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突变基因的搜寻结果,共26笔
62岁的陈女士因慢性咳嗽及背痛到医院就医,诊断为第四期肺腺癌,由于她的常见致癌突变基因检测为阴性,无法使用目前临床效果最好的EGFR标靶药物治疗。在医疗团队的建议下,接受微创手术取肿瘤组织做次世代定序基因检测,终于找到罕见的Met突变基因的标靶药物治疗,让病人有重生的希望,同时透过健保给付,帮助病人及家属减轻治疗费用的负担。
精准医疗成为癌症治疗趋势,癌症患者在寻找有效治疗方案的过程中,传统的基因检测已不再是唯一的工具。「替身医疗」技术,可透过在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协助癌患者筛选潜力治疗药物。国内一名患有「婴儿期大脑半球胶质瘤」的男婴,透过次世代基因定序搭配替身医疗找出药物,如今肿瘤持续获得控制,已准备上幼儿园。
药华药(6446)21日宣布,日本子公司已完成提交旗下新药Ropeg药品上市后用法用量变更申请,拟将现行仿单剂量,从原本100微克起,每两周增加50微克,调整为从250微克起,最快四周后即可达到目标剂量500微克的方案,预计一年内可通过,助力销售成长。
失智症(Dementia)是一个综合症状群,并不是单一疾病。它涵盖了多种疾病类型,主要影响记忆、思考能力、行为和日常活动的能力。失智症类型依占比高低依序如下:阿兹海默症(约60~70%)、血管性失智症(约15~20%)、路易氏体失智症(约5~10%)、额颞叶型失智症(约5%)和其他类型(约5%以下)。
近来「河南家族9人罹癌8人离世」成为对岸社群的热门话题。河南一名秦姓男子因咳嗽就医,被诊断罹患肺癌,而秦男家族三代共有9人罹癌,其中8人已离世,经医生分析发现,秦男家族带有「BRCA1/2」基因突变,导致罹患特定癌症风险大幅提升,若父母一方带有突变基因,子女有一半机率遗传到该异常基因。
周小弟出生即诊断出第一型神经纤维瘤,1个月大时,就因肿瘤压迫气管接受气切。随着年龄渐长,肿瘤不断增大、增生,颈部两颗棒球大的肿瘤导致面容歪斜,而胸腔内肿瘤甚至压廹了气管与大血管,出现严重脊椎侧弯。所幸,加入恩慈疗法接受口服标靶治疗后,成功缩小肿瘤,不必再24小时靠呼吸器维生,开心迎接国中生活。
癌症为我国十大死因之首,发生率、死亡率皆持续上升。随着精准医疗时代来临,选择个人化治疗方式最为重要,医师指出,近年透过精准癌症治疗,如标靶治疗及免疫治疗,能更准确揪出癌细胞,成为癌症治疗一大利器,呼吁民眾除了注重平时日常保健,也应及早筛检、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三军总医院及国防医学院长期投入医疗科技研究发展,在「第21届国家新创奖」获得多项殊荣。三总神经外科部主任洪东源与研发团队,开发出「次世代AI精准医疗─高通量果蝇癌体模式行药物组合筛选应用于人类多基因突变癌症」,为癌症治疗带来革命性进展。洪东源表示,此技术透过次世代基因定序(NGS)、人工智慧(AI)结合果蝇筛选平臺,可成功缩短药物筛选时间,达到精准医疗,使癌症病人生命延续。
肺癌位居台湾男女癌症总体发生率、死亡率之冠,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约6成患者发现时已为晚期。台湾肺癌学会理事长、桃园长庚医院院长杨政达指出,除了熟知的抽菸、家族史,目前仍找不到其他明确危险因子,没有绝对的高风险族群;此外肺癌肿瘤细胞容易转移及产生抗药性,死亡率因此居高不下,但近年出现精准治疗,晚期患者能选择标靶治疗或免疫治疗,有效提高存活率。
肺癌已连续20年位居国人癌症死因之首,台湾年轻病友协会发起肺癌病友问卷调查,搜集晚期肺癌病友于治疗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并于今(26)日与民进党立委刘建国共同于立法院举办记者会公布问卷调查结果,邀请专家学者提出接轨国际治疗指引及改善晚期肺癌治疗困境之政策建议,呼应赖总统「健康台湾」愿景,晚期肺癌治疗接轨国际标准,提升病友存活率,减轻病友经济负担,期望能够于2030年将癌症死亡率降低3分之1。
浩鼎(4147)13日宣布,大陆合作伙伴深圳艾欣达伟医药发表,AST-3424 治疗晚期肝细胞癌二期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期中分析,获获2024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 大会颁发「优秀论文奖」。该新药浩鼎拥有亚洲部分国家以外的全球开发权利。
艺人汪建民去年10月因疼痛难耐就医,检查发现罹患肺腺癌第4期,且扩散至颈椎、脑部及骨头,今日(8)家人证实,汪建民在昨晚病逝,享年56岁。胸腔内科医师苏一峰直言「没有太意外」,肺腺癌一旦转移到脑部,又只剩化疗选项,存活率大约仅2、3个月;目前「标靶药物治疗」最有效,成功率达7、8成,其中又以「亚洲人、女性、不抽菸」者机会更大。
胆道癌又称胆管癌,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病人发现时已晚期,无法透过手术根除肿瘤,因此胆道癌也被封为「隐藏癌王」。不过,标靶药物的发展替胆道癌患者带来新希望,健保署去年将标靶新药Pemigatinib纳入暂时性给付,今年更开放给付包括「肝内胆管癌」在内等19种癌别的次世代基因检测。
生华科(6492)今(9)日宣布,开发中新药Pidnarulex (CX-5461)人体临床Phase 1b前期试验成果,展现具抗多种癌症的治疗潜力,相关数据摘要内容,今日已于2024年欧洲肿瘤医学学会ESMO大会以海报形式现场及官网上线发表。
药华药(6446)15日在法说会中表示,今年营运大见转机,第二季本业获利4.4亿元,季增逾24倍,每股税后纯益(EPS)2.09元,改写单季新高,随着全球营运规模扩大,预期未来获利将快速成长。另外,兴建的竹北厂,预计2026年投产,产能可供应超过10万名病患。
药华药(6446)15日在法说会中表示,今年营运大见转机,第二季本业获利4.4亿元,季增逾24倍,EPS以2.09元,改写单季新高;随着全球营运规模扩大,预期未来获利将快速成长。另外,兴建的竹北厂,预计2026年投产,产能可供应超过10万名病患。
每个人身上都有大汗腺(顶浆腺),为何有些人有狐臭?有些人却没有?研究显示,其实有狐臭才正常,十多万年前的基因突变才让部分人免去异味困扰,又以东亚人种为主,而韩国人自带「清爽基因」的比例达到98%,换句话说,韩国欧巴流汗几乎无异味!
你能想像在你体内悄悄成长,却又无声无息的癌症吗?当癌症还未成长到足以被现代医学侦测的程度时,它就像是一个隐形的敌人,悄悄地、无声地在我们体内发展,这就是所谓的亚临床癌症。
一般人类的大脑表面会有许多称为「脑迴」皱褶,与高阶认知功能发展息息相关,但有少数患有「平脑症」的人则没有皱褶,恐严重影响幼儿发育,全台约有300例病例,高雄长庚阳明交大研究合作,继2020年之后,再次发现造成平脑症的基因NDEL1,登上今年1月神经科学重量级期刊「神经病理期刊(Acta Neuropathologica)」,有机会让人类进一步对大脑有深入了解。
癌症一直是台湾十大死因榜首,但抗癌,传统都是先问「器官」,哪个位置发生什么癌症,医界如今则以「不特定癌」为最新治疗方向。台湾免疫暨肿瘤学会理事长张文震表示,不定肿瘤新观念有别于传统癌症分类,「跨癌别特定基因」是不同的癌别可能具有相同的基因突变,若能找到同样驱动基因,就有机会以相同的药物治疗不同原发部位的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