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眾愛吃牛排,就連夜市也經常能看到,販售台式牛排的店家,吃法與價格也有所差異。日前有一名網友透露,老闆要請吃高檔餐廳,而主餐為牛排,但因他對於牛排並不熟悉,因此好奇要點哪個部位才最好吃,引發網友討論,甚至還有專業網友解析。
一名網友在PTT提到,老闆下班後欲帶他們至高級餐廳吃牛排,但他牛排研究較少,希望能吃到較軟嫩部位,因此詢問「牛排建議點哪個部位最好吃?」。不少網友表示「菲力、沙朗或牛小排」、「橫膈膜」、「我個人最愛肋眼,有筋有油花又有上蓋肉,如果牙齒不好要軟嫩就菲力吧!不過完全瘦肉,沒有油香」、「如果是高檔牛排店,就選生一點的菲力」、「當然是porterhouse(丁骨牛排),裡面一邊是有嚼勁紐約客,一邊是鮮嫩的菲力」。

其中最多人選的就是「菲力」及「肋眼」。也曾有專業網友分析,指「菲力是整頭牛身上最珍貴的肉,沒有多餘的脂肪,肌肉纖維又非常柔軟,是口感最高級的部位」,而不少饕客最偏好部位為肋眼,其價格比菲力便宜一成左右,「但是又有一塊整頭牛身上最柔嫩的上蓋肉,搭配肉中間那一大塊油脂加熱過的滋味」。
再者是莎朗,大多為瘦肉里肌肉,「在其中一邊有一條結締組織跟一層脂肪,這個部位講究的是那一條油脂的香氣」,但假若烹調手法不厲害,也會使口感變差,而這一部位又比肋眼更便宜,且名字也與切法及地區不同,「在美式的系統有帶骨稱porterhouse跟T bone,主要取決骨頭另一邊菲力的大小,不帶骨的就很多名字,台灣比較熟悉的稱呼是New York steak紐約客」。
文章來源:PTT原文(1)
文章來源:PTT原文(2)
發表意見
中時電子報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電子報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