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职业医学的搜寻结果,共109

  • 吃到芬普尼蛋怎办?毒物医:1招加速排毒 天天吃要小心

    吃到芬普尼蛋怎办?毒物医:1招加速排毒 天天吃要小心

    食药署9日公布彰化一处蛋鸡场经检验发现农药芬普尼代谢物含量超标,15万颗鸡蛋流入9县市。毒物科医师杨振昌表示,芬普尼为可能致癌物质,过去误食病例,多是轻微头痛、头晕不适,多喝水能帮助排出体外,但很多人天天吃蛋,就担心「排的速度追不上吃进去的速度」,早点厘清污染源,是有必要的。

  • 芬普尼禁用8年 污染蛋哪来的 专家直指3可能

    芬普尼禁用8年 污染蛋哪来的 专家直指3可能

    卫福部食药署9日晚间无预警公布,彰化一处蛋鸡场经检验发现「芬普尼代谢物」含量超标,15万颗鸡蛋流入全台9县市,紧急通知各县市卫生局下架回收。台湾禁用芬普尼养禽8年,鸡蛋污染源从何而来?专家直指3可能。

  • 别把AI当医师!台大公卫研究:3大模型临床表现低于60分

    别把AI当医师!台大公卫研究:3大模型临床表现低于60分

    不少民眾习惯透过AI寻求预防保健、医疗资讯。台大公卫学院副教授、玉山青年学者李达宇今(6日)发表一项7月刊登于《npj Digital Medicine》的研究,针对ChatGPT、Claude、Gemini3大主流模型在中风照护资讯的提供表现进行系统性评估,发现这些语言模型的临床表现都低于60分,提醒民眾别把AI当医师,紧急情况下的微小误判,也会危及生命。

  • 专家:避免选购过度白亮、刺鼻大肠

    专家:避免选购过度白亮、刺鼻大肠

     中秋连假期间爆出食安事件,百威食品公司涉嫌以工业用双氧水清洗、漂白猪肠。台北荣总临床毒物与职业医学部主任杨振昌5日表示,黑心业者为了牟利,竟用工业用双氧水洗猪肠就是严重违规,一定要重罚;养猪协会理事长潘连周则提醒消费者,若大肠过度白亮,就需要多留意。

  • 10年18人河豚中毒 加热无法破坏毒性

    10年18人河豚中毒 加热无法破坏毒性

     乱吃水产品,小心河豚毒素中毒。食药署统计,2015至2024年10年间,国内发生6起河豚中毒案,造成18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专家指出,河豚、章鱼、鰕虎鱼等都含有河豚毒素,就算加热也无法破坏毒性,食用后可能出现唇舌发麻、手脚麻痹,甚至呼吸衰竭、死亡,呼吁民眾勿吃来路不明水产品。

  • 10年18人河豚中毒酿1死 专家吁:加热也无法破坏毒性

    10年18人河豚中毒酿1死 专家吁:加热也无法破坏毒性

    台湾水产种类丰富,小心吃到有毒河豚!食药署统计,2015至2024年十年间,国内发生6起河豚中毒案例,总计18人中毒,其中一人死亡。专家指出,河豚、章鱼等都含有河豚毒素,加热无法破坏,食用后最快10分钟,就会出现唇舌麻痹、手脚发麻,甚至瘫痪、呼吸衰竭、死亡,呼吁民眾勿吃来路不明水产品。

  • 下雨「生菇」别採 专家曝国内毒蕈破60种 1品种最容易被误食

    下雨「生菇」别採 专家曝国内毒蕈破60种 1品种最容易被误食

    随着连续性的降雨与高湿度环境,国内多处地景近日出现蕈类异常茂盛生长的现象,例如高雄市凤山区中央分隔岛上大量繁殖的白色菇类,以及屏东地区民眾分享自家枣树上突生野生木耳。对此,臺北荣总职业医学及临床毒物部主任杨振昌提醒,臺湾已知的毒蕈种类逾60种,民眾切勿自行採摘食用,以免引发中毒。

  • 雨后长菇别乱採 误食恐致命

    雨后长菇别乱採 误食恐致命

     连续性降雨后,多处出现蕈类异常茂盛生长的现象,包括高雄中央分隔岛上大量繁殖的白色菇类、屏东民眾分享自家枣树上突生野生木耳,都引起社会关注。专家提醒,坊间流传的辨识毒蕈方式容易造成错误判断,连专家也须靠完整的型态学特徵、分子鑑定资料来判定,民眾切勿擅自採摘、烹调或食用不明来源的蕈类。

  • 轮班、睡不饱 3成消防员高压过劳

    轮班、睡不饱 3成消防员高压过劳

     消防员除了出入火场,还要协助救灾、救护、救难。最新研究指出,我国超过3成消防员长期处于职场高压,更有过半睡眠不足。专家呼吁提升消防人员职业照护,调整执勤与待命时间、增进心理支持等,以降低工作场所的危险性,让「火神」们更健康安全地守护家园。

  • 过半消防员睡眠品质差 专家揭4大压力源:恐影响救灾

    过半消防员睡眠品质差 专家揭4大压力源:恐影响救灾

    我国超过3成消防员长期处于职场高压、过半数睡眠品质不佳。台湾职业卫生学会最新调查指出,近2成消防员曾因压力与疲劳,影响救灾工作的安全与效率。专家指出,减轻消防员压力4大关键因子,为改善勤务时间、待命压力、睡眠品质、提供完整情绪支持系统。

  • 食物中毒创近44年来新高 今年首季790件持续暴增

    食物中毒创近44年来新高 今年首季790件持续暴增

    食物中毒风暴持续扩大!据食药署资料,近40年来(1980~2020年)食物中毒案件暴增近8倍,去年更高达1750件,创下近44年来新高;CTWANT记者询问发现,今年前三月食物中毒案件数为790件,较去年同期暴增5成。专家告诉CTWANT,餐饮供应链多元化,再加上国人习惯外食、外送取餐(皆归类为餐厅食物中毒),经过多个环节、距离、时间,大大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才让数据不断攀升。

  • 热伤害夺命!今夏逾222人就医 医揭:2小时不降温恐致命

    热伤害夺命!今夏逾222人就医 医揭:2小时不降温恐致命

    极端气候,热伤害案例频传,据卫福部统计,今夏全国已逾222人因热伤害就医,光田综合医院职业医学科医师施旭姿提醒,长时间处于闷热或高温环境,或在高温下进行重体力劳动与运动,都属于热伤害的高风险情境,应特别留意中暑风险,若热伤害2小时内不降温恐致命。

  • 北荣毒物专家杨振昌致力食安议题 获卫福部专业奖

    北荣毒物专家杨振昌致力食安议题 获卫福部专业奖

    卫福部日前举办12周年部庆,台北荣总职业医学及临床毒物部主任杨振昌等23人,获2025年卫生福利专业奖肯定。杨振昌表示,感谢食药署提名,个人贡献有限,希望各界持续共同努力让食安越来越好。

  • 久站不动 小心肌肉疲劳、足底痛

     许多行业如百货专柜、工厂作业员、餐饮服务业、医疗人员等,都需要长时间站立工作,不知不觉对身体累积成伤害。医师建议,如果必须站立在同一位置,至少每小时变换动作或原地踏步,但别以为站「三七步」比较轻松,反而可能对骨骼关节造成伤害。

  • 关税谈判传开放美牛2遭禁品项 食药署:不回应

    关税谈判传开放美牛2遭禁品项 食药署:不回应

    美国总统川普陆续公布对各国关税政策,台湾对等关税税率仍未出炉,但据传我国将开放进口过去管制的「美牛内臟、绞肉」,并将猪肾莱剂容许值比照国际标准,作为谈判筹码。卫福部食药署表示,暂不做任何回应。

  • 骨折受伤后不能工作?她靠「这训练」重返职场

    骨折受伤后不能工作?她靠「这训练」重返职场

     29岁的张小姐在工作中不慎摔倒,导致左侧肱骨骨折,紧急送往新竹台大分院新竹医院接受开放性復位及内固定手术,经过3个月的居家疗养,原担忧自身无法胜任原职,所幸该院环境及职业医学部的「职能復健机构」密集训练,成功重返原职。

  • 暑假出国先打疫苗、备药 苗栗医院吁提早预约旅游医学门诊

    暑假出国先打疫苗、备药 苗栗医院吁提早预约旅游医学门诊

    暑假旅游热潮来临,出国人数明显上升。为确保民眾健康与安全,卫福部苗栗医院提醒,东南亚、中南美洲与非洲等地仍有登革热、黄热病、疟疾与旅游者腹泻等传染病风险,建议提前预约旅游医学门诊,做好出国前的健康准备,降低罹病风险。

  • 盐水漱口可以杀菌、抗病毒?医生一次说清楚:恐让口腔受损

    盐水漱口可以杀菌、抗病毒?医生一次说清楚:恐让口腔受损

    近期Youtube上出现一些影片,称用盐水漱口能够杀菌、消灭病毒、活化免疫细胞、改善鼻炎、治疗打呼、口臭,如果再加上小苏打粉,还能防蛀牙。对此,医师指出,影片中盐水浓度仅有0.5%,无法杀菌,只有清洗口腔的作用,和「一般清水漱口」差不多,且事实上要高浓度的盐水才有杀菌效果,但这也无法时常使用,否则会造成口腔细胞受损。

  • 儿童中毒案逐年攀升 7成藉药物轻生 1年龄段成高峰期

    儿童中毒案逐年攀升 7成藉药物轻生 1年龄段成高峰期

    我国儿童中毒个案逐年升,已占中毒事件近4成。医师指出,儿少中毒原因近7成为「蓄意自伤、轻生」,尤其12~17岁阶段进入青春期,更容易因忧郁、现实感缺乏、衝动性高,藉由滥用「药物」产生自伤行为。

  • 退休好生活》专责医院诊断 职业病给付可简化

     为缩短劳保被保险人因罹患职业病时,申请职业病给付之流程,可前往劳动部认可的职业伤病诊治专责医院,开具的职业病评估报告书或诊断证明书,且相关职业暴露证据完整,劳保局即参採认定按职业病给付,较于一般医院送件,更加省时方便。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