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碳排放权交易的搜寻结果,共20

  • 「不要只会抱怨被超越」COP30候任主席吁学习大陆应对气候危机方案

    「不要只会抱怨被超越」COP30候任主席吁学习大陆应对气候危机方案

    据观察者网报导,当地时间11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在巴西贝伦正式拉开帷幕。来自近200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商界领袖、民间团体齐聚一堂,共商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方案。

  • 贝伦气候峰会陆提3建议  把握正确方向  落实气候行动  深化开放合作

    贝伦气候峰会陆提3建议 把握正确方向 落实气候行动 深化开放合作

    大陆《环球时报》报导,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架构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召开前夕,贝伦气候峰会当地时间6日至7日,在巴西贝伦举行,主要议题包括气候与自然、能源转型、《巴黎协定》10周年评估、国家自主贡献与气候融资等。大陆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中国呼吁取消绿色产品关税。」成为多家外媒报导标题,丁薛祥在会上提出3点建议,包括把握正确方向、落实气候行动、深化开放合作。

  • 习近平宣布2035减排蓝图

    习近平宣布2035减排蓝图

     美国总统川普在联合国大会抨击气候变迁是一场「绿色诈骗」隔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地时间24日在同一会议上首次承诺消减温室气体排放量,凸显在对抗全球暖化上有别于美国,,特别是他强调个别国家逆流而动,但国际社会应把握正确方向等谈话,颇有暗批川普之意。

  • 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视讯致词  习近平 宣布新一轮自主贡献

    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视讯致词 习近平 宣布新一轮自主贡献

    新华网25日报导,中国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地时间9月24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讯致词。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到2035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36亿瓩;森林蓄积量达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主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

  • 严禁新产能  陆五部门联合发文:钢铁业未来2年年均增4%

    严禁新产能 陆五部门联合发文:钢铁业未来2年年均增4%

    据微信公眾号「工信微报」22日消息,近日,大陆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 陆提2027行业碳排总量控制 挑战仍大

     大陆作为全球最大碳排放国,持续推进减排政策。中共中央办公厅、大陆国务院办公厅25日公布政策意见显示,预计到2027年,将对碳排放总量相对稳定的行业优先实施配额总量控制。但有报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大陆煤电新增装机容量仍呈现大幅增长,减碳目标面临挑战。

  • 陆碳市场启动4周年 累计成交量破6.7亿吨 逾1888亿元

    陆碳市场启动4周年 累计成交量破6.7亿吨 逾1888亿元

    大陆央视报导,7月16日是中国大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交易四周年。大陆生态环境部透露,目前大陆碳市场总体运行健康有序,碳排放权的交易活跃度明显增强,市场对全社会减排成本的降低作用显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负责人指出,截至7月15日,市场累计成交量突破了6.7亿吨,累计的成交额也超过了462亿元(人民币,下同,约合新台币1888亿元),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 碳交易供需失衡 陆CEA价走低

    碳交易供需失衡 陆CEA价走低

     受供需失衡影响,大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全国碳市场)碳配额(CEA)价格近期持续走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资料显示,CEA价格在2024年11月达到开市以来的最高点每公吨人民币(下同)106.20元后,至今累计跌幅逾35%。

  • 陆碳市场扩容!首纳钢铁等3行业 新增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

    大陆央视新闻报导,中国大陆生态环境部26日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这标志着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

  • 借势碳市场激发新动能之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并行

    借势碳市场激发新动能之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并行

    在安徽芜湖一座水泥生产企业的露天矿山内,几辆用于石灰石运输的宽体车正在往来穿梭,有序运行。据瞭解,这是全球首个露天矿山领域的无人驾驶运输专案。这种宽体车採用纯电能源驱动和无人驾驶技术,既满足清洁运输的要求,又实现了矿山开採数位化。

  • 借势碳市场激发新动能之二:低碳意识深入人心  行业扩充有序推进

    借势碳市场激发新动能之二:低碳意识深入人心 行业扩充有序推进

    湖北的碳市场是中国大陆首批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一,像襄阳电厂一样的发电企业在这些试点市场经过几年探索,为进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累宝贵经验。2021年,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

  • 借势碳市场激发新动能之一:企业降碳、绿色技术创新三年有成

    借势碳市场激发新动能之一:企业降碳、绿色技术创新三年有成

    大陆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导,中国大陆成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三年以来,在推动企业降碳、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抗陆市逆境 台泥扩大绿金布局

    抗陆市逆境 台泥扩大绿金布局

     大陆水泥市场短期需求不振,西进水泥厂推动转型力抗逆境。台泥表示,将透过绿电、储能、低碳水泥等ESG策略来提振营运稳增长,19日并公布大陆可持续发展报告,将在大陆现有厂区推动包括太阳能发电、储能、废弃物协同处理、低碳水泥等方式,来降低成本、增加营收获利,并为未来碳交易做准备。

  • 《水泥股》台泥大陆可持续发展报告 英德、贵港年节电效益近1亿元

    台泥(1101)发布大陆可持续发展报告,预计今年底完成两岸水泥厂国际科学减碳目标SBT1.5度路径设定,并积极投入厂区光储整合系统建置,目前于台泥广东英德厂、广西贵港厂分别完成8MW、7.89MW太阳能发电系统建置,两厂区节电整体效益近1亿元,江苏句容厂也已规画建置光储整合系统。

  • 陆碳市场年报曝光 突显2关键字

    人民网 25日报导,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占中国大陆二氧化碳排放的40%以上……近年来,大陆碳市场建设进展显着,发展影响持续扩大,为全球碳市场建设贡献「中国方案」。

  • 陆全国碳市场成交额近270亿人民币 拟再扩大行业覆盖范围

    陆全国碳市场成交额近270亿人民币 拟再扩大行业覆盖范围

    大陆近年积极推进「双碳」目标。大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1年7月启动上线交易,截至15日,全国碳市场碳配额累计成交量达4.65亿吨,累计成交额近270亿元人民币,市场运行平稳有序。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压实企业碳减排责任、推动行业低成本减排、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等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

  • Amundi锋裕匯理 聚焦ESG责任投资

     受惠于科技快速发展、工业产能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亚洲扮演全球追求永续未来的关键要角。Amundi锋裕匯理亚洲区行政总裁王大智表示,亚洲绿色科技的蓬勃发展,彰显了促进环境永续理念落实、亦能确保经济韧性之投资需求的重要性。锋裕匯理优先发展全力支援前述双重目标的投资解决方案与服务,以推动亚洲区整体永续投资的稳健成长。

  • 专家传真-排碳有价时代 企业如何因应?

    专家传真-排碳有价时代 企业如何因应?

     「气候变迁因应法」于去(2023)年2月通过,同年8月臺湾碳权交易所(下称「碳交所」)揭牌,国际碳权交易平台也于同年12月启动,完成臺湾首批碳权交易,2023年可称为「臺湾碳交易元年」。

  • 陆碳抵消开张 年交易额逾兆人币

    陆碳抵消开张 年交易额逾兆人币

     近日,大陆首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达成,由中国海油购入的25万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将用于抵消能源生产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展望未来金融化后的中国碳市场,年交易额有望超过1兆元(人民币,下同)。

  • 大陆国常会拟发展银髮经济 优化老人福祉政策举措

    新华社报导,中国大陆总理李强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发展银髮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政策举措,审议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听取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汇报,讨论大陆《会计法(修正草案)》和《能源法(草案)》,审议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