月初因体弱倒卧家中,他的1对10岁双胞胎兄弟以为父亲只是睡着了,直到隔天仍叫不醒才赶紧向老师求助,消防救护人员到场后,发现父亲早已身亡,3人无法过今年的中秋团圆夜,让老师与救护人员也鼻酸。
高雄旗山一处偏僻空地28日清晨惊传父女命案,74岁郑姓男子与46岁女儿倒卧车内,腹部均有多处刀伤,女儿当场死亡,父亲重伤送医。现场虽留有遗书,女儿看似「加工自杀」,但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法医科主任高大成分析,从伤势、现场痕迹到可能的药物使用,皆显示他杀嫌疑重大。
陈姓女子因长期照顾父亲,经济、心理压力庞大,2023年1月以椅脚或徒手殴打父亲,导致父亲病发横纹肌溶解症等症状后死亡,被依家暴伤害致死罪起诉。新北地方法院审理后认为陈女除了照顾罹癌父亲外,还需负担家中开销与医疗费,心力憔悴,且对犯行坦承,符合「情堪悯恕」减刑条件,量处4年9月徒刑。可上诉。
长辈突然出现失智情况,且以极快速度恶化,就要当心是不是其他疾病引起。医师陈志金分享案例指出,一位两个月前还能下田的80岁长者,动作突然变慢、讲话不清楚、开始认不得子女,一开始以为是罹患失智症,但因退化速度过快,照了断层才发现是左侧慢性硬脑膜下出血,病因正是两个多月前撞到头所致。
高雄市茄萣区一处鱼塭工寮,今(10)日一名79岁陈姓老翁,为修理鱼塭抽水马达,疑似因电线漏电,遭51岁的儿子发现父亲手握电线已没有回应,担心是漏电不敢大意,通报警消到场救援,经断电后确认老翁已失去生命迹象,并发现有触电痕迹,详细死因警方已报请地检署相验厘清。
一名网友在网路上发文表示,自己的父亲最近沉迷交友软体,竟误信女网友玩起裸体视讯,没想到遭对方截图勒索10万元,没想到父亲没有报警,还说给钱就好,让网友相当傻眼上网发文抱怨。
今年夏天异常炎热,日本也出现高温,东京一名72岁老翁因为不喜欢浪费电,在6月中暑过世。他的儿子在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父亲竟留下2480万日圆(约新台币510万元)的遗产,不禁后悔过去每年寄给老父亲30万日圆(约台币6.2万元),应该用别的方法让父母开冷气,直呼父亲不该这么节俭,把这笔钱存下来,不然应该能活得更长久。
一份遗嘱本应是传承爱与祝福的媒介,但有时却因遗嘱分配过于不公,损害到部分继承人的权利。民法为了保障每位继承人的基本权益,设有「特留分」制度,也就是俗称的「最低继承保障额」。
大陆浙江苍南发生一起令人鼻酸的悲剧。一名2岁男童因母亲突然去世,在家中陪伴母亲遗体多日后才被邻居发现。当警方进屋时,孩子身上早已沾满屎尿,不哭不闹,只是不断伸手拍着母亲的手臂,似乎仍期待回应。
大陆河南郑州王姓女子近日爆料,84岁的父亲在退休后每月领有约8000元人民币(约新台币3.5万元)退休金,2年前坚持与家人分开住,并自行找了一名「保姆」。20天前父亲突发疾病住院,现已无法正常沟通,家人查看其银行卡后却惊觉,帐户仅剩149元人民币(约新台币650元),怀疑多年积蓄已被「保姆」转走。
据《人民日报》报导,侵华日军「荣字1644部队」队员后代、77岁老人竹上胜利表示,近期日本国立公文书馆首次公开「荣字1644部队」整本留守名簿。他对日本侵华战争中牺牲的中国人表示沉痛哀悼,至今日本国内仍不时出现否认、美化侵略歷史的言行,强调罪行就是罪行,该反省就得反省,日本政府应该向中国真诚地道歉,更称「在我有生之年将继续努力向世人揭露歷史真相,以避免悲剧重演。」
儿盟昨公布调查显示,超过4成的爸爸呈现中度以上忧郁,主要压力来源为经济问题,且小孩出生后,近8成爸爸坦言家庭支出明显增加,难以应付家庭开销,尤其今年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加剧家庭生计问题,更有2成3爸爸表示工作、收入或投资受到影响。董氏基金会引述《美国预防医学期刊》的研究指出,父亲若罹患忧郁症却未获诊断或治疗,对孩子的社交和行为的负面影响可能持续数年。
这是第三次为《逆旅》写序了,一本书能有三序,证明它未被时间遗忘,身为作者的我自然应当欢喜,但除此以外,却是一言难尽的感慨。
前台大医院院长林芳郁罹患失智症令人震惊,曾任教东海大学40年的薛姓教授,4年前也被诊断罹患中度失智症;他的女儿、云林科技大学电子系教授薛雅馨与团队研发可安抚失智症患者的机器人婴儿,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延缓认知衰退,也让家属有喘息空间。
前台大医院院长林芳郁日前证实罹患失智症令人震惊,曾任教于东海大学中文系40年的薛姓教授,4年前也被诊断罹患中度失智症,他的女儿、云林科技大学电子系副教授薛雅馨与团队研发可安抚失智症患者的机器人婴儿,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延缓认知衰退,也让家属有喘息空间。
我在某个房间醒来。房里唯一的小窗被遮蔽着。这里即便是中午,也没有一丝阳光穿入。床铺上留有冰冷冷的汗水。躺在上头,我赫然想起,父亲是在夏天时消失的。是那种温暖而多雨的夏天。
印度北方邦蓝布尔(Rampur)近日传出一件荒谬人伦事件,一名55岁男子沙基尔(Shakeel)竟与原本为自己17岁儿子安排婚事的未婚妻私奔成婚,震惊全家,并引发当地社会热议。
日本高龄社会诈骗案件频传,许多老年人因孤独或资讯落差成为目标。一名女子返家探望85岁的父亲时,惊觉父亲竟在不知不觉间被骗走1000万日圆(约新台币207万元),让她心疼又自责。这起案例凸显长辈财务安全与家庭陪伴的重要性。
一名年过三旬林姓男子透过网路交友软体,将一名国中少女骗上床怀孕后,被少女父亲报警提告,林男在法庭上供称,愿与被害人结婚并抚养孩子,但法院调查发现,孩子诞生后就被社会局安置,林男不但不愿与少女家人谈赔偿和解,也没有出面认领或扶养孩子,因此法院认定他只是空口白话,依妨害性自主等罪判刑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