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肠病毒门急诊的搜寻结果,共76

  • 肠病毒18重症8死创六年最高 4天大女婴感染住院3周

    肠病毒18重症8死创六年最高 4天大女婴感染住院3周

    国内上周新增1例感染克沙奇A16型肠病毒併发重症病例,为北部一名出生仅4天大的女婴,住院长达三周。疾管署统计,今年累计18例重症病例,其中8例死亡,且都是感染「新生儿杀手」伊科病毒11型(16例)为多、其次为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B5型,各1例,创下6年来同期最高。

  • 4天大男婴染肠病毒重症!今年累计17例创6年新高

    4天大男婴染肠病毒重症!今年累计17例创6年新高

    肠病毒重症新生儿再+1!疾管署今日公布,国内上周新增1例感染伊科病毒11型重症病例,为南部一名出生4天男婴,出生时呼吸急促、活动力差,出生第4天出现发烧、肌抽跃、呕吐、食欲不佳、脑炎等症状,治疗后症状改善,目前已出院。今年累计17例肠病毒重症、8例死亡,为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儿累计14例重症、7例死亡,均染伊科病毒11型。

  • 肠病毒重症8死创6年最高 疾管署:10月上旬将进入流行期

    肠病毒重症8死创6年最高 疾管署:10月上旬将进入流行期

    又是新生儿肠病毒!疾管署公布,国内上周新增1例感染伊科病毒11型死亡病例,一名出生仅七天的北部男婴,出生即黄疸、茶色尿,住进加护病房隔日即死亡,出生前妈妈有发烧症状;疾管署发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年累计16例,含8例死亡,创下近6年同期最高,她预测十月上旬,国内健保及门诊人次每周会超过一万一千人次,将正式进入流行期,因此提醒家长、校园注意肠病毒防疫措施。

  • 开学防疫 肠病毒重症6年最高

     本周是开学周,肠病毒疫情恐怕升温。疾管署公布,国内新增2例新生儿肠病毒重症,分别为出生5天、10天的男婴,均感染新生儿肠病毒杀手之称的伊科病毒11型。疾管署发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年累计15例重症病例,其中7例死亡,创近6年最高,点名桃园、台东,两县市已拉警报,双双快达流行阈值边缘,开学后是否疫情攀升,有赖校园防疫。

  • 中部2新生儿肠病毒併发重症 疫情创近六年同期最高

    中部2新生儿肠病毒併发重症 疫情创近六年同期最高

    本周就是开学周,肠病毒疫情恐怕面临上升!疾管署今天公布,国内新增2例不到满月的新生儿肠病毒重症,分别为出生第五天、第十天的中部男婴,且均是感染新生儿肠病毒杀手之称的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发重症,疾管署发言人曾淑慧表示,开学后是否疫情攀升,需观察两周。

  • 1病毒开始肆虐 严重恐併发「脑膜炎」医示警:传染力高

    1病毒开始肆虐 严重恐併发「脑膜炎」医示警:传染力高

    疾管署昨(19)日公布,国内新增2例新生儿肠病毒併发重症病例,均为伊科病毒11型,让家长忧心。妇产科名医苏怡寧提醒,近期肠病毒以伊科病毒11型为主,台湾肠病毒疫苗仅对EV71型有效,感染后若症状严重,可能併发脑膜炎、心肌炎或败血症,新生儿风险最高,预防仍以勤洗手、保持清洁及避免接触不相关人士为主,强调此病毒传染力高。

  • 婴儿出生5天 染伊科病毒11型

    婴儿出生5天 染伊科病毒11型

     有新生儿杀手之称的伊科病毒11型肠病毒,还没退流行!疾管署公布,上周一口气新增2例重症病例,分别为南部及中部的新生儿,两人在出生后8天及5天就发病,且双双引发新生儿败血症,两人都还在加护病房救治中。疾管署表示发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年已累计13例肠病毒重症个案,其中7例死亡,创6年来同期最严重,提醒准妈妈产前多留意。

  • 伊科病毒11型重症再添2例 出生不到10天就进加护病房

    伊科病毒11型重症再添2例 出生不到10天就进加护病房

    有新生儿杀手之称的伊科病毒11型肠病毒,还没退流行,疾管署公布,上周又新增2例感染伊科病毒11型肠病毒併发重症病例,分别为南部及中部的新生儿,出生第五天、第八天就染病住院,目前都还在加护病房治疗中。疾管署发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年累计13例肠病毒感染併发重症病例,含7例死亡,为近6年同期最高。

  • 肠病毒烧至8月底 大雨类鼻疽增4例

    肠病毒烧至8月底 大雨类鼻疽增4例

     新生儿杀手,肠病毒伊科病毒11型要延长流行到8月底了!疾管署原本预估7月底就会脱离流行,但上周再增1例重症及1例死亡案例,两名均为出生4天大的男婴,死亡的中部男婴出生后就呼吸窘迫,频繁呼吸停止,隔天就不幸死亡,疫调发现其母亲生产前一周就出现发烧症状。

  • 肠病毒发威 不排除流行到8月

    肠病毒发威 不排除流行到8月

     台湾进入暑假期间,基隆市卫生局表示,7月初肠病毒门急诊就诊达242人次,已进入肠病毒流行期,呼吁民眾及家中有幼童的家长,务必注意个人卫生习惯,落实正确洗手及环境清消,以降低肠病毒传播机会。

  • 暑假照样爆!基隆肠病毒入流行期 医揭「生病不上学」

    暑假照样爆!基隆肠病毒入流行期 医揭「生病不上学」

    虽然进入暑假期间,但基隆市卫生局表示,7月初肠病毒门急诊就诊达242人次,已经进入肠病毒流行期,呼吁民眾及家中有幼童的家长,务必注意个人卫生习惯,落实正确洗手及环境清消,以降低肠病毒传播机会。

  • 肠病毒高原期恐拖到8月 疾管署曝「1情况」先别喂母乳

    肠病毒高原期恐拖到8月 疾管署曝「1情况」先别喂母乳

    今年肠病毒集中发生在新生婴儿,迄今新生儿肠病毒感染併发重症确定病例已累计有6例,其中5例死亡,全数都是感染伊科病毒11型惹祸。疾管署副署长罗一钧表示,这一波新生儿肠病毒流行,约6月中达到最高点,目前正在高原期,且可能延后到8月才会脱离流行。疾管署也修订「新生儿肠病毒医疗处置建议」,母亲若疑似感染肠病毒,可考虑「暂缓」哺喂母乳。

  • 新生儿肠病毒警报!3天夺2命 医揭「危险信号」

    新生儿肠病毒警报!3天夺2命 医揭「危险信号」

     小心新生儿肠病毒!疾管署公布上周新增2死1重症,3个案皆为出生3至6日;台中市小儿科医师赖永清近日也收治1名疑似肠病毒个案,出生52天女婴因出疹、高烧收住院治疗,并通报肠病採检,唯最终疾管署排除是肠病毒71型,幸女婴住院5日康復出院;医师提醒,新生儿罹肠病毒与儿童症状不同,多以发烧、食欲不振、活动力减少等症状表现,但仍有併发心肌炎、脑炎、败血症的可能,不可轻忽。

  • 肠病毒衝6年新高 1周2新生儿亡、1重症 皆染伊科病毒11型

    肠病毒衝6年新高 1周2新生儿亡、1重症 皆染伊科病毒11型

    肠病毒重症创下六年来最严重!疾管署公布上周肠病毒门急诊就诊计6009人次,呈现升高,并新增2例死亡,1例重症个案,死亡的两婴儿为新生儿均因染伊科病毒11型併败血症休克不幸过世,另一名重症为南部新生男婴,于出生后第3天出现发烧及呼吸窘迫情形,目前仍住新生儿加护病房治疗。

  • 肠病毒疫情反常!罗一钧曝2原因 6月将进入流行期

    肠病毒疫情反常!罗一钧曝2原因 6月将进入流行期

    肠病毒门急诊就诊人次,从清明连假后连续4周缓升,上周共3762人次就诊,较前一周增7.8%,疾管署发言人罗一钧表示,今年肠病毒特别反常,过去都在四月底开始流行,六月到达高峰,今年却仍处低点,距离流行期11000人次尚有一段距离,可能和史上第三低温的春季有关,评估今年六月才会流行,九月到达高峰。

  • 桃园放宽肠病毒停课标准

    桃园放宽肠病毒停课标准

     每年5、6月是肠病毒流行期,不少国小低年级、幼儿园及托婴中心只要1周内有2个以上确诊病例就得停课1周,家长工作无法请假又无后援,一个头两个大。桃园市卫生局长贾蔚表示,5月1日起放宽停课规定,排除低年级,且从通报数改採特殊病毒株与重症数,希望精准防疫,避免大幅度停课。

  • 精准防疫 桃园肠病毒停课规定改採特殊病毒株和重症数

    精准防疫 桃园肠病毒停课规定改採特殊病毒株和重症数

    每年5、6月是肠病毒流行期,不少国小低年级、幼儿园及托婴中心只要1周内有2个以上确诊病例就得停课1周,家长工作无法请假又无后援,一个头两个大。卫生局长贾蔚表示5月1日起放宽停课规定,排除低年级,且从通报数改採特殊病毒株与重症数,希望精准防疫,避免大幅度停课。

  • 桃园肠病毒停课新制排除低年级 重症、特殊病毒株才停课

    桃园肠病毒停课新制排除低年级 重症、特殊病毒株才停课

    每年5、6月是肠病毒流行期,不少国小低年级、幼儿园及托婴中心只要1周内有2个以上确诊病例就得停课1周,家长工作无法请假又无后援,一个头两个大。卫生局长贾蔚表示5月1日起放宽停课规定,排除低年级,且从通报数改採特殊病毒株与重症数,希望精准防疫,避免大幅度停课。

  • 台中 肠病毒趋缓 麻疹、登革热蠢动

    台中 肠病毒趋缓 麻疹、登革热蠢动

     台中市卫生局20日在北屯区松竹国小举办首场校园洗手宣导活动,卫生局长曾梓展指出,依疾管署监测显示,2025年肠病毒疫情比2024年趋缓,但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值得注意的是麻疹、登革热疫情,尤其美国爆发麻疹疫情,台湾迄今全国已有6例本土、10例境外个案,另登革热也有39例境外移入个案。

  • 麻疹疫情升温!台中已有3确诊病例 卫生局吁提高警觉

    麻疹疫情升温!台中已有3确诊病例 卫生局吁提高警觉

    台中市卫生局今(20日)在北屯区松竹国小举办首场校园洗手宣导活动,台中市卫生局长曾梓展指出,依疾管署监测显示,今年(2025)肠病毒疫情比去年(2024)趋缓,但不能掉以轻心;值得注意的是麻疹、登革热疫情,尤其美国爆发麻疹疫情,台湾迄今全国已有6例本土、10例境外个案;登革热也有39例境外移入个案。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