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荒漠化的搜寻结果,共29笔
美国西部半导体展首度移师亚利桑那,吸引全球厂商涌入寻商机。随台积电落脚凤凰城,带动投资热潮,台厂也抢先布局,但仍观望后续发展。
新华社报导,黄沙漫天,寸草不生,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曾被称为「死亡之海」,是中国大陆第七大沙漠。农牧民口耳相传顺口溜「清汤挂麵碗底沙,夹生米饭沙磣牙」,正是当年生活写照。如今放眼望去,这片土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昔日不毛之地,成为荒漠化防治典范。
新华社报导,近年来,中国大陆内蒙古开展防沙治沙与风电太阳能一体化工程,推进库布其沙漠治理。目前,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等库布其沙漠北部地方,一片片太阳能基地在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同时,成为当地生态治理、经济发展的坚实屏障。
据观察者网引述中国驻科威特大使馆微信公眾号消息,7月28日,中国驻科威特使馆举办招待会,隆重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科威特国防部次大臣阿卜杜拉亲王透露,两国合作建设的一座弹药厂已接近完工,该项目是双方合作的里程碑,预计很快就会投入使用。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7日在哈萨克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习近平表致词时表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注定伤人害己。中国与中亚五国签署《阿斯塔纳宣言》,以及《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习近平更当场送上大礼包,宣布将向中亚国家提供15亿元(人民币,下同,约61亿台币)无偿援助。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7日在哈萨克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习近平致词时表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注定伤人害己。中国与中亚五国签署《阿斯塔纳宣言》,以及《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习更当场送上大礼包,宣布将向中亚国家提供15亿元(人民币,下同,约61亿台币)无偿援助。峰会也决定,2027年的第三届中国─中亚峰会,将由中国主办。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7日在哈萨克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习近平致词时表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注定伤人害己。中国与中亚五国签署《阿斯塔纳宣言》,以及《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习近平更当场送上大礼包,宣布将向中亚国家提供15亿元(人民币,下同,约61亿台币)无偿援助。
大陆央视报导,6月17日是第3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乾旱日,全球宣传主题为「修復土地;释放机遇」,大陆宣传主题为「科学治沙;兴业利民」。
新华社23日报导,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22日在黑龙江伊春举行。各项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生物多样性保护新行动、新进展、新成效,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诠释着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
寧夏中卫市位处大陆四大沙漠之一:腾格里沙漠东南缘,随着近年荒漠绿化有成,当地文旅经济蓬勃发展。治沙造林成功的背后,素有「治沙英雄」之称的中卫市国有林业总场总工程师唐希明厥功甚伟,他找出「草方格」和植物相辅相成的方式,让该区的植被覆盖率从1%提升到42%,令不少沙漠国家都来取经。回顾一辈子与沙漠为伍的经歷,唐希明拍胸脯说:「没有我治不了的沙」。
最新研究显示,气候变迁正严重衝击全球可可产业,主要产地西非地区深受其害,导致产量下降、价格上涨。由于全球暖化,象牙海岸、迦纳、喀麦隆与奈及利亚等地高温的天数显着增加,影响可可树的生长环境,未来巧克力市场恐将面临更大挑战。
12月14日凌晨,联合国抗荒漠化公约(UNCCD)COP16于沙乌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落幕。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首次设置绿区、邀请民间团体参与的大会,展现出阿拉伯国家的强烈企图心。
大陆央视报导,《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正在沙乌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举行,作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中国大陆正为全球荒漠化防治贡献力量。
近几年大陆沙漠治理获得了快速的进展,尤其是2024年11月28日最后一颗玫瑰花苗种下,让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空白区实现「锁边合龙」,将这座中国最大、全球第10、面积达33.76万平方公里的「死亡之海」用绿色生态屏障围起来,可说是中国沙漠治理的极具歷史性的一天。
最新研究显示,全球旱地正迅速扩张,旱地目前已占南极洲以外全球陆地面积的40%。过去30年内,比印度面积还大3分之1的土地从潮湿地区变为农业困难的乾旱地带,显示气候变迁和不当人类活动正深刻改变地球生态。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12月9日在沙特利雅得举行,大陆举办主题为「绿色技术、绿色未来」的边会,展示荒漠化防治国际合作成果。本次边会由大陆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生地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主办。
据大陆官媒央视新闻报导,今天(11月28日)上午,在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地区于田县,随着最后一棵玫瑰花苗种下,长达285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空白区顺利实现「锁边合龙」。
据大陆官媒央视报导,日前,国际能源署发布了2024年度《世界能源展望》和《可再生能源报告》,认为全球能源市场正进入由中国引领的「电力时代」,中国正在带动全球电动汽车发展崛起。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称,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能源故事都是中国故事。中国提前6年兑现承诺,风电、太阳能等绿色清洁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2亿千瓦以上。
大陆央视网报导,新疆南疆首个千万瓩级「沙戈荒」外送基地专案28日已在若羌县开工,该项目是「疆电外送」第四通道的电源项目。专案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大陆全国能源资源配置,增强能源安全保障。
中国大陆2020年在联合国第75届大会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这意味要付出的心血与资源,将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会是一场「硬仗」。大陆之所以这么做,一是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生态脆弱,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制约了发展;二是对大陆而言,发展绿色低碳既是压力也是机遇。经过多年努力,大陆绿色经济的进展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