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盛钢桶的搜寻结果,共08笔
中钢为一贯作业炼钢厂,全年生产供应国内各项基础建设、产业发展与国防科技所需的优质钢材,近年来除了积极开发精致钢品及研发低碳生产技术,在钢铁冶炼过程所使用的材料也持续推动国产化,例如生产制程应用于各式炉体的耐火材料已成功建立自主供应链,整体进口替代率超过70%。除耐火材料之外,中钢集团每年约需要2,500吨的「滑门砂」,该材料是炼钢浇铸作业前,先用来阻绝钢液接触盛钢桶底部滑板的乾式辅料,中钢多年来携手集团子公司高科磁技(以下简称:高磁)精进滑门砂配方及建立客制化技术,目前集团使用滑门砂的自主供应率达90%以上,年产值约5,000万元,加上品质优异,不仅集团盛钢桶浇铸平均自然开口率逾99%,估算2020年至今也节省生产成本约4,000万元,近年更成功切入国内其他钢厂供应链,促进台湾钢铁产业提升竞争力。
营运、军工题材热络,中钢(2002)为一贯作业炼钢厂,全年生产供应国内各项基础建设、产业发展与国防科技所需的优质钢材,近年来除了积极开发精致钢品及研发低碳生产技术,在钢铁冶炼过程所使用的材料也持续推动国产化,整体进口替代率超过70%。除耐火材料之外,中钢集团每年约需要2500吨的「滑门砂」,中钢多年来携手集团子公司高科磁技(高磁)精进滑门砂配方及建立客制化技术,目前集团使用滑门砂的自主供应率达90%以上,年产值约新台币5000万元,加上品质优异,不仅集团盛钢桶浇铸平均自然开口率逾99%,估算2020年至今也节省生产成本约新台币4000万元,近年更成功切入国内其他钢厂供应链。
中钢利用人工智慧技术结合现场操作实务经验,近期成功开发「合金投料AI预测系统」,并先导入至炼钢一厂精炼站,以建置的AI模型依客户钢种产品订单推算钢液最佳合金添加组合,并建立投料异常警示功能。实测结果显示,经由模型建议投料产出的钢液不仅成分百分之百符合客户订单,一年更能降减约800万元合金成本。
中钢致力数位转型,近期成功开发「合金投料AI预测系统」,并先导入至炼钢一厂精炼站,以建置的AI模型依客户钢种产品订单推算钢液最佳合金添加组合,并建立投料异常警示功能。经实测显示,模型建议投料产出的钢液不仅成分百分之百符合客户订单,1年更能降减约800万元合金成本。
中钢(2002)利用人工智慧技术结合现场操作实务经验,近期成功开发「合金投料AI预测系统」,并先导入至炼钢一厂精炼站,以建置的AI模型依客户钢种产品订单推算钢液最佳合金添加组合,并建立投料异常警示功能。实测结果显示,经由模型建议投料产出的钢液不仅成分百分之百符合客户订单,一年更能降减新台币约800万元合金成本,力助中钢数位转型再向前跨出一大步。
中钢轧钢三厂第二连续退火线近期将退火炉内的300组燃烧器设置自主研发之智慧型感测器,并整合现场制程与程控电脑等资讯,成功开发「退火炉燃烧智慧监控系统」,并搜集燃烧器相关数据传输至「物联网平台」进行燃烧效率分析,大幅提升退火炉运作效率,不仅帮助退火炉每年减省300万元燃气成本,同时每年减碳560吨。
中钢(2002)轧钢三厂第二连续退火线近期将退火炉内的300组燃烧器设置自主研发之智慧型感测器,并整合现场制程与程控电脑等资讯,成功开发「退火炉燃烧智慧监控系统」,并搜集燃烧器相关数据传输至「物联网平台」进行燃烧效率分析,大幅提升退火炉运作效率,不仅帮助退火炉每年减省新台币300万元燃气成本,同时每年减碳560吨。
中钢(2002)建厂初期所需用的耐火材料(简称耐材)全部仰赖进口,为稳定耐材供应来源及品质,中钢于40多年前即开始推动耐材国产化政策,经过与国内厂商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国产化耐材替代进口比例已达70%以上,贡献台湾耐材产业年产值达新台币36亿元。此外,高炉炼铁需使用堵泥材进行出铁口开关控制,近年来受到原物料高涨及全球新冠疫情导致全球运输阻碍等影响,中钢自主开发不定形耐材技术,携手钡泰生产供应品质优良且性价比优于国外厂商的堵泥材,使得堵泥材的进口替代率从0%一举提升至35%,成功将可能面临的耐材缺料危机,化成建立自主供应链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