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防务协议的搜寻结果,共21

  • 军援台湾变付费GDP 10% 美官员曝要因

    军援台湾变付费GDP 10% 美官员曝要因

    一位五角大厦官员7日说,川普政府可能重新定义与台湾的防务协议,并调整与澳洲及英国的澳英美(AUKUS)军事安全合作伙伴协议,以使提升印太吓阻力的计画更能「持续」。

  • 澳菲明年拟签新防务协议 深化合作

    澳菲明年拟签新防务协议 深化合作

     澳洲副总理兼国防部长马勒斯,22日与菲律宾防长铁欧多洛在菲国首都马尼拉会谈,讨论国防合作、区域威胁等议题,并谴责中共在南海等印太水域的挑衅行径,也同意进一步加强军事合作,为明年签署两国新防务协议铺路。

  • 海外看世界》中美博弈下第三国的选择(张楚楚)

    海外看世界》中美博弈下第三国的选择(张楚楚)

    自川普再次上台以来,中美关系从日内瓦关税休战到针对中国留学生的签证限制升级,博弈已从经贸领域外溢至教育和科技,并迫使第三国在中美间做出战略选择。在此背景下,各国策略可分为三类:限制对华合作、保持战略中立和奉行机会主义。日本、韩国和欧盟选择有限合作,在科技与安全等特定领域与美国加强协作,同时维持对华经济联繫。日本在四方安全对话(QUAD)和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框架下,深化美澳印安全合作,但作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避免完全倒向美国。韩国在美韩同盟下支持对华半导体出口限制,但与中国保持汽车和消费品贸易。欧盟透过《欧洲晶片法案》实施对华供应链的去风险,同时寻求重启《欧盟-中国全面投资协定》以保留经济合作空间。在涉华问题上,这些国家选择与川普政府维持战略协同,同时认识到完全服从川普政府会导致自身的短期与长期利益受损,因此选择有限的对华合作来维护战略灵活性。

  • 地球仪外交 专守防卫变积极和平

    地球仪外交 专守防卫变积极和平

     如眾所周知地,日本外交政策从冷战时期的一味遵循美国路线,到后冷战时期前二十年(1991-2011)的消极自守,进而因外部国际环境的重大转变,使得在安倍晋三于2012年第二次担任首相之后,日本开始在国际事务上日益活跃,不但转变为推行地球仪外交,同时参与新国际经贸体制的建立,甚至进一步从「专守防卫」改变为「积极和平主义」,与英澳泰印等多国签订防务协议,在对中政策方面也逐渐走出从1972年体制以来的束缚,甚至有朝向在国际社会主动积极布局的举措,无论是在力度与广度方面,都可以见到日本外交政策都出现显着的转变。

  • 美日同盟体制的变化

    美日同盟体制的变化

     二次大战之后,日本在和平宪法和美日同盟体制下,「专守防卫」成为国家最高战略指导原则。在日本的守势战略下,「美国扮演矛,日本扮演盾」是长年不变的关系,两国同盟属于一种主从地位。另一方面,由于韩战、越战接连爆发,美国开始希望日本重新军备,协助东亚地区的安全保障。

  • 劳斯莱斯获英国3653亿合约 打造核潜舰反应炉

    劳斯莱斯获英国3653亿合约 打造核潜舰反应炉

    英国国防部宣布,已与劳斯莱斯(Rolls-Royce)签署价值90亿英镑(约合新台币3653亿元)为期8年的合约,用于设计、制造及支持皇家海军核潜艇的核子反应炉系统,并藉此强化国防实力及澳英美三方安全伙伴关系(AUKUS)防务协定。

  • 曾呛川普是「西方叛徒」 澳洲驻美大使陆克文急删贴文

    曾呛川普是「西方叛徒」 澳洲驻美大使陆克文急删贴文

    澳洲前总理、驻美大使陆克文(Kevin Rudd)在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川普胜选后,急忙删除此前在社交媒体上批评川普的贴文,强调相关贴文不反映澳洲政府的立场。

  • 剑指北京 澳洲与东南亚14国联合军演

    剑指北京 澳洲与东南亚14国联合军演

     澳洲及东南亚14个国家将展开为期五个月的「印太奋进」(Indo-Pacific Endeavour,IPE)联合军演,以应对中国大陆在南海争议水域的行动。澳洲12日另表示,澳英美三方安全伙伴关系(AUKUS)已签署核装置及原料转移协议,这是协助澳洲打造核动力潜舰的关键一步。

  • 美国防部助理部长称一些亚太国家正减少对美依赖主动抗陆

    香港《南华早报》12日报导,近来北约不断试图「东进亚太」。美国国防部印太事务助理部长瑞特纳(Ely Ratner)美东时间11日称,在应对「中国威胁」时,越来越多印太地区国家採取主动行动,对抗中国,他直接点名日本和菲律宾,指称这些国家近期一些举动,美国「感到鼓舞」。报导解读称,瑞特纳此言系「夸讚」这些国家在「抗中」方面,正开始减少对于美国领导的依赖。

  • 英媒:美国预计解除对沙乌地军售禁令

    英媒:美国预计解除对沙乌地军售禁令

    一名消息人士透露,美国可能在未来几周解除对沙乌地阿拉伯出售进攻性武器的禁令。这是拜登政府与利雅德关系获得改善的最新迹象。

  • 沙乌地不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 美:不会与沙国签署国防协议

    沙乌地不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 美:不会与沙国签署国防协议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如果沙乌地阿拉伯和以色列不同意实现关系正常化,拜登政府不会与沙乌地阿拉伯签署国防协议,并坚称「你无法将其中一个部分与其他部分分开」。

  • 中美关系唇枪舌剑 外媒:各自拼凑「小圈子」

    中美关系唇枪舌剑 外媒:各自拼凑「小圈子」

    确认强化合作抗中基调的美日菲峰会日前刚刚落幕,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卿康达就宣布4月14至16日访问中国。据中国外交部官网15日晚间公布,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15日会见康达一行时,批评美方「拼凑美日菲小圈子」并搅乱南海形势,要求美方不得搞阵营对抗、 破坏亚太地区和平稳定。法国广播电台评论,中美关系一方面唇枪舌剑不断,但与此同时,又各自拉帮结派,拼凑「小圈子」。

  • 华府日益倚重「微边」安全架构 美日菲峰会可能催生另一个

    华府日益倚重「微边」安全架构 美日菲峰会可能催生另一个

    美国总统拜登11日将在白宫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菲律宾总统小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举行三方峰会。在印太安全局势不断加剧之际,预计这一歷史性峰会将进一步提升三国间的安全联盟关系,并可能在印太地区催生出又一新的「微边」(Minilaterals)安全架构。

  • 与我断交后 诺鲁总统明访问大陆

    与我断交后 诺鲁总统明访问大陆

     中国大陆和欧美等西方国家持续在大洋洲较劲,发挥各自的影响力。据中国外交部官网消息,诺鲁总统亚定24日起对中国展开国是访问,这是中诺復交后的首次。此外,澳洲或将挤走中国势力,与斐济签署港口与造船协议。

  • 澳洲或挤走中国 与斐济签署港口与造船协议

    澳洲或挤走中国 与斐济签署港口与造船协议

    据法国广播电台引述路透报导,太平洋岛国斐济政府21日表示,斐济将与澳洲达成协议,升级港口和造船基础设施。几个月前斐济总理刚刚表示,可能与中国就该项目进行合作。

  • 斐济审查约1年 陆证实:中斐警务合作重回正轨

    斐济审查约1年 陆证实:中斐警务合作重回正轨

    太平洋岛国斐济的内政部长蒂科杜阿杜阿日前表示,在经歷了1年左右的审查后,斐济决定恢復与中国大陆的警务合作协议。而据大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17日从中国大陆驻斐济大使馆处证实,中斐警务合作已重回正轨。

  • 吐瓦鲁大选 友台总理拿塔诺败选

    吐瓦鲁大选 友台总理拿塔诺败选

     受美中台关注的吐瓦鲁国会大选落幕,现任友台总理拿塔诺丢掉议席,失去连任的机会。主张重新审视与台关系的财长潘恩纽成功保住席次,将角逐总理。同时,极亲台的前总理索本嘉连任议员,亦将参选总理。吐瓦鲁新科议员将于本周(29日后)开会选出新任总理,其结果可能决定与台外交关系是否会生变。

  • 美国与瑞典签署国防合作协议 加强两国军事关系

    美国与瑞典签署国防合作协议 加强两国军事关系

    美国和瑞典今天签署首份国防合作协议,该协议将加强两国军事关系,并允许瑞典在等待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之际,可以与美国共同进行双边演习。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