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香港资本的搜寻结果,共30笔
香港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4日登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视讯致词表示,全球经济贸易有自身规律,经济体不断加强经贸领域合作,既符合各自和各方共同利益,有助于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大陆最大矿企紫金矿业旗下紫金黄金,9月30日在香港挂牌首日气势如虹,股价大涨68.5%至每股港币120.60元,市值达港币3,425亿元,一举超越智利黄金与铜矿巨头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成为全球市值前列的黄金矿企。此次上市共筹得32亿美元,为5月来全球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IPO)。
大陆汽车制造商奇瑞汽车17日公布招股说明书,计划透过首次公开募股(IPO)在香港集资最高约91.5亿港元,料将成为今年香港规模最大的上市交易。
潮玩Labubu从盲盒公仔跃升为炙手可热的投资标的,在全球爆红,原创IP投融资也跟着引起关注。
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PwC(大陆称普华永道)25日最新公布的「2025年中国企业併购市场年中回顾及展望」指出,2025年上半年大陆企业併购市场交易总额超过1,70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5%,预计下半年併购市场将更加活跃。
外媒报导,快时尚电商平台SHEIN传出正考虑将总部从新加坡迁回中国,以争取主管机关的支持,进而推动其在香港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据悉,SHEIN已就在中国境内设立控股母公司向律师谘询,不过讨论仍属初步阶段,目前尚未定案。
知情人士透露,大陆最大医疗设备制造商迈瑞生物医疗电子(Mindray),正考虑在香港进行第二次上市(IPO),预计募资金额达到10亿美元以上。若成行,迈瑞将成为今年继寧德时代、恒瑞医药之后,规模最大的陆企赴港上市案例之一。
新闻提要■7月9日,港交所迎来年内「大日子」,蓝思科技等五家企业及一檔ETF,同步在港股上市,现场同时敲响六面铜锣,网友戏称:「港交所的锣不够用了﹗」景况堪称漪欤盛哉。这也显示大陆政府正积极重塑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这块招牌。
近年欧美资金因一连串国际地缘政治与经济利空,大举撤出香港,但今年以来香港资本市场明显回暖。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长陈茂波2日指出,过去半年流入香港的资金中,欧美资金比例明显增加,主要以长期基金为主,反映外资对香港经济信心回升。
在内外交迫下,中国快时尚跨境电商希音(SHEIN)上市之路一波三折。外媒披露,希音赴英国伦敦上市案,因未能获得中国证监会在内的监管机构批准,该公司将更改上市地点。知情人士透露,希音计画在未来几周内,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草案,力拚今年内在港上市。
新闻提要■香港IPO市场全面回暖,融资规模在年内重回全球第一。与此同时,港交所迎来大陆电池龙头寧德时代挂牌上市,带动新能源大小厂掀起赴港上市热潮,引发市场关注。
晟德(4123)第一季营收3.79亿元,年增4.25%,营业利益年增9.33%,因金融资产评价转正为获利7.83亿元,採权益法认列之投资损失1.09亿元,税后纯益5.49亿元,EPS为0.76元。
近年全球不断对香港能否保住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出质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13日出席香港亚洲金融论坛时,提出将从四方面继续全力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首先是要支持香港资本市场发展,持续深化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大陆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迎来10周年。香港交易所近日发布的《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十周年白皮书》指出,过去10年互联互通已经成功将股票、债券、ETF等产品纳入合资格标的范围。未来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将符合资格ETF标的的底层资产,从股票拓展至更多资产类别。
台湾货柜航运商德翔海运1日登陆港交所,成为首家在港上市的台湾航运企业。德翔海运发行价为4.18港币,但上市首日盘中下跌6%,终场收跌1.9%至4.1港币,港股市值为67.69亿港币。
大陆家电巨头美的集团17日登陆港交所,按发行价港币54.8元,发行5.66亿股计算,IPO集资净额达港币306.68亿元,超越2021年5月上市集资港币283亿元的京东物流,成为近三年多来香港集资额第一大新股。若美的最终全数行使超额配售权,集资额将达港币358.8亿元左右,可望成为今年内全球第二大IPO。
随着A股上市门槛提高,加上香港资本市场推出各项政策红利,眾多大陆公司开始转投港股怀抱,「A转H」上市热度回升。陆媒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逾130家企业排队申请香港上市,其中不乏多家半导体企业从A股转战港交所IPO。
香港IPO市场活动持续放缓,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PwC(香港称罗兵咸永道,台湾称资诚)最新公布,2024年上半年香港市场总集资额为131亿港币,年减27%。该行预估,下半年将出现集资逾50亿港币大型IPO在港上市,并预计全年有约80家公司在港上市,其集资金额将达700亿港币至800亿港币。
港交所针对下调港股最低上落价位 谘询市场
据美国之音引述彭博报导,受到中国经济不振和港股成交疲软等因素影响,以往在香港被形容为「天子骄子」的投资银行家,也要面对裁员压力。彭博4月22日发表的行业研究显示,估计过去一年香港有约200名投资银行家失业。有分析认为,随着香港金融和法治环境日趋大陆化,银行业裁员潮将持续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