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钻井的搜寻结果,共103

  • 美恢復核试 朝野反应两极 外媒指陆 重启罗布泊建设

    美恢復核试 朝野反应两极 外媒指陆 重启罗布泊建设

     美国总统川普在与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前夕,于社群媒体发文宣布,已指示战争部立即启动核武测试程序,国会朝野反应两极。《纽约时报》10月30日报导称,中国正同步重启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建设,包括新掘地下隧道,似在对外释放「对等回应」讯号。

  • 中石化勘探四川盆地新发现  亿吨级页岩油增储阵地

    中石化勘探四川盆地新发现 亿吨级页岩油增储阵地

    中国石化新闻办23日消息,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部署在重庆市綦江区的风险探井--綦陆页1井,试获日产油38.64立方米、天然气1万立方米高产页岩油气流。通过该井进行区域整体评价表明,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新发现资源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增储阵地,对大陆西南地区页岩油勘探开发具有战略意义。

  • 高雄》立院社福及环境委员赴高雄考察马头山污染案 要求2周内採检丽湖灌溉水质

    高雄》立院社福及环境委员赴高雄考察马头山污染案 要求2周内採检丽湖灌溉水质

    立法院社会福利及卫生环境委员会今(23)日赴高雄考察「高雄市环境保护暨儿少业务」,立委柯志恩、陈菁徽及环境部常务次长沈志修率队实地前往旗山区马头山了解当地废弃物污染监测与清除情形,委员会特别关切马头山丽湖地区废弃物污染监测与清运进度,决议2周内由环境部及农业部会同专业人员,划船至丽湖中央採集水样检测,确认灌溉水质安全。

  • 我以为那是爱,结果是骗局

    我以为那是爱,结果是骗局

     我曾经以为,遇见他,是命运的恩赐。那时,我正走在人生的低谷,刚结束了十七年的婚姻,孤独、脆弱、渴望被懂、被爱。他的出现,如一道耀眼的光,画破我灰暗的天空。

  • 陆首个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累计产量突破500万吨

    陆首个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累计产量突破500万吨

    大陆央视新闻用户端25日报导,大陆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中国石油新疆吉木萨尔页岩油累计产量突破500万吨,显示大陆对页岩油的开发从技术探索迈向稳定产出阶段。

  • 投信:全球石化燃料投资不足 原油产量长期快速下降

    街口投信表示,依外电报导,国际能源总署(IEA)表示,由于对页岩油和深海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全球油气田产量的自然下降速度正在加快;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加快投资步伐才能维持产量稳定。

  • 多空角力 能源股中长期看好

    多空角力 能源股中长期看好

     油价在供给压力与地缘风险间拉锯,短线波动加剧。法人表示,虽OPEC+增产及库存上升带来压力,但降息预期与需求回温可望支撑能源股后市,能源股中长期机会浮现。

  • 陆找矿大突破:发现10个大型油田、2个特大型铀矿

    陆找矿大突破:发现10个大型油田、2个特大型铀矿

    新华社11日报导,油气与铀矿实现重大找矿突破!在总结「十四五」找矿突破标志性成果时,大陆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纯把能源矿产列在第一位。在此期间,大陆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19个大型气田。新增油气储量大幅增长,保障大陆石油稳产2亿吨,天然气产量超过2400亿方。

  • 陆在东沙岛附近钻探  总统府:即刻停止非法活动

    陆在东沙岛附近钻探 总统府:即刻停止非法活动

    美国智库指出,中国已在台湾主张的专属经济区内强行设置钻井平台,距离东沙群岛限制水域仅约30英里(48公里)。总统府发言人郭雅慧今(3日)表示,中国作为区域间一员,应对此行为作出清楚说明,并即刻停止在我国在内区域各国经济水域从事非法设置与开採活动。

  • 地热捷报 马槽、瑞穗、海端探得高温潜能

    地热捷报 马槽、瑞穗、海端探得高温潜能

     经济部在国内前5大潜力地热区探勘,地矿中心27日宣布初步获得令人振奋的结果,包含台北大屯山马槽、花莲瑞穗、台东海端及延平,都测得有150℃到245℃高温潜能,将透过精准探勘、深地层调查与钻井验证,确认地热储集层位置、温度与产能。

  • 五大地热潜力区传捷报 兰阳溪探勘再集重兵

    经济部地矿中心于国内前五大潜力地热区的探勘作业取得重大进展,综合评估全台十大地热潜能区,北宜花东五大高潜力区约占八成,包括台北大屯山、宜兰兰阳溪中上游、花莲瑞穗、臺东红叶-雾鹿及知本-金崙。近期经济部发展重点着重在兰阳溪地热区,除了资源面考量外,交通、馈线亦为其优势。地矿中心正结合空中、地面及地下多元探勘技术,优先聚焦探勘。

  • 逾500学者连署反核三重启 怒轰「以邻为壑」要求屏东牺牲

    逾500学者连署反核三重启 怒轰「以邻为壑」要求屏东牺牲

    核三重启公投将于8月23日登场,百位跨系所学者发起反核三重启连署,至今破500位学者连署,并于今天举办记者会强调,民眾党立委黄国昌提出用于处理最终核废的「DBD深井钻探」技术在台湾不可行,恐导致辐射污染,并批评拥核在野县市首长声称核能安全便宜、核废处理没问题,却不接受核电、核废落脚其主政县市,要求屏东继续牺牲,加剧能源使用不正义。

  • 地下挖5公里可放核废料?媒体人提3质疑打脸:不可思议

    地下挖5公里可放核废料?媒体人提3质疑打脸:不可思议

    核三重启公投案将于本(8)月23日投票,中选会13日举办第4场发表会时,正方代表、民眾党主席黄国昌则主张,新的技术「深孔地质处置」(DBD),可以透过钻井技术往地表下3至5公里,利用天然地质屏障进行长期隔离,可节省空间、减少施工风险等。对此,媒体人徐嵚煌则指,黄国昌说的「新技术」,其实早在1957年就有人提出过,且将近70年时间都有许多国家做过实验,徐嵚煌也提出三点质疑,表示黄国昌的说法,让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议。

  • 立院教育委员会下周考察核三厂整备情形   绿委批无视民意

    立院教育委员会下周考察核三厂整备情形 绿委批无视民意

    核三重启公投8月23日投开票,国民党籍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员会召委葛如钧安排下周三赴核三厂考察「核能发电厂再继续运转之整备情形」。民进党屏东立委徐富癸、锺佳滨、伍丽华今(15日)共同召开记者会,批评此举无视民意,呼吁停止仓促行动,应等公投结果出炉后再讨论后续政策,确保核安、尊重地方与在地乡亲权益,避免政治操作。

  • 学者:DBD技术可行 台电曾驳回

    学者:DBD技术可行 台电曾驳回

     民眾党主席黄国昌13日在核三延役公投第4场意见说明会,提出比较新的核废处置方式「深孔地质处置(DBD)」,学者指出,该技术过去已向核后端基金提过,最后由台电回应「非研究方向」;台电则表示,不会排除任何技术,但需经过试验找出最适合台湾的核废处置方式。

  • 核三辩论正方炮轰还在用核燃料棒 恐吓人民

    核三辩论正方炮轰还在用核燃料棒 恐吓人民

     中选会9日举办第4场823核三重启公投意见发表会,正方民眾党主席黄国昌对上反方公民代表吴亚昕,由于黄国昌过去曾主张废核,吴亚昕以此质疑他「政治立场改变,风险就能接受」;黄国昌则强调,目前全球核废料处置已有新技术,用过的核燃料棒并非不能处理,只是民进党不愿意面对。

  • 批绿怠惰让台湾「落后世界一大截」黄国昌曝核废料处置新技术

    批绿怠惰让台湾「落后世界一大截」黄国昌曝核废料处置新技术

    民眾党主推的「重启核三」公投将于23日投开票,民眾党主席黄国昌13日上午以正方代表身分出席电视说明会,反方代表则是20岁少女吴亚昕。面对外界质疑如何处理用过的核燃料棒及最终处置,黄国昌说明,今年6月经济部跟台电花钱跑去芬兰、瑞士的高阶放射物处置厂参观,并且签下合作备忘录,协助规划接下来的厂址,然而政府却刻意隐瞒真相;且现在已有新的核废料处置技术,只是民进党不愿面对,政府怠惰已让台湾落后世界一大截。

  • 法人:能源股投资多元配置

    法人:能源股投资多元配置

     近期国际油市情绪受欧美贸易谈判进展、委内瑞拉产能重启及库存数据变化等多重因素交错影响。法人指出,虽油价短期仍维持区间整理格局,但能源类股长期投资策略应以多元配置分散风险,掌握需求增长趋势并锁定稳定现金流机会。

  • 美轰炸伊朗「油价竟下跌」专家揭背后2大神奇因素

    美轰炸伊朗「油价竟下跌」专家揭背后2大神奇因素

    以往的中东衝突爆发,总会引发国际油价飙升,但这次不同,儘管美国与伊朗爆发军事衝突,并传出伊朗想封锁封锁荷姆兹海峡,国际油价却不升反跌。有专家指出,美国崛起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正逐步改变石油市场的权力平衡与政治风险敏感度。

  • 纽时揭困境 台绿电难满足 陆媒称封锁 不战屈人之兵

    纽时揭困境 台绿电难满足 陆媒称封锁 不战屈人之兵

     《纽约时报》日前发布调查报导,聚焦台湾如何突破能源困局。文章指出,台湾的制造业消耗全岛逾三分之一的能源。随着人工智慧(AI)晶片需求飙升,台积电等晶片制造商在台增建工厂,电力自主对台愈发重要。也因此,增加绿能供应的努力变得更加重要,但同时也更难实现。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