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被併购的搜寻结果,共76

  • 《金融》黄显华接任MAPECT理事长 深化资本市场与产业链连结

    台湾併购与私募股权协会(MAPECT)10日改选理监事,原任理事长友嘉集团总裁朱志洋交棒,推选福邦证执行董事黄显华接任理事长。黄显华表示,台湾企业併购的环境与策略运用日益蓬勃,就任后将持续协助台湾企业善用併购策略与私募股权投资,推升企业成长动能。

  • 震撼!92年老牌银行惊传下市 专家点名「这家」恐下一个消失

    震撼!92年老牌银行惊传下市 专家点名「这家」恐下一个消失

    拥有92年歷史的恒生银行惊传下市,震撼香港金融圈。财信传媒董事长谢金河表示,恒生银行营运持续走弱,滙丰全资收购恒生银行,标志香港银行整併迈出重要一步。未来香港将形成滙丰、渣打、中银香港「一大两中」局面;他也点名,东亚银行市值仅334亿港元,也可能因併购而消失。

  • 健乔併购2好6坏 收购健亚10/7见真章

     健乔(4114)近年积极透过收购与投资,扩大产品线与市场通路版图,初步统计,17年来斥资逾约17.6亿元,入主7家公司、创立益得生技,但目前仅优良和健康化学获利,战绩「2好6坏」,也让此次拟公开收购健亚3成股权充满变数。

  • 企併法允换股「延缓课税」  经部:提高组产业控股公司意愿

    企併法允换股「延缓课税」 经部:提高组产业控股公司意愿

    行政院今(21)日通过「企业併购法修正草案」,排除企业成立控股公司时,股东有证券交易所得面临即时课税问题。经济部指出,修法重点是增订股份转换(换股)的租税延缓优惠,提高企业筹组产业控股公司意愿,强化竞争力。

  • 亏损巨大 陆太阳能五龙头裁员近9万

    亏损巨大 陆太阳能五龙头裁员近9万

     大陆太阳能产业作为大陆「新三样」出口产业,正面临严峻的「内卷」,也陷入产能过剩、价格暴跌的困境。据统计,2024年大陆五家龙头企业合计裁员将近9万人,占比高达总员工数三分之一。

  • 陆太阳能产业亏损巨大 五大龙头去年裁员近9万人

    陆太阳能产业亏损巨大 五大龙头去年裁员近9万人

    据法国广播电台引述路透1日报导,中国最大太阳能企业去年悄然裁员近三分之一,反映出中国「新三样」增长引擎之一、太阳能行业正深陷产能过剩、价格暴跌与巨额亏损的三重困境。

  • 彭金隆松口 敌意併购可望微放宽

    彭金隆松口 敌意併购可望微放宽

     金管会日前预告《金控转投资管理办法》将在9月1日期满,7月31日邀集各金控总经理、专家学者听取意见,金管会主委彭金隆定调,金融整併不是「为大而大」,要产生综效与经济效益;他指出,原本公开收购须取得被併购方董事会不反对、可完成过半股权或合理说明,但实务操作上有困难,听取外界意见后,希望在稳定市场与制度弹性间取得平衡。

  • 金金併四争议有望松绑

     金管会今年6月预告金金併修法,关掉「敌意併购」大门,引来业界、学界关注并出现诸多讨论,金管会主委彭金隆31日亲自上阵,主持修法公听会,就四大争议问题如何松绑进行讨论。他并在立法院备询时,表达高度监理的行业,应无须利用敌意收购介入的基本态度。

  • 无薪假+裁员袭来 新台币暴衝 台厂3年上市梦碎反被併吞

    无薪假+裁员袭来 新台币暴衝 台厂3年上市梦碎反被併吞

    「最近3个月,可以观察到企业已经开始面临压力,匯率升高、订单波动跟关税问题,开始转嫁到第一线劳工身上。」全国总工会秘书长温宗谕在7月中的立法院公听会上举例,有一家台中的工具机业者,原本要拚兴柜,结果碰到俄乌战争禁运、美国关税战订单减少,现在则是新台币大幅升值,导致这公司反而因此被併购,「这就是匯率影响下的台商处境。」

  • 瞄准国际合作趋势 资诚发布台湾生医併购白皮书

    瞄准国际合作趋势 资诚发布台湾生医併购白皮书

    瞄准健康投资与国际合作商机,资诚(PwC)23日在亚洲生技大会发布《2025台湾生医併购白皮书》,以「链结全球,併启新猷」为主题,深入剖析全球与台湾生技产业在转型关键期的策略布局与併购趋势。

  • 台南大卖场遭强风吹袭 招牌直接折断「躺好躺满」

    台南大卖场遭强风吹袭 招牌直接折断「躺好躺满」

    中颱丹娜丝强势来袭,台湾中南部都相当悽惨,身为古都的台南,在6日夜晚不断传出大大小小的灾情,有庙宇牌楼被吹倒压伤骑士,连知名大买场也遭殃,位于台南佳里的大润发卖场,设立在外面的大型招牌,也因受不了强风吹袭,直接折断躺好躺满,画面在网不断流传,引发网友热议。

  • 照服机构大者恒大 恐形成垄断

    照服机构大者恒大 恐形成垄断

     随着「长照3.0」即将上路,住宿机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甚至成为「刚性需求」,为解决一床难求的现象,势必走向产业化,非营利团体与地方民营小型机构将无法避免企业财团、连锁体系的强力竞争。照服与医护人员认为,如何避免垄断是未来须留意的重点,多元发展才能提供民眾更多选择。

  • 陆车企产能利用率去年仅5成

    陆车企产能利用率去年仅5成

     儘管近年来大陆汽车销量回升,但截至2024年,大陆汽车业仍有过半产能閒置,而产能过剩问题恐导致「价格战」持续升温。市调机构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大陆汽车年产能高达5,550万辆,但2024年的产能利用率仅为49.5%。

  • 陆汽车年产能逾5,500万辆 但2024年汽车产能利用率仅5成

    外媒报导,盖世汽车研究院发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年产能高达5,550万辆,但2024年的产能利用率仅49.5%。

  • 明台海防卫兵推  黄介正预告:会推演撤侨流程

    明台海防卫兵推 黄介正预告:会推演撤侨流程

    根据美国军事网站发布2025年全球军力排名,台湾与大陆有很大差距。淡大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副教授黄介正表示,如果单纯看军事力量,台湾确实无法跟中共解放军「对干」。至于赖清德总统520避谈两岸,早在520谈话前,就已经有蛛丝马迹。

  • 奔腾思潮》跨体制融合的可能性—借镜大英帝国的治理逻辑(王冠玺)

    奔腾思潮》跨体制融合的可能性—借镜大英帝国的治理逻辑(王冠玺)

    各界探讨两岸统一路径之论述,看似变化纷呈,往往均局限在二元对立的框架内:或视之为「公司併购」,强调单方面吸纳与整合;或坚持「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强调主权的绝对性与歷史的不可质疑性。这两种模式均有现实基础,却忽略了当代全球政治的复杂性,也未能有效回应文化、制度与心理层次的深层差异。两岸在思考和平融合进程时,必须跳脱主权争夺的零和逻辑,转而从歷史上成功实现过多元政治体制融合的治理范例中汲取智慧。笔者因而认为,大英帝国的政治哲学,值得参考,应予深究,现简要分析如下:

  • 再传整合!海光信息拟併中科

    再传整合!海光信息拟併中科

     自大陆「併购六条」公布以来,加上AI需求爆发,2025年以来大陆半导体业掀起併购潮。最新案例是,陆股两家半导体企业海光信息、中科曙光于25日晚间宣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海光拟透过向中科全体A股股东,发行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併中科,并募集配套资金。

  • 中时社论》赖清德就任周年系列四:和大陆谈併购 先兑现交流承诺

    中时社论》赖清德就任周年系列四:和大陆谈併购 先兑现交流承诺

     赖清德总统520执政周年演说,着眼于国际政经情势的剧烈变迁下,如何带领台湾「迎风转型、稳健前行」。虽然赖总统任期只过了1年,但对已连续执政9年的民进党来说,「转型」确实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而转型的关键,在于如何开创两岸和平繁荣、没有战争阴影的新时代。

  • 赖抛两岸併购说 蓝质疑卖台

    赖抛两岸併购说 蓝质疑卖台

     赖清德总统日前接受专访,以「大公司併小公司」来形容两岸关系,国民党发言人杨智伃18日质疑赖总统的说法,是在邀请对岸来针对「併购」来做提案吗?如果讲这种话的是国民党和民眾党,一定被「出征」到死。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也质疑「是要准备卖台吗?」并直言领导者讲这种话,就准备被民眾推翻,应该下台。

  • 赖清德两岸「併购说」惹议 国民党:开好条件统一可谈?

    赖清德两岸「併购说」惹议 国民党:开好条件统一可谈?

    赖清德总统昨接受专访提到,「中国是个大国,好比说你的公司比较大,我的公司比较小,我要跟你做生意,你就说公司给我,我再跟你做生意,不能这样子」。国民党发言人杨智伃痛批,这种说法等于承认台湾是可以「被併购」的对象,只是「看条件谈不谈」。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