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是古代帝王擴增領土的不二選擇,兩軍交戰總會有輸贏,那麼古人又是如何處理戰敗的俘虜,抑或是那些遺留在戰場上的屍體呢?事實上,勝利的一方出於炫耀,並且達到威攝的目的,會將敵人殘殺殆盡,接著將其屍體或是頭顱,整齊堆放在一起,築起一道人牆,又叫做「京觀」,手段殘忍至極。
明代文學家張岱在《夜航船》中就曾提到何謂「京觀」,「京,謂高丘也;觀,闕型也。古人殺賊,戰捷陳屍,必築京觀,以為藏屍之地。古之戰場所在有之。」
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京觀,則發生在東漢末年間,皇甫嵩奉朝廷之命,出面討伐張角,並且平定叛亂,他將十萬敵軍屍體做成京觀,手段殘忍至極,但最終穩固了政權。而「京觀」這樣殘忍的陋習,直到清朝才被徹底廢除,消逝在歷史洪流中。
文章來源:今日頭條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