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龙銮潭的搜寻结果,共18笔
垦丁国家公园復育梅花鹿有成,但根据垦管处委托台湾野生动物学会最新调查,梅花鹿族群不断成长,从最早1994年野放223头梅花鹿,到现在垦丁国家公园与周边地区梅花鹿族群的总数已逾3600只,30年来成长16倍,对森林生态环境、农作物、交通都带来负面影响,在人、鹿交通事故的分析中,近5年以台26线船帆石路段的14次最多。
「三台山」因外型得名,或尖、或圆、或盾,立在恒春东北,是地标,远近皆知。
核安会今(9)日起一连3天在恒春半岛进行核安演习,演练模拟地震、海啸等天然灾害併同核能三厂用过燃料池受损的复合式核子事故。今天首日在核三厂内进行,借镜福岛核灾与乌俄战争无人机,强化核电厂在复合灾害条件下的应变韧性与整备作为。
立法委员徐富癸今(3)日渔业署长王茂城到枋寮、恒春实地会勘,针对海水供应站、港口设施、龙銮潭清淤等实地勘查。对于今年颱风季以来,恒春数度淹水,徐富癸表示,龙銮潭每逢暴雨,即易造成水位暴涨,要求农田水利署针对龙銮潭能够积极清淤。
每年来台度冬的黑面琵鹭,大多栖息在七股曾文溪口湿地,屏东县佳冬乡公所机要秘书张孟伟15日上午在佳冬火车站后方拍到一只黑面琵鹭,非常兴奋。屏东县野鸟协会理事长吴正文表示,七股栖地近年来受到光电影响,黑面琵鹭有往外扩散移动现象,佳冬发现的黑面琵鹭,推测不算是迷鸟。
垦丁国家公园龙銮潭是南台湾最重要的雁鸭科鸟类度冬栖地,垦管处在2025年度新年鸟类调查中发现,龙銮潭鸟种数达93种,是7个调查区中最高,9日将举办无障碍生态体验日。台东县政府则会勘研拟改善台东卑南溪出海口环境,迎接每年5至8月迁徙至台湾繁殖栖息的2级保育鸟类小燕鸥。
垦丁国家公园龙銮潭是国家级重要溼地,垦管处在2025年度新年鸟类调查中发现,龙銮潭鸟种数达93种,是7个调查区中最高,垦丁国家公园管理处9日为身障者打造一个无障碍生态体验日,鼓励身障者亲近大自然,感受赏鸟、湿地生态的魅力。
嘉义大埔21日凌晨0时17分发生规模6.4地震,第一时间,农业部农田水利署立即启动农田水利设施安全紧急巡检作业,经各项农田水利设施及功能检查,目前农业水库及埤塘均无受损且正常运作,请农民及水库周边的居民放心,不用担心水库安全及春耕用水。
垦丁国家公园管理处进行2025年度新年鸟类调查,合计记录鸟种数45科135种,鸟种数仅次于2016年的141种,与2019年并列第2高。垦管处指出,全部7个调查区中,依旧以龙銮潭区的93种最多,可见龙銮潭栖地对在台湾度冬雁鸭的重要性,而龙銮潭南岸浅水域陆化问题仍需持续关注。
垦丁国家公园管理处与屏东县野鸟学会、屏东科技大学、屏东大学及在地社区志工进行垦丁国家公园2025年度新年鸟类调查,出动歷年来最多调查人数,结果发现园区鸟种数是近年来第2高,合计总共记录鸟种数45科135种,仅次于2016年的141种,与2019年并列第2高。
龙銮潭是国家重要溼地,也是南台湾重要的雁鸭水鸟栖地,每年的11月至隔年3月是观赏雁鸭水鸟的最佳季节。垦丁国家公园管理处今日表示,长期关注龙銮潭生态的鸟类达人刘川,近期在龙銮潭拍摄到台湾极为罕见的紫水鸡,这也是垦丁国家公园内首次记录到紫水鸡的踪影,十分难得。
核三厂1号机今年7月停机,2号机明年5月退场,台电规画在厂内设置面积高达55公顷的太阳光电案场,由于开发位置不在重要溼地,依法无需环评,但环团指出,该案邻近国家重要溼地,担心开发影响周遭环境、生态,呼吁别因为绿能就免环评。
根据经济部水利署统计,去年(2023)全台水库游客人次共929万,比5年前少7.9%,尚未恢復到疫情前破千万规模。但是高雄澄清湖、嘉义兰潭库表现亮眼,是人潮成长最多的两水库景点,且去年都打破160万人,超越了北部热门观光点石门水库。
南台湾观光胜地垦丁,近年被外界抨击物价过高、沙滩被阳伞业者长期占据等,导致游客数量大暴跌,掀起热议。出身屏东的女艺人KIMIKO(林睿君),不禁发文为家乡打抱不平。
卡关11年的核一厂室外乾贮场解套后,新北市将于下周五前发出水土变更计画许可,台电拿到后1个月内动工,加上热测试、竣工查验,预计明年初,即可把核一反应炉内废燃料棒移出到乾贮场存放。
台电核三厂将于2025年除役,未来计画转型成55公顷的光电厂,对此,地方一直有疑虑,恒春镇民代表会主席赵记明2日带队进入厂内访查,要求核三厂要做好水土保持,以避免污染周边水域,而核三厂强调,厂内各项工作都遵循环保法规,不会影响厂外环境。
恒春城竣工145周年,垦丁国家公园管理处推动低碳古城游,邀请民眾在5月11日一同骑乘YouBike绕恒春城一圈,探索县城歷史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