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绿褶菇的搜寻结果,共16笔
首波东北季风受共伴效应影响,在北部降下惊人水气,短短一周阳明山的累计雨量就超过1800毫米,还有女网友发现,台北市内湖区路边的草堆中竟冒出好几朵蘑菇,让她拍照后上网抱怨实在太潮湿,结果有人想知道这些蘑菇能不能吃,引起讨论。
随着连续性的降雨与高湿度环境,国内多处地景近日出现蕈类异常茂盛生长的现象,例如高雄市凤山区中央分隔岛上大量繁殖的白色菇类,以及屏东地区民眾分享自家枣树上突生野生木耳。对此,臺北荣总职业医学及临床毒物部主任杨振昌提醒,臺湾已知的毒蕈种类逾60种,民眾切勿自行採摘食用,以免引发中毒。
连续性降雨后,多处出现蕈类异常茂盛生长的现象,包括高雄中央分隔岛上大量繁殖的白色菇类、屏东民眾分享自家枣树上突生野生木耳,都引起社会关注。专家提醒,坊间流传的辨识毒蕈方式容易造成错误判断,连专家也须靠完整的型态学特徵、分子鑑定资料来判定,民眾切勿擅自採摘、烹调或食用不明来源的蕈类。
高雄市日前连日大雨,凤山地区的一处道路分隔岛上长出朵朵「香菇」,成了雨中奇景、打卡景点。辖区警方5日凌晨为维护安全,连夜摘除,正式跟大家「Say菇掰」,也让网友哀号「菇菇被摘除了」。
高雄市日前连日大雨,凤山地区的一处道路分隔岛上长出朵朵「香菇」,成了雨中奇景、打卡景点。辖区警方5日凌晨发现此分隔岛吸引用路人围观拍照,为维护安全,连夜摘除,正式跟大家「Say菇掰」,也让网友哀号「菇菇被摘除了」。
高雄市近日因连日豪雨,道路分隔岛上滋生出大量有毒的「绿褶菇」,该毒菇与可食菇类外型相似,误食恐引发严重肠胃道中毒症状,过往北市树上则出现有毒灵芝等。北市议员侯汉廷表示,市民很有可能因误触或误食造成伤害,市府应有标准应变程序。北市公园处回应,会定期巡查公园绿地、行道树,经巡检发现或有民眾通报会随即拔除。
受西南气流影响,高雄连续降雨逾1周,民眾直呼受不了「快要生菇了」,市内多处土壤、公园草皮近日确实冒出不少蕈菇,凤山区凤南路分隔岛上更长出不少偌大的蕈菇,因有民眾前往摘取引发网友关注成热门打卡景点,警方为避免衍生交通事故与误食中毒,5日深夜全数移除。高市府公园处及专家都提醒,这些蕈菇可能具有毒性,切忌随意摘取食用。
中南部连日豪雨导致环境潮湿,高雄市凤山区凤南路一处分隔岛长出一朵朵大蕈菇,引发外界热议,随后被警方摘除。对此,资深媒体人罗友志批评,警察拔除蕈菇是把「服务民眾」当成「服务业」,他并质问,是谁下令警察拔蕈菇?警察拔蕈菇的理由在哪?
连日大雨,高雄市凤山区凤南路分隔岛长出大批菇类引发关注,而台东市森林公园同样也出现绿褶菇及其他菇类,经工班移除「全部菇掰」,园方表示,每逢雨后园内都会长出数十朵菇类,呼吁民眾勿接近不明菇类,更不要食用。
高雄连日大雨,下到让不少民眾觉得「快要长香菇了!」,事实上高雄多处草皮、树木上都已长出不少蕈菇,其中在凤山区凤南路一处分隔岛上的蕈菇群,无论数量、还是体积都不小,日前有民眾摘取被拍下Po网,一度成为热门打卡景点,凤山警方考量交通、以及误食有毒蕈菇等理由,将其移除。
高雄连日下豪大雨,有民眾发现道路分隔岛上长出蕈菇,网路上也有不少人分享自己拍下的蕈菇照,引起热烈讨论,由于道路分隔岛突然长出菇类,民眾觉得模样可爱,好奇到底「能不能摘?」,高市工务局公园处解答,近日大雨后导致公园、分隔岛出现大型蕈菇,部分菇类恐有毒,提醒民眾别摘採食用,可以拨打市民专线1999通报清除。
夏天午后常有雷阵雨,雨后草地冒出各式菇类,其中绿褶菇常被误认为鸡肉丝菇,成为野菇中毒排行榜冠军,有「台湾最惹事毒菇」之称,南投县卫生局提醒,雨后林地、草地或农地常见绿褶菇,若误食后1至3小时会出现噁心、呕吐、腹痛等中毒症状,吁民眾勿随意採摘野菇食用,严重恐引发中毒甚至伤及性命。
夏天雨后草地冒出各式菇类,其中绿褶菇常被误认为鸡肉丝菇,成为野菇中毒排行榜之首,获「台湾最惹事毒菇」之称,因此南投县卫生局提醒,雨后林地、草地或农地常见绿褶菇,若误食1至3小时内会出现噁心、呕吐、腹痛等中毒症状,吁民眾勿随意採摘野菇食用。
一名69岁男性自行採摘食用20朵野菇后,竟发生头晕、尿失禁,还有出现「看到魔神仔」的幻觉,送往医院急诊,尿液检出「裸盖菇素」(Psilocybin)代谢物,是一种类似于迷幻药LSD的成分,这种蕈类俗称为「魔菇」,在墨西哥一带用于宗教仪式,食用后30分钟到1小时就会出现头晕、视力模糊、脉搏加速、躁动不安等症状,所幸该男子及时就医,经治疗后生命徵象稳定。
基隆市区近日大雨,除造成部分地势低漥地区发生积水现象外,在路旁的花坛草丛中,也冒出了一群群的菇类。不过,专家表示,这种菇类是最容易误食的绿褶菇,如果误食,轻则中毒、重则丧命,提醒民眾路边的野菇千万别乱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