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果身處高位還可以保持清廉正直的品性,是一件相當難能可貴的事情。在遼國有一名傳奇宰相,一開始被當作寶物獻給皇帝,當上宰相後還不改原本節儉的性格,穿了同一件破袍子30年,皇帝不忍心,賞賜他進國庫挑選心儀的物品,但他卻放著其他昂貴的物品布拿,只挑了3匹布,讓皇帝看到後都羞愧不已。

張儉出生官宦世家,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在遼聖宗統和十四年考中進士,從此開啟他的仕途之路,之後被調任雲中幕官,在這裡就職的期間,遼聖宗正好來到雲中一帶游獵,按照契丹的傳統,當地的官員必須有所獻貢,但雲中的度節使卻稱當地沒有特產,「惟幕僚張儉,一代之寶,願以為獻」,遼聖宗聽了以後非常感興趣,並接見了張儉,在幾番交流之下,對他相當賞識,此後張儉歷任監察御史、節度使、左丞相等要職。

儘管當上的高官,並深受皇帝青睞,張儉仍維持著自己節儉的性格,只穿粗絲製成的絹帛,每頓飯也只吃一道菜,如果每個月的俸祿有餘額時,他還會拿去接濟親朋好友或貧苦百姓。

遼聖宗過世後,由遼興宗繼位。某日冬天,張儉在遼興宗休息之時稟報事務,遼興宗見他穿著一件破舊的袍子,於是偷偷派人在張儉的袍子上燒破一個洞,但每次再見他時,破洞都一直存在,出於好奇,遼興宗開口詢問,才得知張儉已經穿這件袍子30年,遼興宗憐憫他清貧,讓他任意取用國庫中的物品,沒想到張儉卻只拿了3匹不出來,遼興宗當場羞愧不已,從此改掉原本奢華的生活,向張儉學習簡樸,之後也非常重用他。

文章來源:搜狐
#張儉 #遼興宗 #遼國 #宰相 #歷史